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学校:眉底中学学科:初中物理姓名:柯小平课题§1.3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观察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参与-活动、控制变量法教学过程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依据一、课前回顾、衔接新旧(1min)〖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那么物体运动怎么描述呢?二、目标引领、新课导入(1min)【展现教学目标】【新课导入】展示视频: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体运动快慢不同。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思考、讨论学生齐读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节学习方向教学过程动的快慢。三、点拨讲解、设置问题(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4min)〖师〗体育课上,学生们在参加百米赛跑时,如何比较跑步的快慢?【讨论】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播放视频1】视频中的画面是怎样比较快慢的?【播放视频2】比较运动快慢有几种方法?【让学生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二)物理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4min)【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易比较,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展现例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老师给予点评总结得出结论:(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通过的时间,谁大,谁运动得就慢,谁小,谁运动得就快。四、兵教会兵、解决问题(10min)阅读教材第20页至22页,引出速度的学习【播放视频3】引出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结论】物理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公式】,用符号表示为:【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讨论得出学生到黑板进行单位换算,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出正确的概念统一思想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变式练习能让学生单位换算:1m/s=3.6km/h练习:速度的单位换算-典型例题练习:18km/h=______m/s15m/s=______km/h出示小资料:[一些物体的速度]找同学说出下列物体速度的物理意义五、检查效果、教师点评(10min)【公式的应用】结合教材例题编写一例题老师巡视其他同学做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老师强调计算题解题过程和注意事项。抽学生批阅。学生到黑板进行计算,抽学生批阅。有更多的收获。变式练习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课堂小结六、归纳总结、启发提升(5min)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当堂练习七、当堂练习、双基堂清(10min)完成课后练习1、2、3题及优佳学案相关习题。板书设计1.3运动的快慢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3.公式:4.单位: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1m/s=3.6km/h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第22页第4题。课后反思八、课后反思、提高教学(课后)本节课是该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这册的重要知识点,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点,所以我们要对它引起高度重视。速度的公式虽然在小学就学过,但为什么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学生却并不知道,其实这里就渗透着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所以向学生展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的意义就变得非常深远了。
本文标题: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7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