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春季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体生理的反应,容易使人感到困乏,同时,春季解冻后,路基松软,道路翻浆,也给安全行车带来不便,为了确保春季行车安全,行车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春季气温回升,人的皮肤毛孔舒展,血液流量增大,这样供应大脑的血液就减少了,同时,天气转暖也使大脑皮层刺激与兴奋大为下降,大脑会处于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而这种现象发生在驾驶员身上,就会影响行车安全。克服春困和疲劳驾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不要因打麻将或亲朋好友聚会等玩通宵:②行车中感到视觉模糊、思维迟钝、要打瞌睡时,必须停车休息。这时可以在驾驶室浅睡30分钟左右,或用冷水淋洗头部,或做一些体操动作,使大脑恢复清醒;③在出车前带上一些清凉油之类的提神醒脑的小药品,如遇困倦时在头额部涂上一些,也会起到较好的效果。由于我们生产、生活矿区地处渤海湾,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春季温差较大,时而大风沙尘、时而大雾弥漫。大风尘土飞扬之中,行人往往睁不开眼睛,为避风沙侧身或倒退而行,骑自行车人往往会曲线行驶,加之人们视力减弱,听力受阻,所以常常会在汽车行驶临近时,人或自行车突然拐向道路的另一边,而出现紧急情况。对风沙中的行人或自行车,重点放在预防上,要随时注意观察风力、风向、能见度、路上行人、其他车辆等的动态,降低车速,减少尘土飞扬,避开水坑,减少污水飞溅行人或其他车辆身上。随时做好避让准备,鸣号警告行人及其他车辆,切忌盲目强行通过。春季到来,冰雪融化,大地解冻,这时,不论是沙石土路,还是柏油路面,都不可避免地出现翻浆、坎坷不平、路面松软等现象。汽车在翻浆路上行驶,往往因行驶阻力增大,发生车轮空转,或者车轮下陷使地面埋住车桥和传动轴,致使汽车不能行驶。如果强行驶出,不仅越陷越深,反而会造成汽车机件的损坏。所以翻浆路段给安全行车带来很大困难。在翻浆路段上行车,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行车中要选好路线,尽量避开翻浆路段:②通过较短的翻浆路段时,应细致勘察,可根据情况加速一鼓作气冲过,中途不换挡停车;③车轮陷入泥泞空转打滑时,不可强行驶出,而应采取一些防滑措施,如除去车轮周围和路面泥土,铺上树枝、木板、石块、干土、炉灰慢慢驶出。开春后,冻土逐渐化冻,一些道路的路肩自然松跨。另外,即使相同的道路,相同的路肩往往有一个“阴面”、“阳面”。阳面道路上和积雪容易化解,路肩松跨早,而阴面上的积雪积冰融化慢,路肩松跨晚。所有这些给春天的道路交通带来了一个路肩松跨,冻化交替的特征。在路肩松软、冻化交汇的道路上行车,是很困难和危险的,因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靠近路中心线行驶而不要太靠近路边行驶;②当不能正确确认路肩上否坚固时,不能盲目从路肩上行驶,如遇到会车困难不能通行时,可停车让对方车辆先通过后再行驶,以确保安全。③当遇到积雪冻化交汇路段时,要根据路面情况降低车速,防止侧滑。在雨天行车要注意:①防视线不清。雨中行车,司机视线受阻,行车中应降低车速,多鸣笛,必要时打开防雾灯;刮雨器失效时应及时修复。夜间下雨时,为防止打开前大灯而形成炫目的光幕,应关闭前大灯使用防雾灯,同时降低车速。②防车辆侧滑。下雨时,路面上的雨水在车轮与路面之间形成“润滑剂”,使机车的制动性能变差,容易产生侧滑。为防侧滑,必须严格控制车速严禁高速急转弯或急刹车;会车时应加大侧向间距。另外,还应保证货物装载匀称,左右轮胎气压一致。当前轮侧滑时,可将方向朝产生侧滑的相反侧纠正;当后轮侧滑时,则应将方向朝产生侧滑的同侧转动,切不可打反。③防涉水陷车。若低洼路段有积水,在没有确切把握积水深度和路面是否受损时,应先下车试探查看,确无危险时方可低速缓缓通过,切勿冒险行驶,以防陷车,中途熄火。春季昼夜温差大,容易起雾,车辆行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认真检查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尤其是制动、灯光及雨刷器等部位。因为雾天视线受到干扰,为了警示外界和显示本车外观轮廓,必须亮起防雾灯及示宽灯。由于雾微粒会凝聚于玻璃上面,增加模糊度,以及雾粒落于路面,使路面变得光滑,磨擦系数大大降低,故雨刷器和制动都必须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备应付突发情况。