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解析
第1页(共40页)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下列估测合理的是()A.普通学生课桌的高约为80cmB.中学生跑100m的时间一般约为8sC.普通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D.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N2.(3分)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0.5L水和0.5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LB.煤堆放在墙角处多年后,墙角处变黑了C.将两铅块压紧后可悬挂物体,而两铅块不分开D.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混合了3.(3分)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头顶足球时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头顶足球时,球对头没有作用力B.足球在空中受到头的推力和重力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第2页(共40页)D.足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4.(3分)如图所示的器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镊子B.独轮车C.托盘天平D.筷子5.(3分)下列关于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A.拉链不好拉时在拉链上抹一点蜡是为了减小摩擦B.提起酒瓶时,用手紧握瓶颈是利用了摩擦C.鞋底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D.用铅笔写字,笔尖与纸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6.(3分)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较宽B.菜刀刀刃很薄C.铁轨上铺枕木D.穿滑雪板滑雪7.(3分)在江河湖海游泳的人上岸时,在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头,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A.脚不痛。因人越来越轻B.脚越来越痛。因人越来越重C.脚不痛。因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D.脚越来越痛。因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8.(3分)如图所示,货物G重280N,动滑轮重20N,为使杠杆平衡,则竖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为(杠杆重、绳重、摩擦都忽略不计)()第3页(共40页)A.100NB.200NC.300ND.400N9.(3分)对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0.(3分)以下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吸盘紧贴在墙壁上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C.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D.登山到达海拔较高地区时好多人有高原反应11.(3分)下列四个情境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A.从深水走向海岸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货轮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12.(3分)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盛满水后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两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轻轻地放入两个杯子中,静止后,甲杯中的小球浮在水面上,乙杯中的小球沉入了水底,如图所示。设小球静止后,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第4页(共40页)13.(2分)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实验,而最早测量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14.(2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填“运动”或“静止”)的。15.(2分)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A容器中的液面会。(填“上升”“下降”或“不变”)16.(2分)在泥泞的道路上空手行走往往比挑担子行走滑的更厉害些,这是由于挑担子后他对地面的增大,从而使增大的缘故。17.(3分)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物体在1s处于(“静止”、“加速”、“匀速”)状态,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18.(3分)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N,放手后物体将(填“上浮”、“下沉”或“悬浮”),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N。19.(2分)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重为5N,底面积为100cm2,装满某种液体后,容器中A点处压强为2.4×103Pa,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a。三、作图与简答(每图2分,简答4分,共8分)第5页(共40页)20.(2分)如图所示,作出动力F的力臂。21.(2分)如图所示,一木块正沿着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请作出木块受到的支持力F的示意图。22.(4分)几十吨重的飞机能够腾空而起,如此庞然大物是什么样的力将它托上蓝天,请大家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飞机是如何起飞的。四.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总分32分,第23~27小题,每空1分,共26分,第28小题6分.)23.(4分)如图所示,是物理小组的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杠杆如图甲静止,为使得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目的是;(2)杠杆平衡后,在左侧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在右端B竖直向下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为F=N;(3)若在B点斜向右下方拉弹簧测力计,仍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7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第6页(共40页)(l)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这是根据的知识;(2)选用甲、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如果选用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用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是(“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次数木块大小接触面积S/cm2摩擦力f/N1整块1501.52三分之二块1001.03三分之一块500.625.(5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状态将更便于实验探究。(2)实验中,通过调整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3)实验中,当F1大于F2时,小车仍保持静止,因此得出结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你认为这样的结论(可靠/不可靠)。(4)小组的同学建议将实验器材改进如图乙,跟甲图比较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为了便于实验研究,此时的卡片应当尽量的。26.(5分)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第7页(共40页)(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型管的两端液面的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增加而增大。(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进行比较。(4)已知乙图中U型管左侧液柱高为4cm,右侧液柱高为10cm,则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Pa(ρ水=1×103kg/m3,g=10N/kg)27.(6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实验中将进行如图所示实验:(1)利用称重法可得物体的重力为N,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物体的密度是kg/m3。(2)比较A、B、C三幅图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有关。(3)D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g取10N/kg,ρ酒精=0.8×103kg/m3)28.(6分)小刚在复习惯性相关知识时,想弄明白“静止的物体是否具有惯性。”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小实验,帮助他解决问题。(1)写出你选用的器材:;(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3)得到的结论:。五.分析与计算题(共2小题,共8分)29.(4分)平昌冬奥会的闭幕式上,北京再一次用精彩的“北京八分钟”表演展现了中国对下一届冬奥会的展望。其中有一个节目,质量为70kg的演员穿着高2.35米、质量为10kg的“熊猫木偶服装”在冰面上滑行。(1)若演员以18km/h的平均速度滑行20s,滑行的距离是多少m?第8页(共40页)(2)若演员滑行时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6cm2,求他对地面的压强。30.(4分)如图所示,一个平底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20dm3、密度均匀且为0.6×103kg/m3的柱形物体A放入其中,静止时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求:(1)物体A所受到的浮力;(2)若用针刚好按压至浸没状态,计算此时需要的压力大小。第9页(共40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1.【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符合实际;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2.【分析】(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作无规则的运动,同时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2)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A、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0.5L水和0.5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L.故A不符合题意;B、煤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扩散进入到墙壁中,煤堆放在墙角处多年,墙角处变黑了,这是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C、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磨平的两个铅块压紧后在分子引力作用下能粘在一起而不会掉落。故C符合题意;D、空气分子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这是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2)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惯性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3)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第10页(共40页)(4)物体受到平衡力时,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头顶球,头对球施加力,同时球也对头施加力,故A错误;B、足球在空中飞行靠的是惯性,不再受头对它的作用力,故B错误;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故C错误;D、足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4.【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B、独轮车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正确;C、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C错误;D、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故选:B。5.【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在拉链上抹一点蜡,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49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