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古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超强整理
1新时期文学1976年10月“四人帮”的粉碎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此而后的二十余年史称“新时期文学”。七十年代后期的文学环境1.1.1.“四人帮”的覆灭和文化专制主义破产§1.1.2.思想解放运动兴起和改革开放大趋势§1.1.3.第四次文代会召开和创作自由的倡导1.2.七十年代后期的理论批评§1.2.1.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讨论“正名说”的主张:恢复文艺的特性,反对把文艺变为政治的附庸和单纯的政治传声筒。服务论、工具论、从属论的恶果§1.2.2.人道主义和人性论问题的讨论以1979-1980年间朱光潜、钱谷融等的“旧事重提”为发端。人道主义新观点:“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必不可少的因素”。人性三说:“自然本性”说,“社会属性”说,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双重因素统一”说。§1.2.3.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再讨论七八十年代之交围绕着如何恢复、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这个总主题在“写真实”“写本质”‘倾向性”“典型性”等问题上展开§1.3.七十年代后期的创作潮流§1.3.1.以“伤痕—反思—改革”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潮流1.伤痕文学“在新时期文学发展进程中,率先以勇敢的、不妥协的姿态彻底地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文学;是奉党和人民之命,积极地投身思想解放运动,实现拨乱反正的时代任务的文学。”(1)伤痕文学的兴起与构成1.1.1.兴起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班主任》和1978年卢新华的《伤痕》等小说的发表标志着伤痕小说的开端,同时也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构成革命现实主义的余绪:英雄人物同四人帮斗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王蒙《最宝贵的》吴强《灵魂的搏斗》莫应丰《将军吟》等批判现实主义的新声平民百姓的生活遭际悲剧性和荒诞性孔捷生《在小河那边》2陈国凯《我该怎么办》郑义《枫》等(2)伤痕文学的新质:暴露性和悲剧性思想上的暴露性和批判性艺术上的悲剧性和荒诞性(3)伤痕文学论争:歌德和缺德(4)伤痕文学的文学史评价思想上:通过对文革生活及文革后人们的精神创伤的真实描写、大胆揭露、愤怒鞭挞,悲剧性地展现了那场社会动乱及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不可平复的“伤痕”,打造了几代人关于文革的集体记忆。(文革纪实:破四旧、批斗会)艺术上:在回归批判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包含了文学未来发展的诸多萌芽。局限性:政治束缚和情感宣泄对文革的认知和批判尚停留在感性的层次上。1.2.刘心武的小说1.2.1.刘心武小说创作两阶段问题小说和人道呼唤《班主任》《醒来吧,弟弟》《如意》市民小说和人性拷问《立体交叉桥》《公共汽车咏叹调》《钟鼓楼》1.2.2.《班主任》解读谢惠敏:神道设教•组织生活只能读报纸;•穿短袖花裙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牛虻》、《青春之歌》是黄书(《牛虻》的观和感);谢惠敏性格:良好品质和僵化思想在一个人身上的紧密结合。1.2.4.刘心武简评1.文学之变的先行者:1)“伤痕小说”第一人,且成为新时期文学开端的标志。2)伸张人道之爱和人性之善,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潮流的弄潮儿。2.艺术革新的尝试者:1)视野转换——从宏大叙事转向日常叙事2)手法转换——从议论说教转向客观铺叙3)观念转换——从写实手法到现代主义的多向吸收2、反思文学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出现的对建国30多年来社会发展的迂回曲折、明暗进退的远因前源进行冷静思索、重新审视的创作潮流。复出作家群:特指在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特别是在反右扩大化运动中被剥夺了创作权利而在新时期3又重新登上文坛的作家,如王蒙、李国文、刘绍棠、邓友梅、从维熙、高晓声、陆文夫、张贤亮等。(1)反思文学的兴起:突破“禁区”和重写当代将批判性思考的生活内容从“文革”进一步前溯至50年代或者更远,将伤痕文学的情感性宣泄转变为冷静的理性思考,将单一的政治批判转变为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的全面的反省。因此,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合乎逻辑的深化。(2)反思文学的主题构成1.