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技术方法(提纲)
DZ/T××××—××××-1-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技术方法(提纲)王顺祥编写DZ/T××××—××××一、基本概念在编制方案中,设计到一些基本术语,应该理解其含义,这样有利于做好方案编制工作。1、矿山环境MineEnvironment;EnvironmentofMine;指采矿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深度和范围内的客观实体的集合。2、矿山环境问题MineEnvironmentalProblems矿业活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产生的环境演变、破坏和污染等问题。3、矿山地质灾害Minegeo-hazards矿业活动引发的危害矿区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瓦斯突出与爆炸、突水等灾害。4、矿山环境影响评估theAssessmentMineEnvironmentalImpact对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可能影响范围内的环境问题、矿山环境现状评估、演化趋势预测和综合影响评估。5、矿区生态重建(恢复)MineEcologicalRestoration将人类破坏的矿区生态系统恢复成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平衡的本地生态系统。其实质是将人为破坏的矿区环境恢复或重建成一个与当地自然界相和谐的生态系统。6、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方案TheProjectofIntegratedRenovationforEnvironmentofMine对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制订保护措施,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使环境得以恢复,达到新的环境平衡的技术方案的总称。二、贵州省矿山基本情况目前(2006年12月止)全省已开发利用的矿产50多种,其中建有正规矿山,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有20多种,全省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中,约有1/3被开发,目前全省矿山有5627个,在省内各地广为分布,其中按生产规模分,大型31个、中型48个,小型矿山5548个;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矿山203个,集体企业276个,个体4287个,合资113个,外商独资8个,其他378个,贵州省矿山企业分布情况一览表矿山规模行政区名称大型中型小型小计贵阳市16493500六盘水市1411489514遵义市28128812982DZ/T××××—××××安顺市13279283铜仁地区03378381黔西南州45281290毕节地区73763773黔南州18788797黔东南州11427429合计314851855265贵州省矿山经济类型及生产现状统计表经济类型生产现状矿类国有集体个体合资外商独资其他在建生产闭坑贵阳市225436830532444234六盘水市144441818020304759遵义市11181179240667212197安顺市61267405926311铜仁地区2026303802463687黔西南州26112289214352514毕节地区3041615234605170913黔南州4353617152672972246黔东南州312829290691140414小计203276428711383782674853145合计52655265贵州省主要矿种矿山规模统计表矿山数(个)矿产名称大型中型小型合计煤211923542394铝土矿138387铅5151锌103103锑2121汞11819金44117125锰135458铁2727熔剂用灰岩22冶金用白云岩112冶金用石英岩与砂岩104104磷矿237176重晶石13102106硅矿15051水泥用灰岩1185873DZ/T××××—××××砖瓦用页岩5270275矿泉水1515硫铁矿6262镁11天然气11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类119571958全省合计314855465625三、方案编制的程序1、接受委托2、收集相关资料并现场踏勘3、开展现场调查4、开展矿山环境影响评估5、室内资料整理编制方案6、提交专家审查四、方案编制的内容方案的编制,分为两种情况,即新建(扩建)矿山和已经投产矿山,其内容大致相同,但侧重点不同。对前者的重点是做好预测评估,方案主要突出预防和保护。而后者则是预测和治理并重。1、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内容和深度应与矿山建设的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要求相适应。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要立足于矿山开发规划、开发设计、矿山基建、采矿选矿技术、废弃地复垦等开发环节方案,总之,要做到做到防患于未然,尽量使矿山的生态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程度。编制的方案要符合环发(2005)109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7)》的要求。2、已投产生产的矿山,其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应包含对已经产生的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和新的开发活动可能诱发的矿山环境问题的处理。要体现在开发中保护的思想。3、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地域范围,不仅限于矿山开采区,还应包括受矿业活动影响的地区。尤其是地下开采的大型矿山,即使地面未被矿山开采所占用,但受矿山开采影响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应列入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范围。4DZ/T××××—××××4、保护与治理方案应在开展调查和评估基础上进行。5、为了做好治理方案,在调查时,要在矿山环境问题成因机制上下功夫,因为治理工程的原理是从问题产生机制的逆向思维出发的。五、矿山现状调查1、收集资料2、现场调查3、调查内容4、调查资料整理六、矿山环境影响评估1、评估原则1)评价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地质灾害对矿山环境的影响破坏程度;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证矿山环境对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的适宜程度。2)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的地域范围,不仅限于矿山开采区,还应包括受采矿活动影响的地区。3)生产矿山、改(扩)建矿山以矿山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估为主,新建矿山以矿山环境预测评估为主。4)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进行,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矿山开发影响特征对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可分为三级。2、评估精度要求对矿山环境影响的评估,有精度要求,即:1)一级评估。应采用定量——半定量方法评估(涉及数量化理论Ⅰ)。应在有系统、完整、翔实的资料基础上进行。2)二级评估。应采用半定量——定性方法评估(涉及数量化理论Ⅰ)。应在有系统、齐全、翔实的资料基础上进行。3)三级评估。可采用定性方法评估。(涉及地质概念模型)应在有较齐全、翔实的资料基础上进行。3、评估技术要求1)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应在评估区环境条件和开采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矿业活动特点,根据经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开采设计,对矿山环境5DZ/T××××—××××问题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现状评估是对矿山环境现状和已有的矿山环境问题进行评估。预测评估是对矿业活动可能引发(加剧)的环境问题以及矿山环境对矿业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综合评估是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基础上,进行影响程度分类(严重、中等、一般)和综合评估。