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高中历史必修三一至五单元考试题(含答案)
1上蔡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6题,54分)1.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时代大背景是A.频繁的兼并战争B.社会大变革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D.井田制的瓦解2.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3.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被汉武帝接受,主要是因为它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加强民族关系C.有利于学术思想的开放D.有利于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4.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①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③④5.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6.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朱熹主张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陆九渊则看重发明本心的内向工夫B.朱熹思想以理为最高概念;陆九渊则以心为最高概念C.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方向很接近,后世称“程朱”;陆九渊与王守仁思想颇接近,后世称“陆王”D.朱熹教人首先强调“致良知”,而后博览;陆九渊信学古人、读古书为格物、穷理的入手方法7.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8.根据朱熹与他的弟子们的问答录《朱子语类》中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日:‘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2A.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朝沿用B.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C.朱熹与黄宗羲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D.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9.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往往凭借历算、地理、火炮等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利用当时中国士大夫的A.程朱理学B.阳明心学C.经世致用之学D.考据学10.智者为什么能够有偿传授,是因为有提高文化素质特别是能言善辩素质的市场需求,而市场能够存在又是因为A.雅典海岸线曲折,商业发达B.雅典人热衷于文化创造和艺术创作C.雅典奴隶制繁荣D.雅典公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政治生活1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12.1519年,罗马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同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展开了大论战。在马丁·路德唇枪舌战、咄咄逼人的攻势下,约翰·艾克狼狈不堪的败下阵去。此次“大论战”的主题可能是A.人性与道德的关系B.禁欲主义和个性自由C.“信仰得救”与教会救赎D.理性主义与公民主权1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容的古希腊名言是A.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重要C.求知是人类的本性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14.“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B.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5.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A.上帝B.罗马教皇C.马丁﹒路德D.贵族16.“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同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B.崇尚理性,重视法治3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反抗权威,重视法治17.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做狂热的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但他还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来”。他是A.康德B.狄德罗C.伏尔泰D.洛克18.下列对法国“启蒙思想”最准确的表达是A.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思想B.批判封建制度,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9.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认为:“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一有发明就马上生机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判断,雨果认为A.中国人没有创造力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C.西方科技更加神奇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20.以下中国古代成就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授时历》②《黄帝内经》③《九章算术》④《齐民要术》A.④①②③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①②③④21.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②千里莺题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难缠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22.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②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③出现了鞭挞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④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巨著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3.关于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中国书法五种主要字体是金文、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②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和文征明③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主要形式之一④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气势是山水画的灵魂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4.德国“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考问世界”的史实是4①《纯粹理论批判》出版②《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③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④创作《第九交响曲》⑤提出《九十五条论纲》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25.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想象做出科学解释的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普朗克的量子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6.19世纪中叶,达尔文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A.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27.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织业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织业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机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28.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A.革命史观B.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D.近代化史观29.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A.学造器物B.仿行制度C.提倡思想解放D.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30.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下列政治力量中曾属近代反封建的进步力量后又被时代进步潮流迅速“新陈代谢”的有①地主阶级抵抗派②洋务派③维新派④资产阶级革命派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1.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这主要说明洋务派A.中西结合,找到了富强的根本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D.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32.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533.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4.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这主要是因为它A.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C.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35.孙中山先生顺应世界潮流,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平均地权④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36.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二、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共46分):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摘自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必修三一至五单元考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538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