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两化融合干货系列1---两化融合贯标经验分享
两化融合干货系列---两化融合贯标经验分享借“两化融合”之力,壮眉山车辆之翼当前,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出现的新机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事关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选择。两化融合不仅涉及到技术的融合,更是一个管理优化的过程。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管理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两化融合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通过总结提炼企业两化融合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形成一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可有效引导企业以融合和创新的理念推进两化融合,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全面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实现行业、区域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从而加速产业升级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可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本文以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两化融合贯标为背景,介绍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在公司管控体系建设以及竞争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是中国南车旗下的一家研发制造轨道交通装备及配件的专业企业,公司可年产各型铁路货车8000辆、冶炼钢水29000吨、年产40000套各型铁路制动产品。公司两化融合工作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需求驱动、重点突破,试点先行、有序实现”的总体实施策略,制定了分阶段的两化融合可实施路线。公司建立了以PDM为管理平台,NX三维设计和CAPP系统为研发工具的技术管理模式;构筑了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建立了以RS10/ERP系统为生产管理平台,以K/3系统为财务管理平台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了主要信息系统数据集成,打通了PDM、CAPP、RS10、K/3之间数据流;建立了OA、FabCost、档案管理系统、标准化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用户远程访问系统、企业邮件系统、互联网网站、视频新闻系统、图文新闻系统等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和公司主干网络改造升级建设。二、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分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重点在于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并把握好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使贯标工作能够真正的为企业的绩效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实现“本质贯标”。眉山车辆公司确定的企业发展战略包含如下三方面内容:1、立足铁路货车,着力转型升级。把公司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铁路货车及配件研制和出口基地,产品覆盖全球的中高档紧固件集成供应企业,物流运输及装备制造成为区域优势企业,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国际化经营取得成效。2、到2016年,销售收入超过35亿。其中,延伸产业销售收入、海外经营收入占比20%,新材料产业收入达到1亿。3、净利润达到9000万。到2020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延伸产业、海外国际经营“三位一体”的经营格局,成为产品覆盖多个领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研发和制造水平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和定位,分析其可持续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精益管理、效率、品质和客户响应等方面的需求支撑,所以眉山车辆在通过反复研讨论证并总结归纳后后,确定了如下五方面的可持续竞争优势:1、研发和制造水平领先需求:科技持续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在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借助高效的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平台与强大的知识管理数据库,能够持续推出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2、快速适应市场变化需求:把市场信息快速反映到决策者手中,经过认真、科学的论证,明确产品调整的具体目标并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快速组织实施,将适应市场需求、有利润空间的产品快速投放市场。3、进一步强化精益管理体系需要。随着铁路货车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精细化管理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将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趋势,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采购等管理体系,实施精益财务及成本管理,打造精益质量体系,搭建精益信息化平台,提高客户满意度、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4、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需求:要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努力打造一个装备智能化、绿色可持续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铁路货车及配件研发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球的中高档紧固件集成供应企业,物流运输及装备制造成为区域优势企业;通过推进两化融合进行智能化设备改造,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5、树立“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需求。加强国际化经营,与用户需求相结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客户,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优化设计降低出口产品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度;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延伸产业链。三、明确两化融合的方针及目标在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了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之后,两化融合贯标的工作重点就是针对已确定的竞争优势,明确两化融合工作的方针及目标。眉山车辆公司两化融合方针:“创新引领集成融合精益制造全员参与”。“创新引领”是指持续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技术创新打造技术的核心优势,管理创新形成管理的核心能力,相互融合,循环上升,形成公司独有的核心竞争力。