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学基础、第三章、教育目的
第三章.教育目的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清楚其对教育活动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而且对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功能有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2.了解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清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所面临的问题关涉。3.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人的价值取向中各种重要的问题。4.清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正确表述新时期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5.明确我国当代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确立的基本依据,理性把握教育目的的实现。第一节、教育的目的类型及其功能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的目的类型及其功能一、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特点1、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教育目的的基本意蕴(1)蕴涵明确的意识性(2)蕴涵本己的意欲性(3)蕴涵实现的可能性(4)蕴涵实现的预期性3、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第一、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第二、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同人类社会生活和活动目的一样,教育目的也带有意识性、意欲行、可能性、预期性的特点。二、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类型(一)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能性教育目的分类依据:教育目的作用的特点(二)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分类依据:教育目的要求的特点(三)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分类依据:教育目的被实际重视的程度(四)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分类依据:教育目的体现的范围三、教育目的的功能1、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包括以下三点:(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教育目的的选择,即对人的培养目的或目标所进行的选取或抉择。教育目的的确立,即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对教育目的进行确认和确定,是对教育目的或目标选择结果的肯定。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1)社会依据第一、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第二、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2)人的依据第一、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第二、从人的需要来说,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的价值取向,涉及的基本问题是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与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相对应,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价值取向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中,我们应该本着灵活务实的态度,不能在方法上僵化与绝对化,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动态的、发展的把握。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一)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适应与超越的问题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4、名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二)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2、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3、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一)社会主义——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二)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三)注重提高全民素质(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和含义基本思想: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含义:(1)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3)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4)指人的自由发展(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一是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二是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所谓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从我国的实际来看,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四、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一)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二)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1、确立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必要性2、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4、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价值性教育目的即教育在人的价值倾向性发展上意欲达到的目的,内含对人的价值观、生活观、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反映教育在建构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人文情感、人格品行、审美意识、生活态度、社会倾向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结果。功能性教育目的即教育在发展人从事或作用于各种事物的活动性能方面所预期的结果,内含对人的功能性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以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呈现出来。终极性教育目的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他蕴涵着人发展的那种最为理想的要求,具有“完人”的性质。发展性教育目的也称现实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的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不是被社会一定的权力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内在教育目的即具体教育过程(或某门课程建设)要实现的直接目的,是对具体教育活动预期结果的直接指向,内含对学习者情意品行、知识认知、行为技能等方面发展变化预期的结果,通过某门课程及其教学目标或某一单元、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的可预期的具体结果。外在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目的领域位次较高的教育目的,它体现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的教育在人的培养上所预期达到的总的目标和结果,是一个国家(或一定地区)对所属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普遍的原则和要求。
本文标题:教育学基础、第三章、教育目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37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