依据矿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危害等因素,评估矿山环境对矿业开发的适宜度。(三类:适宜、基本适宜、适宜性差)。矿山环境影响程度分类表影响影响程度要素影响分类地质灾害危险性水土资源环境及地质地貌景观影响破坏程度危害对象损失与治理难度严重大影响大、破坏严重城镇、人口密集区、风景名胜区、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和交通干线、重点水利电力工程等。损失大、治理难度大、难以恢复中等中影响较大、破坏较重村庄、一般交通线和工程设施、资源环境功能规划要求较高地区。损失较大、治理和恢复较难。一般小影响小、破坏轻一般地区、资源环境功能规划要求较低地区。损失小、可以治理和恢复。适宜程度分类表适宜程度分类说明适宜矿山地质条件简单,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破坏一般,矿业活动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可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易于防治和生态恢复。基本适宜矿山地质条件较复杂,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破坏较严重,矿业活动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或及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较大,防治难度和生态恢复难度中等。适宜性差矿山地质条件复杂,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破坏严重,矿业活动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大或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防治难度大,生态恢复难度大。4、评估内容1)矿业活动可能引发(加剧)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面塌陷(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6DZ/T××××—××××2)矿业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包括海(咸)水入侵、地下水均衡破坏、水污染等。3)矿业活动对土地(植被)资源的影响破坏,包括改变土地利用功能、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地质地貌景观破坏等。4)矿山环境问题对矿业活动的影响。5、评估指标及方法1)矿山环境问题评估指标参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2002年5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中相关指标。2)矿山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一般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相关分析法和工程类比法等。七、矿山环境保护1、保护原则在阐述矿山环境保护原则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矿业开发应贯彻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综合治理与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2)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环境的扰动和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山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3)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则。2、总体要求矿山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应不低于一下几条:1)以矿山环境影响评估为基础,设计保护措施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学习和引进矿山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矿山环境保护水平。3)对具有重要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人文古迹,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4)采取合理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山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a.对采矿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应使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b.应根据采矿固体废弃物的性质、贮存场所的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完善的防渗、集排水措施,防止淋溶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7DZ/T××××—××××c.宜采用水覆盖法、湿地法、碱性物料回填等方法,预防和降低废石场的酸性废水污染;d.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e.采取地下帷幕注浆隔水、地表防渗或污水处理等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水资源、水环境的破坏;f.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控制或避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3、对新建矿山的要求1)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做到矿山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城区和矿区分离,确保人居环境的安全,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2)选择合理的开采工艺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山环境问题的发生。3)要对废弃物(排)放、堆存造成的矿山环境问题制订预防性环境保护措施。4)明确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5)制定矿山环境问题监测方案,实施对矿山环境问题的动态监测。4、对已投产生产矿山的要求1)根据矿山生产实际情况,采取边开采边治理的方式,及时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2)对于露天开采的矿山,宜采取内排和剥离-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3)严禁采用渗井、废坑、废矿井或用净水稀释等手段存、排放有毒、有害的废水。4)对存放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废液的淋浸池、贮存池、沉淀池必须制定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等措施。5)矿石、废碴土的堆放要有序、合理,要明确边坡稳定角,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6)露天矿山开采应根据地层条件,选择合理的坡角范围以避免崩塌、滑坡、地裂缝的发生。7)对地下开采的固体矿山,应提出预留矿柱、矿墙或采用充填开采法将固体废渣及时回填。8)地下液体矿产开采,应确定允许开采量,或加大回灌量。5、对拟闭坑矿山的要求8DZ/T××××—××××1)对矿产开发过程中的坑、井、巷道等闭坑后必须预先做出封闭或者填实方案,切实预防遗留问题的发生。2)对存在滞后隐患的矿山环境问题,应设计跟踪监测方案,根据监测资料分析预测其变化趋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八、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一)表层土剥离、堆放、储存、再
本文标题: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技术方法(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63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