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马原选择题高频考点—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是2016年大纲的新增考点,这个新增考点是把以前的几个考点整合新增的,是选择题的高频考点。余老师分基本知识的,易错点、习题三个方面总结了该考点,不要去死记硬背这个考点。就是考选择题的。考点: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可以概括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对客观世界有改造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本考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1)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不是意识的源泉,也不是意识的产物。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即使是荒诞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其客观原型。(2)既然人脑是思维的器官,因此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的认识是错误的。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意识的产生不能离开人脑,但仅有人脑还不会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就不会有反映。(3)“人脑产生意识跟肝脏分泌胆汁一样”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把人脑的生理活动同意识的心理活动混为一谈,把物质和意识看作就是一个东西,从而否认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取消了哲学基本问题。(4)“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外界”的说法是错误的。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但意识反作用客观外界必须通过实践,而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外界。单选题: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2、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的区别在于()A前者是对存在的反映,后者是头脑自生的B前者的内容是客观的,后者的内容是主观的C前者可以找到其物质原形,后者没有物质原形D前者的反映是近似真实的,后者的反映是歪曲或虚幻的多选题:1、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说明()A主体具有选择性B劳动过程是观念过程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的活动过程是围绕着目标和蓝图进行的。2、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D意识可以转换为物质答案及解析:单选题:1、C马克思的这个命题表明,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所以选C.备选A、B、D是错误的。观念的东西指意识。物质是意识的源泉,但不能把意识混同于物质,两者性质不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2、D正确的意识是对事物近似真实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事物的歪曲或虚幻的反映。所以要选D。备选A、B、C是错误的。两者都是对存在的反映。两者的内容都是客观的。两者都可找到其物质原型。多选题:1、ACD马克思这句话说明,主体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活动的。劳动过程就是围绕“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所以,A、C、D是正确的。备选B项错误,因为劳动过程是有意识的物质性的活动过程。2、ABD,这是因为意识与物质是统一的,表现为意识根源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等。备选C错误,是因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马原高频考点之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这是历年马原高频考点。这个考点既可以考选择题,也是分析题的必背考点。希望大家好好掌握。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以下划线部分要做为分析题考点背下来)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辨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本考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是选择题的迷惑选项出题点)(1)“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一切”是错误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性制约的,只有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为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他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一切这是唯意志论。(2)规律与规则不能混同,规律是事物固有的、客观的;而规则是人为制定的、主观的。当然,合理的规则必须要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3)“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这是错误认识,因为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4)“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这是错误认识,因为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关键。(5)“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这是错误认识,因为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6)“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这是错误认识,因为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正误之别,其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7)“只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是错误认识,因为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8)“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错误认识,因为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单选题:1、“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A人们可以发明和消灭规律B人们不能认识或利用规律C客观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D人们不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多选题:2、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应当注意()A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有目的地调控、改变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C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3、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A不能藐视规律,但可以发明和改变规律B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C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D要提高正确的理论思维能力,增强驾驭规律的能力答案及解析:1、C.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客观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C是正确选项。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发明、改造、创造和消灭规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所以AB不能选。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所以D不能选。2、ACD,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所以ACD是正确的选项。B项观点错误。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只能利用和认识规律。3、BCD,不选A是因为人不能发明、改变规律。马原高频考点之三: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是马原分析题的重要原理,大家一定要把下面划线部分的内容背下来。其他的知识点看熟理解就行了。当然,这个考点也是经常作为选择题来考,所以要重点掌握!考点:联系的内涵和特点1、基本知识点:(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联系的特点:①具有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②具有普遍性,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就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③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④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3)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2、容易混淆的知识点:(1)“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的说法是错误的,我们说联系是普遍的,指的是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完全孤立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说法是错误的,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说法是错误的,(两种联系都是客观的)(4)“世界上所有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直接联系”是错误论断。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多种多样的,事物除了直接联系外,还有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等考点: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2015年大纲新增考点)1、基本知识点: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2、容易混淆的知识点:(1)“运动变化就是发展。”说法是错误的。(只有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2)“发展是由运动引起的。”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发展是由联系引起的。经典习题(多选题):1、麻雀吃粮食、也吃虫子,捕杀麻雀而得粮食,势必也使虫子泛滥。这种现象表明()A生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B现实的联系是彼此依存、相互制约的。C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D直接联系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2、地球和太阳的相互作用构成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并引起地球上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比如四季更迭就是由此引起的。关于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事物的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C事物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发展D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答案及解析:1、ABC,题干所述现象说明具体事物相互制约,彼此的联系是客观固有的,整个世界包括生物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所以ABC是正确选项。D选项错误是因为决定事物发展基本趋势的事物内部的本质必然联系,即规律。2、ABD,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所以ABD是正确选项。C选项错误是因为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马原高频考点之四—发展的原理各位同学,马原复习思路一定要清楚,马原考24分,第一章十几年来都没考过,可以忽略;第二,三章(辨证唯物主义)是重点,每年要考16-18分,一定要重点复习,分析题固定出在这两章;第四章(历史唯物主义)考1-2分,一般是一道多选,如果第七八章考多选,那么这一
本文标题: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51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