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
第1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珠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说明:1、全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签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感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试卷自己安善保存。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1分)(2)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1分)(3),。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2分)(4)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常用来形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爱的君子品格。(2分)(5)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4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想起这些,我多么àohuǐ()!(2)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qǔdì()了。(3)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érbùshě()(4)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yōuxīnchōngchōng()。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的眼睛总能将细小的事物看得清清楚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节。B.嫦娥四号的工程师们,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保密要求而鲜为人知....。C.徐斌同学经常向老师问问题,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D.小丑们滑稽的表演让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俯后仰。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提高。(将“提高”改为“改善”)B.2019年清明假期,珠海共接待外地游客超过90万左右人次。(将“左右”删掉)C.电影《流浪地球》不断掀起观影热潮,屡屡赢得国产科幻电影的票房纪录。(将“赢得”改为“打破”)D.我市中小学全面开展陪餐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发现”和“解决”调换顺序)5.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2019年4月23日,广东省世界读书日”活动在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会上发布了《2018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广东省成年居民纸质读物日均阅读时长为35.92分钟,电子读物日均阅续时长为103.79分钟;广东省成年居民纸质图书阅读率为71.23%,电子阅读率为91.72%。【材料二】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学校将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借此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点燃写作热情,让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推动积极向上、文明尚读的校园类氛围建设。(1)请你根据材料一,写出一条探究结果。(2分)(2)请你为材料二的读书节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以内)(2分)二、阅读(46分)(一)(10分)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阅.十余岁()(2)湮.于沙上()(3)如是再啮.()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事中寓理,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时要根据常情主观判断。B.本文人物各具特点:寺僧不切实际,讲学家自视清高,老河兵实事求是。第3页共8页第4页共8页C.本文叙述层次清晰,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D.本文语言精炼,如“棹”“曳”“寻”等词概括了寺僧顺流寻找石兽的过程。(二)(9分)一监生①姓齐,家资甚富,但不识字。一日府尊②出票,取鸡二只,兔一只。皂③亦不识字,央齐监生看。生曰:“讨鸡二只,免一只。”皂只买一鸡回话。太守怒曰:“票上取鸡二只,兔一只,为何只缴一鸡?”皂以监生事禀。太守遂拘监生来问,时太守适有公干,暂将监生收入斋戒库内候究。生见碑上斋戒二字认做他父亲齐成姓名张目惊诧呜咽不止。人问何故,答曰:“先人灵座,何人设建在此,睹物伤情,焉得不哭。”(选自《笑林广记》,有改动)【注释】①监生: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校)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②府尊:这里指太守。③皂:差役。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皂以.监生事禀/自以.为是B.遂.拘监生来问/半身不遂.C.时太守适.有公干/无所适.从D.焉.得不哭/焉.得虎子10.请用三条“/”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3分)生见碑上斋戒二字认做他父亲齐成姓名张目惊诧呜咽不止11.齐建生为什么被“拘”?这个笑话讽刺了什么?(3分)(三)(10分)紫藤萝瀑布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计划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2.下列词语符合作者观花情感变化的一项是()(3分)A.欢喜——惊叹——遗憾——振奋B.欢喜——振奋——惊叹——遗憾C.惊叹——欢喜——遗憾——振奋Q.惊叹——欢喜——振奋——遗憾13.下列选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描写紫藤萝由整体到局部,依次描写了花瀑、花朵、花穗,刻画得细致入微。B.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花的色、形、味。C.文章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藤萝与眼前藤萝进行对比,为下文关于生命的思考作铺垫。D.文章最后写“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我”在观花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启示。14.“托物言志”是选文的主要写作手法,文中的“物”有何特点?“志”又指什么?(4分)(四)(17分)①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②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③我们家孩子五人,在那个困难年代出生的人,都品尝过生活的艰难。别的不说,就是一家人偶尔做件新衣和平时的缝缝补补,对母亲来讲都是一项繁重的劳作。春节前的母亲是最忙碌的,一进腊月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④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第5页共8页第6页共8页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⑦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⑧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⑨1982年,我上了高中。@1982年,我上了高中。虽然那时学校有了电灯,但晚上是要定时关灯的。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我也不例外。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被经常嘲讽的。那一刻,我大吃一惊。从那天起,我似乎懂了更多。⑩九十年代初,虽然村里安了电灯,但为了省电省钱,我家仍然点的是这盏小油灯。1990年夏天,我和爱人带了一岁多的儿子回去探亲。我本来怕生在城市的儿子不习惯,会哭闹,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儿子非常喜欢这盏灯,一到晚上,便会围着这盏灯转。灯光把他的影子授到墙上,使他觉得无比开心。我原有的顾虑不但消失了,而且还为孩子喜欢伴我长大的这盏灯而感到欣慰。①“书似青
本文标题: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53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