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
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摘要: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和进出口大国,其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国内人民和国外相关学者的重视。近年来虽然粮食收获总产量不断上升,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食市场贸易不稳定等诸多原因,中国粮食安全一直受到威胁。面对这一情况,中国政府应积极采取对应政策,从提高粮食单产,优化土地资源,改善粮食交易环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等方面全面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平,在保障人民的基本用粮同时要保证粮食的长期稳定的合理价格以及提高国民的营养标准。关键词:粮食安全面临问题解决方法1我国粮食安全现状我国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高度重视。随着粮食安全概念的不断演变,就目前而言,粮食安全的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一新概念包括三项具体要求:(1)确保生产足够多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能获得粮食。粮食安全从本质上讲,指一个国家抵御粮食经济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这种不测事件,可能来自于市场波动;可能来自于生产环节,也可能来自于流通环节;可能来自于国内,也可能来自国外。中国是粮食自给率很高的国家,因此,上述可能性中以国内的生产和市场的波动为主。近年来,我国实现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保证了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基本需求。近10年,我国粮食自给率基本都保持在95%以上。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2016亿公斤,人均占有量380公斤,人均消费量388公斤。居民膳食结构不断改善,食物消费日趋多样,口粮消费逐步减少,肉、禽、蛋、奶、水产品及食用植物油等消费逐步增加,营养水平不断提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2002年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物热值、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即使粮食总量在不断上升,但是我国的人口也在不断上升,土地资源紧张,人均粮食占有量有所下降;市场机制不完善,粮食价格浮动较大,并以上升为主要趋势;连年气候不稳定,极端气候出现次数增加,影响粮食单产;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价格的不可控因素较强等诸多问题导致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并非高枕无忧。保证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我国需要加强关注和大力解决的重要国家和民生问题。2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1人口增长导致耕地资源紧缺程度加剧推动粮食需求增长的最基本因素是人口增长和满足较高生活水准导致粮食间接消费量增加。中国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问题与耕地保证程度研究表明,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扩张,中国未来人口的耕地规模和人均耕地面积会进一步下降,如图1,事实上,到现在为止中国后备耕地资源非常有限,人均不足0.1亩。但如今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和粮食需求总量将进一步提高,所以耕地资源的紧缺程度将加剧危害我国的粮食安全。图1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耕地资源流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1],除不可避免的自然变化和合理的城市化进程、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外,也包括政策上的人为失误,如数量和规模无序扩张的开发区、房地产建设,引致大量农业土地资源闲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实质上,造成耕地资源大量流失的最本质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农业经营低效或无效最终会导致耕地资源向效益较高的非农化利用流动。即使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耕地资源被占用的问题。并且在政策的实施和制定中有时又是充满矛盾的。如21世纪出提出的生态退耕要求减少耕地面积,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2010年我国耕地保有量必须控制在1.28亿hm2的目标,这就加剧了有关耕地面积增长实施落实的困难性。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足够生活的基本粮食供应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最核心目标,而人口的不断增长也在不断对此提出挑战。2.2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应稳定性下降。农业是气候变化的主要敏感领域,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落后、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对气候适应能力也相对薄弱。中国每年因各种原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五千万公顷[3]。目前,中国粮食生产“北移西扩”空间变化格局和气候变化敏感区的空间分布对应关系加大了粮食供需平衡的不稳定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4]。研究表明,4-10月的温度,5-9月的降水是影响中国粮食单产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如图2[4][5]所示,粮食单产对于温度和降水的敏感区及粮食单产波动情况的空间差异相似,分布情况为:夏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和胡焕庸人口地理线之间的地区,常年缺粮区占优势。同时,秦岭以北单产波动系数很高;江西、浙江、福建,是余粮区和常年缺粮区并存、单产波动变化小;吉林、辽宁东部、河南、安徽,是产量不稳定的主要余粮区,单产波动系数高。如果对中国给县市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行分级(1-6级,1-3为安全区,4-6为脆弱区),可知,粮食安全脆弱区比列较大,单6级区占到了全国县市总数的30%;粮食单产对气候因子变化敏感的地区分布与安全脆弱区分布一致性高,占4级和6级区的68%。图2单产对主要生长期气候指标周期波动变化的敏感区(左)与中国粮食单产波动变化的区域差异(右)的一致性对比由此可见,气候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先关因素。而目前,全球变化整体形势表现为全球变暖,而温度升高能够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同时,高温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的情况更为严重,沙漠化趋势进一步恶化。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强降雨事件频率会有所增加,洪涝灾害加重。有预测表明,在高温气体高排放情境下,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粮食供给将有可能在2030年前后出现粮食缺口。2.3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导致粮食价格不稳定国内粮食价格不稳定的主要是粮食市场建立的还不完善,市场流通性差导致自我调控能力有限,短时间内不能对突发的供需变化作出及时响应。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也远远不够,未能及时控制因原材料涨价带来的粮油品暂时性短缺,而造成物价哄抬,又因为政府插手调控而又突然下浮。比如在2008年我国南方经受冰雪灾害时,就出现了南方粮食短缺,价格暴涨,而东北则由于粮食积存反而出现价格下跌的状况。