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郸城光明中学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1-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阶级矛盾空前激化;)2、时间:1917年3月,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5、▲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6、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二、十月革命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七月事件”的发生。注: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革命的准备:①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②1917年8月,制定武装起义方针2、▲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注:这是列宁亲自领导。3、胜利:①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②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1918年3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中国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4、▲政权:成立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标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5、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①政治: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权。②经济: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力量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③外交: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次大战。④军事:1918年—1920年取得了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斗争的胜利。⑤迁都:1918年3月将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6、▲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2)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3)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道路。(1、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成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3、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2-注:Δ俄国最早退出一战Δ中国同一时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最早在中国宣传俄国十月革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Δ俄国发生社会性质变化的事件是:①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②1917年的十月革命,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你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答:俄国革命影响下,中国出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答: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请比较巴黎公社的历史,谈谈十月革命成功之处是什么?答: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二月革命1917年3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政权并存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临时政府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毛泽东说“走俄国人的路”是何意?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走俄国的路”指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不同。俄国是城市夺取政权,中国则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权城市政权的道路。由于两国不同的国情。第二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1918—1921)①目的: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②▲作用(评价):取得了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和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的胜利,帮助苏维埃政权度过难关。但它不符合和平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③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普遍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2、新经济政策——(制定依据:国情,小农经济占优势)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形势。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2)内容: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3-3)▲作用(评价):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4)▲新经济政策“新”的特点(表现):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新的特点),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产品的权利。3、▲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最早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苏联4、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1925年,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2)、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3)、“五年计划”的结果:当资本主义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高速发展,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4)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在短短的时间内,有900多个新企业投入生产,机械制造、化学、汽车、航空、冶金、石油、电力等工业部门纷纷建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5)、▲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工业国。(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5、▲斯大林模式(也称:斯大林体制、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体系)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背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2)、特点:政治上个人的高度集权,在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表现):①政治上(政治问题体质特征):党政不分,国家所有决策权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于斯大林个人手中。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机构,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②经济上(经济体制特征):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至于指令计划之下,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不平衡。影响了苏联经济的长期发展。总而言之,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6、评价斯大林模式:利: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世-4-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弊: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了苏联人民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对中国的启示:①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盲目照搬照抄斯大林模式的启示:①加强民主法治领导监督制度实行政企分开②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的生产水平③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要从实际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如何区别“沙俄”、“苏俄”和“苏联”?(1)沙俄:1547-1917年,指的是二月革命前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2)苏俄:1917-1922年,指的是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苏联建立前的苏维埃俄国;(3)苏联:1922-1991年,指的是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的简称,1991年苏联解体。(4)俄罗斯:1991——现今¤中、苏比较内容中国俄国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时间1949年10月1日1917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间和事件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1936年新宪法颁布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国际格局/战后新秩序)一、《凡尔赛和约》1、▲召开时间:1919年1月—6月操纵国:法国(克里孟梭)、英国(劳合·乔治)和美国(威尔逊)(巴黎和会三巨头)2、▲召开目的:分赃和称霸世界3、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4、▲性质(实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重新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5、《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内容:①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②政治方面: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③经济方面: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④军事方面: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⑤▲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最能说明巴黎和会的性质是瓜分和称霸世界)。4、中国问题: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5、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导火线)引起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5-6、和会处理问题的原则:根据战后实力的对比和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7、▲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8、影响课本P13注:Δ《凡尔赛和约》法国获利最多二、《九国公约》Δ《九国公约》美国获利最多1、召开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2、召开时间:1921—1922年地点:华盛顿操纵国:美国(英、日)3、中心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中心问题:中国问题)4、《九国公约》的内容: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同时又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5、▲《九国公约》的实质:是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目的)注:华盛顿会议调整了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构成“华盛顿体系”——(在远东、太平洋的新秩序)——(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6、▲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实质:一战后战胜国处理战败国及其殖民地瓜分世界的产物,是各个争霸计划像妥协的产物。7、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主要过程(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隐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①战胜国之间的矛盾②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③战胜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因此是不可能长久维持的)9、▲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出现了一战后的暂时的相对稳定期,形成了战后新的世界格局,但它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
本文标题:郸城光明中学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0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