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
第四单元家乡单元说明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2首古诗和《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3篇课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是对一年级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本单元在《黄山奇石》《葡萄沟》中以“陡峭”“五光十色”为示例,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并在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第二题中加以运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这种方法,遇到不懂的词句,先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推测意思,再查字典验证。这种阅读方法可以促进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本单元以写景的文章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教科书在《黄山奇石》《葡萄沟》等课文中安排了仿写的练习,在《古诗二首》《日月潭》等课文中安排了词语的拓展积累,在多篇课文后安排背诵课文或片段的练习。本单元写话安排的是学习写留言条,通过例文让学生感受写留言条是来自现实生活交流的需要。通过例文旁的提示,让学生明白留言条的基本格式。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古诗二首21.认识57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8个字,会写37个词语。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5.仿写句子,提升写话能力。黄山奇石2日月潭2葡萄沟26.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7.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2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2.能够用“像”说句子。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4.学习写留言条。5.发现描写颜色的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积累相关的词语。6.背诵积累风景名句,初步感受山河的壮美。7.阅读《画家乡》,感受家乡的美。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合计108古诗二首教材解析《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这首诗抓住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两首诗均配有插图。第一幅配合《登鹳雀楼》的诗意,画的是在山上的古楼,诗人登上最高层,眺望黄河的情景。第二幅画的是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的情景。以下为诗句解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黄河人海流”写近景,意思是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写出了水的气势磅礴,景象壮观。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色彩也相对;“依山尽”对“人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两句诗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一个“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是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Ji『之间。“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是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虚数,极尽夸张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观。一个“疑”字率直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教学目标1.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l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一、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l2个生字中,“瀑、布”的韵母都是“u”,以“P”和“b”为声母的两个字连在一起,学生可能容易混,教师可以多示范、纠音。,另外,“尽”是前鼻音,“层”是后鼻音,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还可以借助H常交流,强化正音,比如,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班级在教学楼的第几层,在运用中规范字音。字形的识记要根据汉字特点,分类学习。“川”是象形字,教学时可出示甲骨文字形让学生对照识字。“楼、依、遥”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熟悉的构字部件来识记,也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式联系熟字来识记。“欲”可组词“欲望、食欲”识记字义。字义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也可借助文中插图进行学习。比如,“依、尽”的学习,可以请学生看看插图,说说诗句所描绘的画面,理解“依、尽”的意思。“层、炉”可以联系插图和生活经验来学习。“层”,看看插图,这鹳雀楼一层叠着一层,数数有几层。“炉”,从“火”从“户”,表示家里盛火的器具,请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见过哪些炉子——煤炉、微波炉。此时,还可以将“炉”与“庐山”的“庐”作比较,进一步巩固字形。2.写字。“楼、依、炉、烟、挂”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楼、依、炉、挂”要特别注意笔画的穿插。“炉、烟”左侧“火”的捺应改成点。本课l0个字书写要点:楼13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木”横笔在横中线上方,“米”的横笔与“木”的横笔大致持平,撇笔伸向“木”侧,捺收笔于横中线;“女”的撇点的折点在竖中线,撇短点长,末笔长横比“米”略宽。依8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亻”两笔在横中线上侧相接;“衣”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长撇从横笔中部起笔,撇至“亻”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末笔捺从竖中线起笔。尽6画,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尺”罩住下方两点,前两笔居上偏左,末笔捺穿过田字格中心,尽量写得舒展;下方两点斜向平行,都收笔于竖中线。黄11画,上中下结构。