②严格控制车速。由于雾天使驾驶员的视线不清,难以判断对面来车和路面行人的动态,同样,其本身的交通行为对方也是难以捉摸,所以要严格控制车速,保持低速行驶,严禁开冒险车和侥幸车。③保持足够车距。雾天驾车要延长跟车距离,以便前车发生紧急情况时,留有足够的应急距离和时间,更不要盲目超车。在使用刹车时宜缓慢轻柔,严禁急刹车,以防侧滑翻车。定期开展车辆技术状况检查,要检查蓄电池,看看电力是否充足。要给汽车轮胎做一次系统的检修工作,全面检查一下轮胎的气压。要及时添加或更换制动液,始终确保车辆状况处于完好状态。天气转暖后,外出观光的车辆逐渐增多,见到风景好的地方习惯停下观赏一番,随意停放车辆,还不设置任何警示标志。还有一些驾驶员容易忽视路牌,特别是私家车较常见,车辆行驶只顾着看风景,根本不看路标,待从路口过去后才发觉,甚至冒着危险倒车、掉头逆行,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在进行换季保养时,要让汽车室内保持干爽卫生,特别是对汽车坐垫、出风口这些卫生死角更要做好清扫工作,洗涤后,吸干水分,否则水分残存内部,无法蒸发,时间长了会造成内部腐烂、生锈、孳生螨虫等寄生虫,也容易滋生各种病菌,保持车内环境的干爽整洁,也是保护好我们的身体。车干净了心情才会好,好的心情对安全行车也是非常重要的。“十次车祸九次快”,此话概括了车速与车祸的内在联系,道出了超速行驶是安全行车的大敌这一道理。实践证明,车速过快会导致驾驶人精神高度集中,作业强度大,判断能力下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另外,车速越快,惯性越大,车辆制动距离越长,驾驶人处理紧急情况时难度就越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2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5条、第46条、明文规定了不同车辆在不同道路、环境下的行车速度。第90条、第99条、又规定了对超速行使的违法行为可处200元-2000元罚款,并记3-6分。可不少驾驶人视国家财产与人民生命于不顾,我行我素。特别一些刚刚领取驾驶证的驾驶人,出于对驾驶机动车的好奇心,开英雄车,开飞车。因此,超速行使的行为随时可见,因超速行使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造成的损失令人震惊。下面我们来看段视频:酒后驾车的危害:1.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2.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因此,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3.视觉障碍。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小,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4.心理变态。在酒精的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周围人的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干出一些力不从心的事。5.疲劳。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科学研究发现,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有危险情况,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的动作中间的反应时间为0.75秒,饮酒后尚能驾车的情况下反应时间要减慢2-3倍,同速行驶下的制动距离也要相应延长,这大大增加了出事的可能性。资料表明,人呈微醉状开车,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为没有饮酒情况下开车的16倍。所以,饮酒驾车,特别是醉酒后驾车,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辽河油田交通管理办法对酒后驾车规定:驾驶员酒后驾车,罚款2000元,待岗6个月、吊销准驾证。当前特大交通伤亡事故中,由于疲劳驾车造成的约占40%左右,对安全行车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研究,在行车初期驾驶员对复杂动作操作出现过失的概率为12%,随时间延长,过失也增加,8小时后行车操作过失比初期增加一倍以上。