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物理难题易错题好题组卷
第1页(共43页)2016-5-6的高中物理组卷3一.填空题(共7小题)1.(2014•芗城区校级模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图中O为释放小球的位置,A、B、C、D为固定速度传感器的位置且与O在同一条竖直线上.(1)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A.小球的质量mB.小球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的速度vC.小球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下落的高度hD.小球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所用的时间t(2)作出v2﹣h图象,由图象算出其斜率k,当k=可以认为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3)写出对减小本实验误差有益的一条建议:.2.(2014•始兴县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其步骤如下:a.易拉罐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小车上,接纸带,合理调整木板倾角,使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b.取下轻绳和易拉罐,测出易拉罐和细沙的质量m及小车质量M.c.取下细绳和易拉罐后,换一条纸带,让小车由静止释放,打出的纸带如图乙(中间部分未画出).O为打下的第一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f,重力加速度为g.①步骤c中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为.②为验证从O→C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测出BD间的距离为x0,OC间距离为x1,则C点的速度为.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用所测物理最的符号表示).3.(2012•如皋市校级模拟)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分析,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上;第2页(共43页)C.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E.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填选项对应的字母)(2)正确操作后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AC的距离为s1,CE的距离为s2,打点的频率为f,根据这些条件,计算打C点时重锤下落的速率vc=(3)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大于重锤动能的增量,其主要原因是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设阻力恒定),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重锤的质量为m.试用这些物理量和上图纸带上的数据符号表示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F=.4.(2011•上海)以初速为v0,射程为s的平抛运动轨迹制成一光滑轨道.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轨道顶端滑下,当其到达轨道底部时,物体的速率为,其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5.(2010•上海校级模拟)将一个物体以初动能E0竖直向上抛出,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落回地面时物体的动能为E0/2.若将它以初动能4E0竖直向上抛出,则它在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了;落回地面时的动能为.6.(2008•上海)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沿直线ON斜向下运动,直线ON与y轴负方向成θ角(θ<).则F大小至少为;若F=mgtanθ,则质点机械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是.7.(2007•上海)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2.5cos(kx+)(单位:m),式中k=1m﹣1.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0第3页(共43页)处以v0=5m/s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当小环运动到m时的速度大小v=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m处.二.解答题(共23小题)8.(2016•潍坊一模)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竖直固定,质量为3m的小球A套在圆环上;长为2R的刚性(既不伸长也不缩短)轻杆一端通过铰链与A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滑块B连接;滑块B质量为m,套在水平固定的光滑杆上.水平杆与圆环的圆心O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现将A置于圆环的最高处并给A﹣微小扰动(初速度视为0),使A沿圆环顺时针自由下滑,不计一切摩擦,A、B均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A滑到与圆心O同高度时的速度大小;(2)A下滑至杆与圆环第一次相切的过程中,杆对B做的功.9.(2016•江苏模拟)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斜面AB长为2.4m,其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C是最低点,圆心角∠BOC=37°,D与圆心O等高,圆弧轨道半径R=1.0m,现有一个质量为m=0.2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D点的正上方h=1.6m的E点处自由下落,滑块恰好能运动到A点.(sin37°=0.6,cos37°=0.8,g取10m/s2,计算结果可保留根号.求:(1)滑块第一次到达B点的速度;(2)滑块与斜面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及总时间.10.(2016•黄山二模)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v成正比关系,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时速率为v1,且落地前球已经做匀速运动,求:(1)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2)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3)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和球从最高点落回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2.第4页(共43页)11.(2016•南充一模)如图所示,AB为倾角θ=37°的斜面轨道,轨道的AC部分光滑,CB部分粗糙,BP为圆心角等于143°、半径R=lm的竖直光滑圆弧形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P、O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自由端在斜面上C点处,现有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在外力作用下将弹簧缓慢压缩到D点后(不栓接)释放,物块经过C点后,从C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12t﹣4t2(式中x单位是m,t单位是s),假设物块第一次经过B点后恰能到达P点,sin37°=0.6,cos37°=0.8,g取10m/s2.