上部扁、宽,中下部长、窄;第四笔横长,在横中线上侧;“由”竖在竖中线;下部的撇点上合下开,底部持平。层7画,半包围结构。“尸”从上、左包围“云”,全字上窄下宽。“云”两横上短下长,上横在横中线上,撇折起笔在竖中线上。照13画.上下结构。“昭”窄、大,“灬”宽、扁;“昭”,“日”窄“召”宽,“刀”在右上格,“口”上宽下窄,竖笔在竖中线右侧,顶部在横中线;“灬”上合下开。炉8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火’’首笔点在横中线,末笔捺改点;“户”第三笔横起笔在横中线,末笔撇沿竖中线撇向“火”最后一点的下方。烟10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火”首笔点在横中线;“因”首笔竖在竖中线左侧,“大”的横笔在横中线上方,末笔捺改点。挂9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提手旁横笔在横中线上方;“圭”,两“土”分写横中线上下,竖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部在横中线。川3画,独体字。三笔分立,间距相等,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二、课文学习1.朗读指导和理解运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教学可考虑安排3个阶段。一是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二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三是熟读古诗,背诵积累。《登鹳雀楼》教学建议如下:第一阶段,先指导学生读好古诗的题目。可出示诗题,体会“登鹳雀楼”应该怎样断句停顿,指导据义断音;接着让学生练读古诗,尤其注意“尽、欲、穷、层”的发音;然后教师范读古诗,也可播放录音,或者让读得比较好的学生来展示。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古诗诵读的节奏和停顿。最后学生自主练习诵读。第二阶段,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教师可分行出示诗句,让学生说说这行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比如,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让学生交流这两行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白日、山、黄河、海”,理解“白日”在诗里指傍晚落山时的太阳。然后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提示学生这两句诗中,除了“楼”,还有登楼的人。想象一个人登上更高的一层楼,看到更高远景象的场景。第三阶段,熟读古诗,背诵积累。教学时,可播放乐曲,引领学生想象画面,背诵积累。也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朗读比赛,在活动中背诵积累。《望庐山瀑布》教学建议如下:第一阶段,首先迁移运用《登鹳雀楼》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由练习读诗题“望庐山瀑布”。要求读准字音,体会节奏和停顿;再听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朗读,多次练读。注意停顿要自然,纠正停顿时间过长或者逐字顿读的情况。第二阶段,分行出示诗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读前两句诗,如果根据古诗作画,应该画上哪些景物?比如,香炉峰、峰顶升起的紫色烟雾、陡峭的岩壁、急速直下的瀑布。通过交流,学生可大致了解诗意,并能根据诗意想象画面。读到“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生”有升腾之意,眼前仿佛出现这样的画面:太阳照在香炉峰上,阳光透过水汽形成了峰顶云雾,弥漫缭绕,好像是香炉峰生成的紫烟。教学“遥望瀑布挂前川”一句,可先问问学生:谁见过瀑布,说一说瀑布是什么样子的?看瀑布的时候有什么感觉?然后再启发学生边读诗边想象画面。或看图提问:瀑布像什么?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问跌落下来,好像一条白丝带挂在山前,感受这是神奇的大自然的杰作。接着学习后两旬诗,提出问题:哪一句是诗人所见,哪一句是诗人所想?连起来说说自己的理解。“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虚数,诗人采用夸张手法,强调山之高耸,瀑布飞速直下产生极大落差,水势湍急,气势宏大。可先让学生说说,朗读诗句的时候,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接着请学生伸出手比画比画,一尺大概是多长,再想象三千尺有多长。然后追问:诗人怎知瀑布有“三千尺”?这飞速直下的瀑布,李白丈量过吗,真有三千尺?进而体会诗人如此夸张,是在歌咏和赞美眼前壮观的瀑布奇景。“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读此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读“三千尺”的时候可以适当拖长音,以增强气势。“疑”主要表达诗人的心理活动。面对眼前雄奇壮观的景象,诗人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于是产生了“疑”——明知是瀑布,却又似乎觉得像天上的银河,惊人的相似引发了诗人的“疑心”。“九天”一词可拓展到古代诗文当中的“九重、九霄”之类的词语,这一方面是词语的积累,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九”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往往表示极多之意,在这儿“九天”指天之极高处,体现了瀑布之高,更能感受瀑布的恢宏气势及作者的由衷赞美。第三阶段,反复朗读古诗,熟读成诵。2.课后练习。,第一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步达成目标,“背诵课文”突出熟读成诵,还可以找一找“唱古诗”的音频,让孩子们听一听、唱一唱,增加趣味性。第二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指导,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把诗句大致的意思说出来即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大意想象和感受画面,互相交流。第三题要在朗读中鼓励学生发现构词方式的不同,如“穷尽、层叠”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的字组成的,“烟云、山川”是由两个意思相对的字组成。它们构成的四字词语格式也很相似,如“山穷水尽、烟消云散”,都是第一字与第三字相对,第二字与第四字相近或相对。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说说平时阅读中积累的这样的词语。9黄山奇石教材解析本课讲的是在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全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第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各介绍一块奇石,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的神奇有趣。这几段都介绍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52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