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通过与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约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企业家队伍深度调研,我们对企业家现状和特点作了详细调查分析,找准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推动企业家建设工作扎实开展提供了指导方向。1、企业家群体现状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经过社会各界多年的持续关怀和自身的不懈奋斗,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队伍日益壮大,素质能力持续提高,社会贡献突出,主要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队伍日渐发展壮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474家,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2倍多;其中工业企业860家,建筑企业214家,批发零售企业400家,均比“十五”期间有较大幅度增长。在企业家任职时间长度中,5年以下的占37.8%,6-10年的占32.5%,11年以上占29.6%。任职时间10年以下占到70.3%,新锐企业家占据绝对优势,为我市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优势人力资源支撑,企业家队伍日趋壮大。二是年龄结构逐步优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30岁以下占3.3%,31-40岁占22.1%,41-50岁占47.9%,51-60岁占18.6%,60岁以上占8.1%,其中50岁以下中青年企业家占到了总人数的73.3%。老一代企业家在继续发挥作用的同时,青年企业家已迅速成长,大显身手,成为全市企业的中流砥柱。2三是知识层次明显提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拥有全日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到3.2%,拥有大学学历的占到47.4%,中专及技校学历的占21.5%,高中及以下占27.9%。企业家后续不断通过学历培训方式提升知识水平,在职教育中取得硕士和博士学历的占9.6%,大学学历的占到34.7%。四是经营水平不断增强。全市企业家驾驭企业、推动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9家,9家企业入闱中国企业500强,17家企业入闱中国制造业500强。13家民营企业入围全国500强,占全省的30.2%。在企业家群体中,高级职称的占到19%,中级职称占到47.4%,中高级职称合计占66.4%,企业家的高技能优势带动形成了我市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基地。五是社会贡献位居全省前茅。企业家对全市的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2年全省纳税百强排行榜中,我市有9家企业在列,上榜户数列全省第三,仅次于济南市和青岛市。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双双如破万亿元大关,跃居全省第四位。利税和利润总量连续5年列全省首位。2、企业家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市在企业家队伍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3一是从规模上看,企业家队伍数量总体上偏少。我市前绝大多数企业在产业分布上还属于传统产业的企业,新兴的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企业比较少,高端人才积聚的功能相对较弱,以工业企业为例,我市规模企业860户中高新技术企业才88家。企业家队伍总量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占全省的2.2%,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能振兴一方经济的大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二是从层次上看,企业家文化素质总体上偏低。在学历上,全市企业家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以上学历合计才占12.8%,中专及以下占49.4%;在职称上,初级或无职称的合计占据35.6%。硕士以上学历仅占八分之一,中专以下、初级或无职称的人员占比都比较高。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三是从机制上看,企业家队伍建设体系还不够健全。目前尽管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够健全,对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还找不到有突破性的抓手,企业家队伍之间的流动壁垒还没有打通,人才市场服务机制还不够健全,社会配套住房、医疗、居住软环境等服务还不到位,企业家薪酬制度吸引力不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优秀企业家施展才华,也影响了高端人才的引进。3、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建设黄蓝经济区,实现“两个率先”,关键是要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明显产业特色的优势企业,归根结底是要有一支4推动这些优势企业快速发展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应在教育培训、平台建设和优化环境机制上下功夫。3.1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提升企业家素质能力一是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议成立企业家教育培训中心,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以及本地专业人士组成一支“菜单式”的培训师资力量,主动寻求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结合企业家培训“订单式”需求,不断强化企业家学习培训,既加强经济学、管理学等共性化培训内容,又注重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个性化培训内容。二是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建立企业家后备人才信息库,将后备人才管理列入企业发展规划中,实行动态管理,强化专业理论、实践技能的提高,形成企业家队伍的“梯队”结构。三是破除人才流动壁垒。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优化软环境、舆论引导等途径,引进全国500强企业、大型外资企业来我市创建实体,发挥其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吸引全国优秀人士、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我市紧缺的优秀人才到经济建设一线创业发展,努力使他们成为一支新的企业家队伍后备力量。3.2以平台建设为基础,推动企业家快速集聚一是建设专业人才市场。强化人才市场对企业家的信息搜寻、咨询推荐、职业培训等功能,加快组建企业家人才市场,建立企业家业绩档案,全面记录企业家经营业绩;成立企业家资质评价中心,逐步推行企业家任职资格认证制度。做好人才“开放带动、接轨高端”文章,发挥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园、特色产业带等5阵地优势,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通过举办现场人才交流大会和网上人才交流大会,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是探索成立猎头公司。以我市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猎头公司为纽带,主动接受周边大城市人才高地辐射,协助企业引进急需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三是创新人才引进思路。注重把招商引资活动和招才引智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吸引外地企业家来我市投资实体,力求引进一个项目,带进一批管理、科研等拔尖人才。创优条件,对柔性流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全方位、社会化、一条龙服务,创造集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良好条件。