试求:(1)若CD=1m,试求物块从D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所做的功;(2)B、C两点间的距离x;(3)若在P处安装一个竖直弹性挡板,小物块与挡板碰撞后速度反向,速度大小不变,小物块与弹簧相互作用不损失机械能,试通过计算判断物块在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是否会脱离轨道?12.(2016•淮安模拟)打井施工时要将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坚硬底座A送到井底,由于A与井壁间摩擦力很大,工程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重锤B质量为m,下端连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工程人员先将B放置在A上,观察到A不动;然后在B上再逐渐叠加压块,当压块质量达到m时,观察到A开始缓慢下沉时移去压块.将B提升至弹簧下端距井口为H0处,自由释放B,A被撞击后下沉的最大距离为h1,以后每次都从距井口H0处自由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1)求下沉时A与井壁间的摩擦力大小f和弹簧的最大形变量△L;(2)求撞击下沉时A的加速度大小a和弹簧弹性势能Ep;(3)若第n次撞击后,底座A恰能到达井底,求井深H.第5页(共43页)13.(2016•青岛一模)如图甲所示,工厂利用倾角θ=30°的皮带传输机,将每个质量为m=5kg的木箱从地面运送到高为h=5.25m的平台上,机械手每隔1s就将一个木箱放到传送带的底端,传送带的皮带以恒定的速度顺时针转动且不打滑.木箱放到传送带上后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各木箱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等.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求:(1)木箱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传送带上最多有几个木箱同时在向上输送;(3)皮带传输机由电动机带动,从机械手放上第一个木箱开始计时的10分钟内,因为木箱的放入,电动机需要多做的功.14.(2016•茂名二模)如图(甲)所示,一倾角为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运行.现将一质量m=2kg的小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放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0~10s内物体机械能增量及因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第6页(共43页)15.(2016•浙江模拟)如图所示,装置由一理想弹簧发射器及两个轨道组成.其中轨道Ⅰ由光滑轨道AB与粗糙直轨道BC平滑连接,高度差分别是h1=0.2m、h2=0.10m,BC水平距离L=1.00m.轨道Ⅱ由AE、螺旋圆形EFG和GB三段光滑轨道平滑连接而成,且A点与F点等高.当弹簧压缩量为d时,恰能使质量m=0.05kg的滑块沿轨道Ⅰ上升到B点;当弹簧压缩量为2d时,恰能使滑块沿轨道Ⅰ上升到C点.(已知弹簧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1)当弹簧压缩量为d时,求弹簧的弹性势能及滑块离开弹簧瞬间的速度大小;(2)求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3)当弹簧压缩量为d时,若沿轨道Ⅱ运动,滑块能否上升到B点?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16.(2016•宁波模拟)如图所示,是一儿童游戏机的简化示意图.光滑游戏面板与水平面成一夹角θ,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BC与长度为8R的AB直管道相切于B点,C点为圆弧轨道最高点(切线水平),管道底端A位于斜面底端,轻弹簧下端固定在AB管道的底端,上端系一轻绳,绳通过弹簧内部连一手柄P.经过观察发现:轻弹簧无弹珠时,其上端离B点距离为5R,将一质量为m的弹珠Q投入AB管内,设法使其自由静止,测得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p=mgRsinθ.已知弹簧劲度系数k=.某次缓慢下拉手柄P使弹簧压缩,后释放手柄,弹珠Q经C点被射出,假设所有轨道均光滑,忽略空气阻力,弹珠可视为质点,直管AB粗细不计.求:(1)调整手柄P的下拉距离,可以使弹珠Q经BC轨道上的C点射出,落在斜面底边上的不同位置,其中与A的最近距离是多少?(2)若弹珠Q落在斜面底边上离A的距离为10R,求它在这次运动中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大?(3)在(2)的运动过程中,弹珠Q离开弹簧前的最大速度是多少?17.(2016•房山区二模)如图所示,P是倾角为30°的光滑固定斜面.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固定挡板C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A相连接.细绳的一端系在物体A上,细绳跨过不计质量和摩擦的定滑轮,另一端有一个不计质量的小挂钩.小挂钩不挂任何物体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细绳与斜面平行.在小挂钩上轻轻挂上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B后,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斜面足够长,运动过程中B始终未接触地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A处于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第7页(共43页)(2)设物块A沿斜面上升通过Q点位置时速度最大,求Q点到出发点的距离x0和最大速度vm(3)把物块B的质量变为原来的N倍(N>0.5),小明同学认为,只要N足够大,就可以使物块A沿斜面上滑到Q点时的速度增大到2vm,你认为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求出A沿斜面上升到Q点位置的速度的范围.18.(2016春•洛阳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右侧安放半径为R的竖直圆槽形光滑轨道,水平轨道的PQ段铺设特殊材料,调节其初始长度为L,水平轨道左侧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从轨道右侧以初速度v0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道、水平轨道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经水平轨道返回圆形轨道.已知R=0.2m,l=1.0m,v0=2m/s,物块A质量为m=1kg,与PQ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轨道其他部分摩擦不计,取g=10m/s2.求:(1)物块A与弹簧刚接触时的速度大小.(2)物块A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返回到圆形轨道的高度.(3)物块A仍以v0从轨道右侧冲上轨道,调节PQ段的长度l,当l满足什么条件时,物块A能返回圆形轨道且能沿轨道运动而不会脱离轨道.19.(2016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难题易错题好题组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18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