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曾经很疯狂的兔子 我国下马的战机计划
看着今天的歼20的试飞和歼15的装备这代表这我国的航空工业的荣耀,当然我国的航空史中的也有很多不成功的样机有些的性能指标至今也很先进。[转自铁血社区]歼教-1教练机是我国沈阳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也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第一种飞机,在新中国航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58年10月歼教-1已经完成了3000米以下部分科目的飞行试验。1958年国庆节后,2架歼教-1飞机在北京进行飞行汇报表演。在11月中旬飞回沈阳时,其中1架的发动机出现故障。根据试飞结果分析,飞机的设计、制造是成功的。东风104是我自主研发的一款轻型战斗机,使用三角翼布局,两侧进气,就目前流出的模型照片来看,飞行员视野相当良好。设计最大速度为1.4马赫左右,升限17000米,爬升率大于70米/秒,航程1000公里,续航时间1小时20分钟。[转自铁血社区]三角翼、两侧进气的总体设计布局,在当时是属于比较先进的机翼气动方案,而且东风104飞机在机体结构上设计了很多的蜂窝构件,因此东风104飞空机重量不到4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也只有5000公斤。在50年代,该设计大胆采用两侧进气,机头空间放置雷达,以及大攻角后掠翼等都是很超前的设计。东风106方案是对米格-19战斗机进行改进,发展出一种两侧具有两侧进气道,机头空间被用作雷达及电子设备仓的战斗机。它几乎和东风104同时被提出。设计前期由112厂进行,后来转到南昌320厂。项目根据空军的需求不断变化,由于调整较多,最后根据空军的需要设计调整为强击机。故东风106战斗机项目最后还是下马了,但此型号延续和诞生后的新项目型号“雄鹰302”,也就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强5强击机,最后装备中国空军。[转自铁血社区]1958年8月6~15日,航空工业技术会议在沈阳召开。这是航空技术领域开展自行设计的一次思想动员和总体部署,同时会上提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设计规划,决定将东风104的设计指标提高到马赫数1.8,升限20000米,新的型号被称为东风107。东风107计划采用2台新研制的红旗2喷气发动机。该型飞机未投入生产,仅在制造了全尺寸模型之后项目即遭下马。“东风113”是国土防空和前线作战两用歼击机,关于该机的设想最早始于1958年春。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过程中,空军工程系师生提出“联系实际进行毕业设计,共同完成一种新式歼击机”,这一想法得到院长陈庚支持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赞同。[转自铁血社区]“东风113”最初的设计目标是,最大平飞速度达到2马赫,升限20000米以上,后来根据科委的意见,改为2.5马赫和升限25,000米——即“双25”指标。其作战对象为美国的F-104、F-105战斗机及B-58超音速轰炸机。要求在与上述两种战斗机作战时,占有性能优势,进而截击轰炸机目标。同年,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哈军工观察,并表示支持“东风113”的设想。于是,一个大胆的“超水平”项目开始正式启动。自1958年3月开始酝酿,计划9月完成总体设计,10月向中央递交“关于试制新型歼击机的报告”,争取1959年1月试飞。项目计划拨款6000万元,从开始设想到首飞,仅用10个月的时间!东风113战机的性能号称“双二五”,即飞行速度2.5倍声速,飞行升限25000米。这样高性能的战机,连美苏两个航空大国都还没有。[转自铁血社区]歼击9型截击机是一种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击机,主要以苏“逆火”和美B-1B超音速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设计技术指标达双26(升限26公里,时速2.6马赫),可以说是中国歼击机性能之最歼9下马的原因不用多说了,双26在当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现在也很难完成,所以下马就是必然了歼9的一种双三方案模型[转自铁血社区]歼-12战斗机是中国大陆空军摆脱苏联制式飞机系列设计格局以后,第一代从机体设计到部件制造完全有中国人自行完成的轻型喷气战斗机。是中国大陆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南昌飞机制造厂从1968年7月开始方案设计,1968年8月总体方案获上级部门批准。随后,以1年零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详细设计、主要风洞试验、强度试验和系统模拟试验。原型机于1969年12月26日首次试飞成功。后来,南昌飞机厂针对试飞中发现的问题,对歼-12作了10项重大修改,如采用降低飞行阻力的面积率修形、减小机翼上反角等,并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实验。1975年7月1日,再次试飞成功。1978年2月,因调整装备体制而决定停止研制。