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1—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苏政办发〔2011〕167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2—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为充分发挥科技对转变发展方式的支撑引领作用,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发展规划。一、形势与要求(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我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科技发展目标任务。科技投入显著增长,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研发平台体系日趋完善,本土大中型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率实现翻番;知识创新产出显著提高,2010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23.6万件、13.8万件,均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2010年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并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科技园区蓬勃发展,2010年,全省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园区创造了全省4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产学研合作深—3—入开展,科技资源向江苏汇集的速度明显加快。经过5年努力,全省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创新创业环境日益优化,科技和人才优势加快释放,科技创新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今后5年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奠定了坚实基础。(二)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在明确提出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基础战略的同时,把创新驱动提升到战略层面,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这是我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筑新的战略优势的必然选择。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战,推动江苏加快向经济强省跨越。以创新驱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势在必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江苏实现向经济强省跨越面临的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也是“十二五”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主线。江苏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逐步衰减,发展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制约、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主要依靠物质消耗、要素投入和低成本优势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江苏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特殊的省情,决定了我省必须以创新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走创新驱动的科学发展道路,大力—4—推进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创新,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科技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以创新驱动破解发展动力约束,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创新驱动推进“两个率先”势在必行。江苏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处于由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关键时期,要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必须要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大幅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以创新驱动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以创新驱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势在必行。当前,世界科技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加速,科学技术正孕育新的突破。世界主要国家都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抢占发展制高点。我省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期、科技创新的活跃期,特别是在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具备一定基础,完全有可能抢占先机,实现跨越发展。必须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5—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为目标,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着力攀登科技发展制高点,着力集聚高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着力完善有利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强大支撑。(二)总体思路“十二五”时期,全省科技工作要着力创新一个体制,强化两个支撑,构建三个体系,夯实四个落脚点。——创新一个体制。把体制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机制、新途径,在强化知识产权激励、整合科技资源、加强技术转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加快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具有江苏特色的科技体制。——强化两个支撑。1.强化科技投入支撑。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加快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政府引导性投入稳步增长、企业主体性投入持续增长、社会多渠道投入大幅增长,以高强度投入支撑创新驱动。2.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把科技人—6—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以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支撑创新驱动。——构建三大体系。1.围绕产业高端化发展需求,创新产学研有机结合机制,推动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创新的战略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富有活力的产学研结合体系。2.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积极探索支持科技创新的融资方式,打造“有金融助力的科技,有科技特色的金融”,加快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科技金融体系。3.优化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布局,强化高水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发展技术转移服务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加快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科技服务体系。——夯实四个落脚点。1.坚持主体是企业。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基点,推动科技平台、科技人才、科技政策向企业集中,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显著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2.坚持方向在产业。把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攻方向,围绕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升级和服务业提速三大计划,组织产业重大技术突破,打响“江苏创造”的品牌。3.坚持重心下基层。把激发和调动广大基层的创造活力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保障,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城市、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乡镇建设,总结推广先进做法和经验,形成千军万马推进科技创新的生动局面。4.坚持服务于民生。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实—7—施创新驱动的本质要求,推进科技进步与提高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加强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使科技成果能够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重大突破。力争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见下表),科技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水平,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三个“翻一番”与三个“翻两番”指标数据指标2010年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亿元)8401680研发人员数量(万人年)30.46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700014000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件)721028840创业投资规模(亿元)5882000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家)25000100000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8—知识创新产出大幅增加。到2015年,百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专利授权数达400件。知识创造、知识应用与知识转移的速度和效益明显提高。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数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层次明显提升。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高新技术产业中高端环节产品产值占比达40%以上。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到201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1.5%,建成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100家,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000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到2015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61万人年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速集聚,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才高地。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形成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全民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大幅度提高。科技金融发展加快,到2015年,风险投资规模达2000亿元,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达1000亿元。到2020年,形成开放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知识竞争力大幅跃升,若干科技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以上,我省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全球有重要影响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三、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科技体制机制,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支持有基础有优势—9—的区域加快发展,积极探索创新驱动的有效路径,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增强科技自身发展动力上取得重大进展,以建立完善产学研结合体系、科技金融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水平。(一)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按照全省区域发展总体部署,优化区域创新体系空间布局,高效配置科技资源,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乡镇,培育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加强创新整体部署。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创新基础,深化创新工作部署,加快实现苏南创新提升、苏中创新跨越、苏北创新突破,整体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深化南京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把“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和“园区先行、制度先试”作为关键举措,加快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加速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构筑人才特别集聚区和体制与机制创新的特殊试验田,使南京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探索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区域创新一体化。加快建设沿海科技走廊,创新资源组织与集聚机制,推进中科院(连云港)能源动力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产业研究院等公共研发平台建设,突破航道整治、港口建设等重大工程关键技术,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构筑苏中创新发展新高地,面向国内外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加快建设泰州医药高—10—新区、扬州光电科技园、苏通高科技产业园等,着力打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大力推进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支持苏北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鼓励苏北与苏南共建科技园区,集成建设苏北工业技术研究院、盐化工技术研究院等重大研发平台,建设一批高新技术特色创新基地。加大对徐州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宿迁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全面推进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及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主要内容的高新园区“二次创业”,推动高新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和抢占世界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重点建设好南京麒麟生态科技城及模范马路创新街区、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苏州科教创新区、泰州医药高新区、常州科教城、镇江科技新城等。引导和支持各类开发园区加快向创新型园区转型,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建设省级高新区,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引导高校集成创
本文标题: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62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