3.3以优化环境为重点,促进企业家创业发展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组织开展“企业家论坛”、“企业家活动日”等活动,并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的创业事迹,精心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创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注重关心激励。主动关心企业家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聘请全市优秀的企业家作为年度政府事务顾问,参与有关经济、社会等政策制订,参与重大经济活动。对入选的优秀企业家提供一条龙的健康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地位”。三是优化外部环境。在土地使用、税收、职工住房等方面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保障。高标准完善生活休闲设施,选择合适地块建立高级人才别墅区,吸引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来安家落户、创业发展。6新时期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企业家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资源。培养和造就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能创新的优秀企业家和以他们为核心的企业家团队,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丹阳市委组织部积极发挥组织优势,结合实际、整合资源,坚持“工业强市、人才强市”战略,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苏南强市”目标,创新内容、拓展形式,对新时期如何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之需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近年来,我们通过数据统计、问卷调查、专题座谈,以及实地调研75家销售超5000万元的企业发现,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建设一支开拓进取的企业家队伍。丹阳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又与企业家的思维、理念、能力等息息相关。目前,丹阳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粗放式经济扩张冲动诱导性强,传统产业发展空间逐渐萎缩。制造业是丹阳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根本支撑。7在当前发展难度加大,发展要求提高的新形势下,面临着众多“成长烦恼”,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区域经济要转型升级,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端化和特色产业品牌化。要坚持比较优势和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不断放大和集聚产业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碳纤维、高温合金等重点项目为龙头,大力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一批引领丹阳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需要一大批掌握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的优秀企业家来推动。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等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需要规模以上企业发挥技术创新的骨干作用,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技术中心和能够带动辐射全市整个行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传统行业尽快转型。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发展之路,需要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牵头,共同打造专业品牌基地和集体商标,形成以品牌为纽带的分工协作体系,提升全市经济中品牌的竞争优势。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关键要依靠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和以他们为核心的企业家团队。二是企业持续发展需要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思维的企业家队伍。一方面,企业普遍存在“选谁接班”的现实困惑。8丹阳的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大都创业于改革开放之初,实地调研的75家企业“一把手”平均年龄为51.2岁,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6人,仅占8%,50岁以上的49人,占65.3%。企业家的年龄已经偏大,体力精力不再充沛。由于民营企业的产权特质和“子承父业”的文化传统,特别是现阶段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难以避免,企业家多选择子女作为“接班人”。但是,子女能不能接好班是企业家的普遍心病。担心后继乏人,有的企业甚至该上的项目不上了,该抓的市场机会不冒风险了,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企业普遍存在“人才难留”的求贤难题。我们调研的75家企业共从外地聘请了439名管理和技术人才,其中有131人在企业高级管理岗位。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以企业“一把手”为核心的企业家团队建设十分关键。由于丹阳是个县级市,学习、生活和社交环境与大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劣势,难以为他们提供个人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的机会,客观上存在外地人才难留的情况。而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企业又迫切需要引进外地人才,为外来人才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是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三是企业竞争力提升需要建设一支与时俱进的企业家队伍。一方面,在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企业家自身普遍存在着“知识更新”的迫切需求。在调研的企业中,我们发现企业家的文化程度虽然差异明显,“一把手”中、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4人,仅占18.6%,但学习的意识普遍强烈。这些企业家尽管在长期经营企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但是,面对全球化的现实,企业的竞争正在跨越区域和国家的界限,国内企业直接面对的是日益激烈、残酷的跨国公司和特大型企业的竞争,企业迫切需要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迫切需要依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资本运作等手段应对竞争,快速做大做强,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造就一批学习型、知识型的企业家队伍。另一方面,当前企业正处在快速裂变、优胜劣汰的阶段,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资金、自主创新等发展瓶颈的制约,这些困难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一时难以解决,必须要由政府搭台,采取切实举措解决企业难题,把单个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为整个行业的竞争力,把行业的竞争力提升成板块的竞争力,建设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团队,共同面对国际国内变化的新形势。二、引导企业家成长成才是打造优秀企业的必由之路面对以上这些制约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丹阳市委组织部充分发挥人才工作和培训工作牵头
本文标题:企业家队伍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2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