“集成融合”是指通过公司研发、制造、管理、服务各经营环节信息化的集成融合运用,打造公司的数字化发展之路。“精益制造”是指在两化融合中,融入精益理念,通过持续改善,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全员参与”是指两化融合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通过决策层创新的观念,超前的决策和思维优势,有效激发员工参与积极性,最终完美实现企业目标。为了贯彻两化融合工作方针,需要设置相应的工作目标。同时,为了使工作目标能够指导行动计划的制定,还需要将目标进行细分,分为近期及远期的目标。远期目标:打造以“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维”为基础的全面集成的国际一流的数字化企业,形成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两化融合工作体系和有效运行机制。近期目标:1、整合现有软硬件资源,优化IT基础架构,到2015年底建成基于虚拟化、4G等信息新技术为支撑的基础应用平台,整个虚拟化应用提高到90%,有效降低IT基础架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2、构建仓库及生产现场条码识别管理系统,加强物料管理,减少劳动强度,降低错误率,提高物料流转效率和业务人员办公效率。2015年底,产品实物与发货单据符合率达到100%。3、打造企业数据中心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管理技术的企业数据中心(包含设计、制造、运营),深入推进商业智能(BI)应用,为公司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2016年底,实现纳入到MDM管理的核心业务实体占总核心业务实体的比例达到95%以上。4、建立全公司遵循统一技术标准的流程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深化公司已经规范的管理制度,整合、挖掘、扩展企业信息资源,打破企业内信息孤岛,提高数据使用价值和数据综合利用水平,2016年底,实现公司在流程管理平台运行的流程数占总流程数的比例达到70%,2017年底,达到90%以上。5、深化产品、工件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应用,提高材料管理水平,实现在产品级性能仿真基础上进行可制造分析,2016年底,全部实现产品三维数字化模型。四、眉山车辆公司开展的两化融合实施过程1、识别并打造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新型能力策划情况公司在制定的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企业要“成为产品覆盖多个领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研发和制造水平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这与公司建设以“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维”为基础的全面集成的国际一流的数字化企业目标是一致的。公司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诊断会时,通过评审,提出要把“从设计、工艺到准时化生产的集成管控能力”作为首要打造的新型能力,逐渐形成公司可持续竞争的优势,并以产品技术数据管理(PDM、NX、CAPP、FabCost)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RS10、K/3)系统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全员努力,提高企业研发和生产组织管控水平,产品研发和准时化生产管控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和试运行,从设计、工艺到准时化生产的集成管控能力已经形成,下一步根据公司战略定位,确定公司以获取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对信息化环境下其它新型能力进行建设,制定规划,依托项目,积极推进。2、主要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情况为打造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从设计、工艺到准时化生产的集成管控新型能力,公司积极推进产品技术数据管理(PDM、NX、CAPP、FabCost)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RS10、K/3)系统项目建设,根据业务流程优化管理的需要,对生产计划编制与执行、产品设计管理等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进行了优化。2.1产品设计管理:优化前新产品的开发策划、组织可行性分析、组织产品开发建议书评审、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组织设计任务书评审、产品开发、组织工作图评审、组织工艺会签等工作都在产品开发部进行。优化前的产品设计管理流程效率较低,不灵活,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研发资源配置,完善“统一、高效、灵活”的企业管理和运行机制,公司经过充分调研,制定产品设计管理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成立技术管理部,技术管理部由原产品开发部综合技术管理、工艺技术部综合技术管理、新产品试制管理等职能、业务人员组成。优化后的产品设计管理流程技术管理部主要负责新产品的开发策划、组织可行性分析、组织产品开发建议书评审、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组织设计任务书评审、组织工作图评审等工作,产品开发部主要负责产品方案设计、工作图设计等工作,工艺技术部主要负责工艺会签等工作。同时,根据新的部门职责,修订产品设计管理等业务流程,合并管理岗位,分步优化操作岗位达到公司的技术、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最佳匹配。根据优化结果,并固化到产品技术数据管理系统中。2.2生产计划编制与执行:优化前的生产计划编制与执行,(1)规划发展部做年度、季度计划,明确每个月生产哪些产品,生产数量多少;(2)生产部根据规划发展部制订的生产计划,做月度作业计划并下发—首先要做产品产量计划,确认当月要生产的车型与产量,其次要编制大工序计划,具体到到上部、台车(转向架)、交车计划,至于铸钢件、锻压件、中梁、底架、油漆等工序计划放到分公司车间去做,大计划要做到日计划;大工序计划完成后,分公司要做配套计划,在编制时要分车型下达,计划内容包括中梁、底架、上部、制动、台车;(3)分公司依根据生产部下达的计划编制分公司计划(包括配套计划),将生产管理部的计划分解到车间,并对于分公司认为是关键件的少数零件制订专门计划,其余零件的生产计划由车间来做;(4)车间编制的作业计划是对有限公司和分公司生产计划的进一步分解,首先将部件计划分解为零件计划,在将零件计划分解为工序作业计划。优化前的生产计划编制与执行存在编制计划时间长、计划在各个作业车间的指导意义较弱等问题。为提升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及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协作性、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和加强对生产作业的管理的需要,公司经过充分调研,制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将货车公司、铸锻公司撤销,有限公司直接管理车间,并进行以下调整:(1)生产管理部制订统一的生产计划,改变以往的手工计划模式,强化生产管理部的计划职能,通过主需求计划MDS、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生产任务管理PAC、车间作业计划SFC以及JIT计划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生产计划来源一致,各个环节通过统一的生产计划加强协作,生产计划能够真正成为严肃而权威的生产指令;(2)摒弃原来的手工计算领料量的工作,通过系统生成与生产任务相配套的领料计划和生产领料单,通过系统内的生产领料单加强领料作业与出库作业之间的协作性。(3)改变以往以交出数认定车间完工数量的做法,以车间真实完工数量作为实际完工数量;通过系统的车间在制管理功能跟踪管理车间的产品在制和物料在制,使得生产管理部门和车间管理人员能够
本文标题:两化融合干货系列1---两化融合贯标经验分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5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