反思建国以来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运动和“左”的思潮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2.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3.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4.对扭曲的人格或不健全的文化心理及“国民性”的剖析和针砭。(3)反思文学的艺术新变理性批判和启蒙深化视野扩展和题材丰富结构多样和现代手法§2.1.张贤亮小说及其反映的时代•张贤亮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哲理:人生哲理《灵与肉》:苦难和生活落差的意义《绿化树》:人的自觉和超越自我社会哲理《肖尔布拉克》:盲流的历史作用《河的子孙》:民族的自我净化伟力诗美:沉郁、苍凉、雄浑的诗美伤痕痛苦中的缺陷美痛苦中的欢乐伤痕中的美粗犷质朴的内心美女性形象西北汉子大西北边陲的风情美自然风物人文习俗2.3.《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分层解读故事层(叙事和道德批评寓言层(隐喻和社会历史批评神话层(象征和神话原型批评2.改革文学4七八十年代之交出现的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革与冲突的文学创作潮流。改革文学的主题构成:热忱呼唤改革,对改革进程作出迅捷的和持续的反映与描写;力图整体地反映变革中的时代、社会与人;创造了一批以改革家、开拓者形象为中心的“当代英雄”改革文学的艺术深化:政治政策向文化心理过渡§1.3.2.以“人的自觉”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文学潮流70年代后期的文学发动了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启蒙,人道精神的浸润又促使文学透过“革命”、“阶级”、“政治”的缝隙去发现超然于其上或遮蔽于其下、置身于其中或摒弃于其外的“人”的存在和存在的意义,因此而酿成了人道主义文学潮流,人们以“人的重新发现”或者“人的自觉”来概括中断了30年的“人学”主题。1.革命之上的人道原则通过对现实的观照和对历史的反思,批判种种摧残人性的社会现象,弘扬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权利、关注人的命运的人道精神。2.集体之外的个性原则抽象的“人”一经展开,就成为个人、个性,对个人或个性的尊重顶破“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帽子,不顾人们疑惑的眼光和神情,得到正面表现。3.生存之下的人性奥秘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探究人性的奥秘,直逼人的心灵世界,表现复杂的性格、灵魂和命运,探究人性的善和恶。§2.新时期文学的兴盛§2.1.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2.1.1.对外开放和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尼采哲学萨特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海德格尔诗学海明威、塞林格、卡夫卡、福克纳、昆德拉、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意识流、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新新闻体、元小说、意象诗、荒诞派戏剧2.1.2.“文化热”和政治移心化倾向增强海外学人通过讲学、出书、参加研讨会等各种方式将他们的文化理念和学术思想传播到大陆知识界;国内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反省;现代主义对思想文化的冲击和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带来的启发。移心化四趋向1.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学观念不再居于主导地位;2.文学对于政治内容或政治观念的表达不再具有优先性;3.附着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写作成规和话语系统开始松动;4.不同的作家、流派和思潮可自由地消解或确立不同的中心。2.1.3.商业化影响和通俗文学的活跃80年代通俗文学的构成5港台通俗文学的流入内地通俗文学的兴起主流作家转向和介入2.2.八十年代的理论批评§2.2.1.现代主义论争现代主义是兴起于西方19世纪后期至本世纪前半期的文学思潮。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对西方理性主义的传统的反叛,这就带来了西方文学艺术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主题意蕴异化:指主体所创造的对象反过来成为压迫、支配主体,与主体相对抗的力量。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城堡》、《审判》等作品。荒诞:指缺乏合理性、无目的和意义。如加缪的《希西弗斯神话》、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孤独:指人与人之间或个人与社会之间无法沟通和理解。