疲劳驾驶不但会影响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判断和视觉,也会影响他的警觉性和对问题的处理能力,特别是由于疲劳而产生的三分之二秒左右的“微睡眠”期增多,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要避免疲劳驾驶,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通宵达旦地加班、跑长途,甚至打牌、聊天、泡吧,对司机来说都是不可取的。一天当中有三个危险时段,即中午、黄昏和夜里,这三个时段开车更要格外小心。其次,要让大脑皮层有恢复的时间,最好不要长时间地持续开车,大约每持续驾驶100公里或两小时就应该停车休息,途中感觉单调犯困时索性停车休息一会儿恢复体力,千万不可强打精神开车。据统计,大部分车祸是在夜里零点至6点和白天13点至16点行车时造成的,此时段人最容易感觉疲劳。司机朋友应该注意保证休息。跑远途时应该几个司机轮换着开车,一人开车其他人睡觉,还可适当调节座位和椅背,或过一段时间就下车在路边放松一下自己,驾车时眼晴不要老盯着公路的中心线,必须与其他车辆之间保持相当的距离。再有就是要自寻感官刺激,可收听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或听些笑话;吃清淡食品、多喝水,喝茶有柔和的兴奋作用,是长时间开车中的上等饮料,烟虽然刺激神经系统,但也会增加心血管的负担促使疲劳。不过,千万要记住,不要事先确定抵达目的地的时间,以防止为赶时间而疲劳驾车。2010年5月23日特大交通事故,给我们带来的教训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下面我们来看段视频:下面提供几种消除肢体器官疲劳的保健操,以供参考:1、眼睛。驾车时眼睛是最难偷懒最易疲劳的器官,驾车时间过长极易引起眼部疲劳,因此,可利用各种休息间隙做一些眼部保健活动,如眺望一下远处或天空;转动眼球;用手按摩眼眶四周;用热毛巾敷眼等都可起到缓解眼部疲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防止眼睛患病的作用。在景物过于单调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应该适当地左顾右盼变换视觉焦点,用不同的景物来保持一定的视觉兴奋度。还应该时刻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沾上油污等脏物以及质地较硬的布料来擦拭眼睛。在正面阳光太刺眼时,除了使用遮阳板,最好戴上太阳镜。2、耳。由于汽车噪音的影响,长期驾车的过程中听力会在不知不觉中有所下降,会觉察不出可能发生事故前的危险信号。因此,驾车时不宜听强烈的曲目,音量以不影响驾车安全为好。休息间隙别再听音乐,以便让耳朵得到休息,并按摩耳廓等部位以缓解听力疲劳。此外,还应该定期检查听力,发现问题及时治疗。3、手。长期驾车,受车身震动的影响,尤其是经常在颠簸路面进行长途越野驾车,不仅会使手掌多汗、手臂麻木,握力下降,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肌肉痉挛、萎缩、引起骨关节病变,严重的会致使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另外,天热驾车手容易出汗,处理紧急情况时手打滑也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驾车时最好戴上手套,既可以防止出汗手滑,又可以在方向盘与手之间增加一个减震层,缓冲车辆对手及人体的震动。4、足。不走路但也不轻松。脚虽然不用经常和地面直接接触,但也并不清闲,油门、离合、刹车,一个都不能少,随时伺候着。因此,保护好您的脚,对于一个司机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选择一双保暖、透气、大小适中、穿着舒适的鞋子,并多备几双棉袜和鞋垫,出汗后勤更换鞋袜,临睡前用热水烫烫脚,并按摩足掌部位,刺激足部穴位等都有助于解除疲劳。5、身。驾车时身体长期相对固定,会引起颈肩及腰背部的肌肉、韧带慢性疲劳性损伤。由于安全带的束缚,头颈部在惯性的作用下会导致对颈椎的伤害,因此,正确的驾姿很重要,上身挺直,抬头收颌,肩部放松,膝盖略屈,臀部尽量靠紧椅背,握方向盘的手臂应稍弯曲。驾驶间隙和平时休息要多活动一下身体,尤其是肩颈和腰背部。如果发现有难以缓解的疼痛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有的人怕弄褶了衣服或觉得麻烦,驾车时经常不系安全带。有的人将安全带的一端用夹子卡住,却松松
本文标题:春季行车安全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7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