同时,市民的不理智哄抢以及部分供应商的故意压货,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当前,国际贸易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调剂不同国家粮食余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国际贸易对于粮食安全也有不利影响的一面,尤其是国际粮价波动频繁,而粮食价格稳定正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根据对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的长期趋势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0年一个周期,国际粮价和中国国内粮价走势基本一致,随着农业进口增加,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受国际影响波动趋于频繁。尤其是国际粮价波动频繁,而粮食价格稳定正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虽然我国粮食自给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目前国际粮食市场对我国影响有限,但在粮食和食物价格方面,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根据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和联合国农粮组织联合发布的2008~2017年农业预测报告,未来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将更加频繁。虽然中国现在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一个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在决定世界粮食价格方面没有自己的话语权。中国对粮食价格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据此,中国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风险将增加。3问题的解决办法3.1利用科技提高农业产量当物质和技术投入水平相对较高时,耕地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作用弱化,表现为粮食总产量的增减变化与耕地面积变化不完全同步,即耕地面积的减少并不必然导致粮食总产量降低,说明物质、技术的高投入使粮食单产提高,从而对粮食总产量起主要作用,耕地面积的作用居于次要地位。因此,在保持耕地面积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物质和技术的投入,提高粮食单产,是未来我国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方向[6]。以生态农业为例,生态农业力求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将粮食生产、经济作物种植、畜牧业发展等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综合的生态农业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产量,更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一种良性循环,保证我国长期稳定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例如,农田林网生态农业模式。农田林网是在广大平原和丘陵农区结合山、水、田、林、路而营造的以保护农田为主要功能的林网体系。它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高产等功能。林网能够显著降低风速,防止风沙;由于防风、遮阴作用能引起农田空气温度的变化。夏季降温,冬季保暖,调节气候,从而能延长作物的生长期,减弱干热风、霜冻等危害,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此外,农田林网显著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降低农田内水分的蒸发量,保持水土效能,改善土壤特性、肥力和结构,有利于微生物的衍生和繁殖等功能,从而增强系统的抗逆能力。生态农业的建设需要对农业制定合理的适应设施,增强其适应不良气候的能力,从而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更具体的实施问题包括:1.开展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农业建设,挖掘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农业优势。目前我国根据气候条件,对区域的农业节后调整已形成了初步的构架。例如,我国东北和西北推行的冬麦北移政策。2.普及低成本的生态农业的适应技术。生态农业不仅要表现在环境友好,也体现在经济高效。例如,在水资源匮乏区积极推广节水灌溉、蓄水保水、肥水配合等节水高效技术。加大发展作物育种的科学技术,加大投资,提高技术含量,帮助提高农作物的抗灾抗害的能力。3.提高公众的生态农业和气候变化适应意识。政府机构、科技等多部门应一起合作提高人民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建立可靠的长期气候预测、预警系统可增强农民自动适应极端天气的能力。真正做到将天、时、地、人综合考虑,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4.制定适应行动的激励措施。如给农民进行环境服务支付,补偿生产者因转变操作方式提供不同组合或更高水平的环境服务而损失的收益。同时,政府要取消不良的激励措施,化肥补贴就是一个例子。3.2完善土地资源配置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资源极其稀缺。中国粮食白皮书确定的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是:立足基本自给,并适度依靠国际市场。而粮食自给的基础是耕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因此,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有效利用,维护我们的生命线,已成为中国21世纪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从国家角度应加强实施藏粮于土工程,全面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我们必须注意中国食物总量需求增加与农业自然资源供给能力的矛盾。实施藏粮于土工程,近期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切实保护耕地,建立国家级耕地保护区。严格耕地动态总量平衡和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制度,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必要时实施耕地储备制度,切实保护耕地,稳定我国耕地资源保有量,保护和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以确保国人粮食安全。2.合理开发利用荒地、继续土地整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一方面实施拓荒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现有的1亿亩后备耕地,以补充耕地之不足;一方面搞好土地复垦,继续土地整理,把城镇与乡村改造和土地复垦有机结合起来,有望增加耕地1亿亩。3.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土地资源单位面积产出率。要因地制宜地配套农业基础设施、推动区域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4.实现区域化、专门化生产,提高区域土地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率。中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地域分异明显,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突出区域优势,建立区域平衡与协调机制,实现区域化、专门化生产,以提高区域农业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率。5.立足全部国土,广辟食物来源,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和广阔的海洋资源,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积极来发非耕地以外的食物来源途径,广辟食物来源,以弥补耕地资源不足,全面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和食物供给水平。3.3改善粮食市场运作机制与交易环境国内方面,要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和应急机制的建设,保障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粮食价格稳定。价格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市场供求信号,需要得到有效控制。粮食价格波动不仅取决于总体需求,对短期供求变化也有很大影响。这种局部价格变化就需要有效的粮
本文标题: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4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