如萨特的《苍蝇》、《恶心》等。表现手法意识流隐喻或象征超现实的怪诞§2.2.2.“方法热”和“观念热”§2.2.3.关于“重写文学史”§2.3.八十年代的创作潮流§2.3.1.以朦胧诗为发端的现代主义潮流1.朦胧诗: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一批生于新中国,成长于十年动乱的青年诗人,带着他们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怨愤和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严峻沉思和深沉渴望,以新颖的形式创作的一批有别于新中国主流诗歌的诗作。这些诗在内涵上以强化的自我意识寻求个人和人生的自我价值,追求心灵的自由表现;在形式上注重创造新奇的意象和不凡的联想,以多种多样的象征、隐喻、变形、夸饰等手法,使作品扑朔迷离,具有抽象性和多义性的特征,多有明显的西方现代派的印记。2当代现代主义的成因本土自生长性:对“文革”中荒诞现实的深切体验和被压抑的自我强烈要求得到自由表现的欲望,是新时期现代主义崛起的最初起因。2)外来吸收借鉴:从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及文化思潮相继被介绍到中国来,对中国现代主义起到了持续的推动作用,使得现代主义脱离了现实主义或主流文学的轨道,成为文学多元化格局中的一元。塞林格之于刘索拉卡夫卡之于残雪3.现代主义潮流的兴起1)自然萌发期白洋淀诗派和早期朦胧诗、赵振开《波动》等2)剥离借鉴期王蒙:《夜的眼》、宗璞:《我是谁?》3)全面融合期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残雪:《苍老的浮云》6现代诗群体大展高行健:《车站》§2.3.2.以寻根文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潮流寻根文学:80年代中期出现的旨在追溯民族传统文化渊源,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剖析或承继的文学创作潮流。该潮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1.何谓浪漫主义1)指称某种创作方法。人们通常把“主观/客观”、“理想/现实”、“精神/物质”、“自我/社会”、“抒情/写实”、“表现/再现”等二元对立中倾向于前者的创作范式称为“浪漫主义”。2)指称某些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人们通常把浓郁的抒情、离奇的故事、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等艺术表现手法称为“浪漫主义的”。3)特指19世纪欧洲文学(文化)史上发生的对现代性实行自我批判的文化思潮。2.寻根文学对“根”的理解和表现1)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或民间文化:如韩少功写楚文化、李杭育写吴越文化、贾平凹写商州文化等;2)具有蛮荒色彩的原始生活形态:如乌热尔图写鄂温克族、扎西达娃写藏族;3)民族的传统精神信仰或文化价值观念:如张承志写伊斯兰精神、阿城写道家精神、郑义写汉族民间伦理精神、王安忆写儒家的仁义精神等。3.寻根文学的浪漫主义倾向在情感方面,传达了作家们在现代文明与古朴遗风发生剧烈冲突的时代,对古老文化和蛮荒的大自然持有的眷恋和向往之情。这种强烈的情感使作家们敏感于原始的、自然的、质朴的、粗犷的、野性的美,往往把它们置于现代文明的对立面加以肯定、讴歌、赞颂,并在不同程度上赋予浓重的理想化色彩。在取材方面,作家们把笔触伸向远离通都大邑、远离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的荒原野沼、深山老林、草滩戈壁、长河大海,写“太古之民”的人情风物、礼仪习俗、神话传奇、趣闻野史,写自己被岁月销蚀了的童年、青春、爱情、理想,乃至于兽畜禽鱼、林木泉石的纯朴感情和可解人意的灵性。在艺术表现方面常常将浓郁的抒情、离奇的故事、强烈的个性、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深邃的意境、隐奥的象征等交织成瑰伟奇谲、色彩斑斓、情思斐然的艺术画面,或以悲怆、崇高、雄浑、粗放的阳刚之美,或以恬然、清幽、纤巧的阴柔之美给人以心灵的冲击或滋润。.阿城与中国传统文化观照方式:“涤除玄鉴”,“澄怀味象”所谓“涤除玄鉴”、“澄怀味象”是一种静观默察的观照方式,意思是排除主观欲念和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空明,以接纳外界的万事万物,从中体味“道”的最高存在阿城小说的静观默察•澄怀以观“我”的父母在运动中被打死,剩下“我”孤身一人下放到边疆,对此绝无感情上的大悲大恸,以置身世外的态度旁观车站上熙来攘往送行的人群。•味象而悟不做俗人,哪儿会有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建构方式:身心合一,天人合一7•阿城欲使自己的小说“浸入”中国文化,当然也包括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前结构来建构自己作品的意
本文标题:古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超强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6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