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院系:班级:学号:姓名:一、文本出版信息作者:恩格斯书名: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译著译者:编译局译出版地:北京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1997-9-1二、正文写作背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出版于1880年,是恩格斯应保·拉法格的请求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1章、第3编的第1章和第2章)改写成为一篇独立的通俗的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是一部全面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著作。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国际工人运动从高潮时期转入低潮时期,革命处于和平发展时期。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在各国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从思想上、组织上为革命做准备,以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但是统治阶级害怕本国革命力量的发展,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大肆的攻击和污蔑。同时,各种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也在工人运动中流传、扩散,阻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其中,德国柏林大学的讲师欧根·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很有市场。他在70年代连续出版了《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讲义》和《哲学教程》,宣传折衷主义哲学、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全面攻击马克思主义。所以,恩格斯写了《反杜林论》。在哲学方面,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形而上学,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批判了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1880年,为了向法国的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当时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帮助法国工人建立革命政党,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应法国工人党的革命派、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的请求,恩格斯把《反杜林系统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即引论中的第一章“概论”,第三编的一、二两章抽出来汇集在一起,作了一些修改后,由拉法格译成法文,同年5月在巴黎出版。原来名叫《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1883年出法文版时改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五·四”前后已在我国开始流传,1920年时曾被毛泽东同志列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必读书目,多年来也是我党干部的必读书目之一。内容介绍: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共有三章。第一章中,恩格斯论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在讨论这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之前,恩格斯首先阐明了一个重要原理,即不论在任何时代,任何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经济根源和思想来源的,而空想社会主义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恩格斯认为,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性暴露不完全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道德观念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他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演化是一个不断进步、逐步前进的过程,并试图用经济基础来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他们提出了对未来新社会构想,这些构想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目标和实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他们进行了实践。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与实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其中仍有理论缺陷。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没有能够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去发现历史必然性;他们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是实现破旧创新的社会力量;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这些理论上的缺陷是由唯心史观造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则是历史条件的局限。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很发展,基本矛盾尚未充分暴露,无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正如恩格斯所说:“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在第一章的结尾,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个重要论断一语道破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转变的关键。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后,在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与认识的局限,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失误,包括一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脱离当时当地实际的做法,不宜轻率地扣上“左倾空想社会主义”的帽子加以贬斥,只能在总结经验教训、端正思想路线基础上加以改正。第二章中,恩格斯主要论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有关问题。这两个伟大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它们使社会主义奠定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恩格斯在两篇文章中对此曾做过具体阐述:一篇是《卡尔·马克思》,一篇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是人们所熟知的。在这两篇文章中,恩格斯没有具体使用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词,但他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明确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他说:“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在该书的《1892年英文版导言》中,恩格斯明确指出,“本书所捍卫的是我们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东西”。他还说,不仅在英语中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名词,而且在其他许多语言中也都用它来表达这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恩格斯还论述了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及其意义。虽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批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罪恶,但是没有揭露这种罪恶的经济根源;虽然他们激烈地反对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但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资本家从工人那里得到了什么。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的规律,发现了剩余价值,从而彻底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最后,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恩格斯系统的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以此为基础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未来社会的特征作了预测。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任务。这一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恩格斯在文中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因此,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便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恩格斯还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如股份公司、垄断组织和国有化资本作了深刻分析,从而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原理作了重要补充。恩格斯指出:“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和托拉斯,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它越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越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越是剥削更多的公民。工人仍然是雇佣劳动者、无产者。资本关系并没有消灭,反而被推到了顶点。但是在顶点上是要发生变革的。”三、分析评价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才使社会主义由空想转变和发展为科学。这无疑是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一个最重大的贡献。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应,即使在当代,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方法论上的意义。但是,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的向前演进,当代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是当时恩格斯不可能预见到的,因此在其学说中也不可能体现出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恩格斯的一些观点,应当秉承实事求是的作风。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办法来解决当代中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当然,我们得承认,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部分时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得有一种信仰,一种崇高的信仰。那就是社会主义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破浪前行,将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内容深刻丰富、逻辑严密和在实践中不断地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只要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只要他们提出的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科学社会主义就具有不容抹煞的现实性和重大指导意义。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0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