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中国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样,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1883-1885中法战争,民族危机逐渐加深。(5)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并走向联合,利益趋向一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6)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二、中国近代的主要矛盾与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前一种是最主要的矛盾。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主要有这样两种情况:其一,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这是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角度高度概括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最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不一定表现在这个矛盾领域。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如几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其二,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但也是有具体区别,国家不同,矛盾程度往往不一样。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最主要的矛盾是我国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而并非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虽同我们仍然有矛盾,但我们还要一定程度上争取他们的援助。中国近代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1.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是最根本的原因。2.落后是要挨打的,但落后不一定失败。中国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以弱胜强的好例子。但是落后加腐败不仅要挨打,而且必然会失败,近代清政府领导的几次反侵略战争就是明证。当时,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们群众的自发反抗,导致反侵略战争一再失败。2.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地民族意识开始普遍开始觉醒,中国人的时空观发生变更。(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他编成《四洲志》一书,书中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介绍西方情况。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19世纪70年代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郑观应《盛世危言》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二)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康有为1898:“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针对甲午战争后的局面)1895年,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的口号。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1898年正式出版)。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兴中会时,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1.沉重的打击了清王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消灭百万清军,打击封建政权、封建土地制度、封建思想文化。2.有力的打击教训了外国侵略势力,不承认不平等条约,痛击外国侵略者。3.提出了反应农民土地要求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并探索向西方学习,第一次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方案《资政新篇》。4.具有世界意义,打击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推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清军、地方团练、湘军、淮军、洋枪队、外国军队(“借师助剿”)。2.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基本矛盾)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正确的对待儒学;(形式反封无学理批判)盲目崇拜上帝会;帝封联手又怀疑西方3、直观原因是洪秀全的错误(1)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2)太平天国后期,用人唯亲。(3)洪秀全晚年,陷入了宗教迷信的可悲泥潭。五、洋务运动的兴办(一)性质:内忧外患下清王朝的自救运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1—1864)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二)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镇压农民起义、抵御侵略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三)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四)内容:近代企业(军用工业、民用企业)、新式海陆军、新式学堂六、洋务运动历史作用与评价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是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1.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抵制,但又有妥协和勾结,没有能够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2.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但也有阻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很软弱。3.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观念,但又没能突破封建体制的束缚。分述: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缩小中西差距;为反侵略奠定物质基础;刺激中国资本主义某种程度地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形式发生变更;启蒙作用(重商、师能、价值观变化)。洋务运动的局限具体表现为: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顽固守旧势力反对);活动内容的限制;活动规则的碰撞;动机效果之间的冲突;工商业的脱节;决策的失误;阶级局限;洋务派自身缺乏现代理念;忽视现代管理制度的引进。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外国侵略者的压制破坏,不愿意中国真正富强。2.封建顽固派的反对、阻挠。(如同文馆招生、修铁路、派留学生)3.洋务运动本身的封建性、依附性和腐朽性。4.中体西用用指导思想的局限。企图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七、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辨析)如果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来说,它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从中国革命的全过程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这些胜利也是辛亥革命最后结出的丰硕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飞跃。(2)辛亥革命猛烈的冲击了封建思想,给人们来了一次思想上得到大解放。(3)辛亥革命推进了振兴实业热潮的出现,为中国近代史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辛亥革命不仅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也变革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对建立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在反帝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敢也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甚至幻想与革命的敌人妥协来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2)在反封建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封建主义的本质缺乏科学的深刻的认识,对封建主义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估计不足。(3)在依靠对象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没有唤起广大民众,一般的民众特别是农民基本上没有发动,人民的革命力量始终没有成为主流。(4)在组织领导上,始终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从同盟会到中华革命党,其领导集团始终处于思想混乱、四分五裂的状态。八、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1.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2.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3.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5.局限性:(1)在思想武器上批判孔学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2)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夸大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3)在思想方法上,并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存在形式主义看问题的偏向。(4)在范围上: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未和工人农民发生联系。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五四运动的爆发: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是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2)是真正的群众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3)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4)是揭开了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序幕(原因)(5)是为党的创立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4.对五四运动的评价:(1)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模遍及全国,而且斗争的方式是崭新的。(2)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的作用。(3)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5.对“彻底性”的理解: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联合。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必要性(1)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完成需要新的理论指导。(2)新文化运动前期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急需新的理论体系来补充。宣传民主科学要求新理论符合其价值导向。(3)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理论来指导自己革命。(4)十月革命形成的两大阵营对立使得中国只能选择社会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可行性(1)十月革命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是促使中国革命力量的态度转变,把当时的俄国看作真正的朋友。间接影响是导致中国革命的方式变化,用新的革命方法,依靠工农大众,遵循社会主义理论,争取解放之路。(2)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魅力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其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为人类绝大多数的劳苦大众服务。马克思主义传入的现实(1)对资本主义的怀疑引发选择的必然转向。(2)各种学说的交锋,尤其是问题与主义之争中马克思主义获得胜利。(3)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的努力。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33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