[转自铁血社区]歼-13飞机的设计思想酝酿于1971年底,当时根据六院的指示由601所招收研究下一代歼击机方案。601所根据作为我国空军歼击机主力的歼-6已经落后的情况,认为应研制接替歼-6的空战歼击机,作为80年代的空军主力战斗机。歼13B战斗机但是推力只有9300公斤的斯贝,怎能以单台推力带动起庞大的歼-13的机身呢。F-16重量比歼-13小,但所使用的发动机加力推力高达12,400公斤。所以后来决定换装自产的涡扇—6,但是后来又看中了米格-23所使用的P-29但是以中国当时的基础和条件仿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即是成功了,P-29仍然是一种推重比并不高的发动机。综上所述1981年最终歼13项目下马强-6作为一种对地攻击兼有对空作战能力的多用途战机,其航电设备比它的前辈强-5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强-6的机载电子设备基本上选用的都是我国仿制和改进自米格-23BN上的相关设备。[转自铁血社区]强-6最终也没有逃过中途夭折的命运。导致强-6计划夭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发动机的可靠性迟迟不过关、可变后掠翼技术、采用的复合材料的攻关时间过长等等最主要的,还是军方装备需要的改变,到了80年代中后期,军方认为可变后掠翼布局并不是将来作战飞机的主流。而强-6经此一击,也就注定了最终下马的命运。上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潜在作战对象的转变,中国空军需要一种远程的轰炸机以增强对强敌的威慑能力。因轰-6轰炸机难以执行远程战略轰炸任务,因此在轰-6轰炸机服役后,中国空军提出了发展远程战略轰炸机的设想。为了满足中国空军加大轰-6轰炸机航程和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的要求,在国内短时间内能难以提供涡扇发动机的情况下,西飞为了进一步满足空军加大轰-6航程和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的要求,于1970年6月提出给轰-6换装成四台英国“斯贝”Mk.512-5W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改型方案,以便通过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来增加飞机的航程,称轰-6I[转自铁血社区]轰-6I保持了轰-6原型机的基本外形,在机翼中部加挂一台“斯贝”发动机,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该机的动力性能。经过半年试飞证明,由于换装了涡扇发动机后,起飞/着陆、爬升性能和航程等均有明显的改善。达到了原定设计的要求,并一举跨入了远程轰炸机的行列。但是最后由于1980年中国对军费开始大规模消减。因此在改装1架,取得实验数据和改型经验之后,放弃了轰-6I的发展。设计人员放大轰-6的设计了轰8,该机机长48.50米,。最大起飞重量163吨;正常载弹7吨,攻击武器可载13枚仿制AS-5的空对地导弹或9000公斤的国产航空炸弹,也可投放核弹。载弹7吨时,航程为11000公里。飞机最大平飞速度100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800~850千米/小时,升限达13000—14000米。虽然轰-8轰炸机的航程和载弹量均小于美国B-52战略轰炸机,但从中国基地起飞,已经足以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各重要政治、经济和军事基地实施战略核反击[转自铁血社区]将轰-6放大成为远程战略轰炸机,技术难度和风险不大,成本也不高。以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完全可以工艺等问题,轰-8轰炸机应该是可以研制成功的。但为中央了保国产大飞机的发展,决定暂停轰8轰炸机的研制,集中力量研发当时国内更加需求的运-10大型客机1969中苏边境发生了“**岛事件”,中国一下子被推到了战争的边缘。在“准备打仗”的大背景下,林*直接控制军队并干预飞机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当时我国的航空工业还很薄弱,没有研制垂直起落飞机的经验,林*却强令上马研制垂直起落战斗机。在高度压力下,601所设计人员全力以赴,仅用20个月的时间,就设计出了垂直起落飞机的总体方案。尽管研制“四号任务”抽调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受当时诸多因素的限制。该项目远远超越了我国当时具备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完全是一种幻想。这架飞机叫751“抬式布局”(鸭翼布局)验证机,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歼10,因为正是这架验证机的论证实验才使歼10敢于大胆采用了鸭翼布局也就是“无尾加前翼”布局(PS:那时候的鸭翼还是新兴事物,中国管它叫抬式布局)[转自铁血社区]
本文标题:曾经很疯狂的兔子 我国下马的战机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0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