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
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3.1工程定额制定的主要依据和方法3.1.1工程定额制定的主要依据1)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和劳动制度2)国家现行的各类规范、规程和标准3)技术测定和统计资料Return...3.1.2工程定额制定方法1.技术测定法2.科学计算法3.比较类推法4.统计分析法5.经验估计法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3.2技术测定法3.2.1技术测定准备1.对施工过程进行预研究2.确定影响工时消耗因素3.选择施工的正常条件4.选择观察对象3.2.2技术测定的主要方法1.测时法1)选择法测时2)接续法测时2.写实记录法3.工作日写实法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技术测定法技术测定法的用途和意义技术测定法概念:是研究工作时间消耗的一种技术测定方法。它以研究工作消耗为对象,以观察测时为手段,通过密集抽样和粗放抽样等技术进行直接的时间研究。它适合研究人工手动过程和机手并动过程的工时消耗。在机械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广泛采用。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技术测定法的具体用途:(1)取得编制施工的劳动定额和机械定额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根据。(2)研究先进工作法和先进技术操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并应用和推广先进工作法和先进技术操作。(3)研究减少工时消耗的潜力。(4)研究定额执行情况,包括研究大面积、大幅度超额和达不到定额的原因,积累资料、反馈信息。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技术测定法步骤:计时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需要进行计时观察的施工过程。为此,首先要考虑编制定额的要求。要编定额的施工过程都应进行计时观察;其次要考虑考虑编制定额的时间要求不能过急。计时观察法十分细致复杂,短时间完成编制定额的任务是不可能的;第三要考虑编制定额技术力量的大小。力强则任务可多。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技术测定法步骤:计时前的准备工作(2)对施工过程进行预研究,划分施工过程的组成部分。目的:①便于设计正常的(标准的)施工条件和分析研究测时数据。②划分施工过程为若干组成部分(一般划分到工序),便于观察计时。(3)选择施工的正常条件。绝大多数企业和施工队(组)在合理组织施工的条件下所处的施工条件,称之为施工的正常条件。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技术测定法步骤:计时前的准备工作(4)选择观察对象,必须注意所选择的施工过程要完全符合正常施工条件。所选择的建安工人应具有与技术等级相符的工作技能和熟练程度,所承担的工作与其技术等级相等,同时应该能够完成或超额完成现行的施工劳动定额。不熟练或专门作试验性熟练的工人均不能作为观察对象。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技术测定法步骤:计时及其以后的工作(1)观察计时(2)整理分析观察资料(3)编制定额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技术测定法的种类技术测定法测时法写实记录法工作日写实法选择法测时连续法测时数示法混合法图示法时间记录方法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4测时法主要适用于测定那些定时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是精确度比较高的一种计时观察法。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记录时间的方法选择测时法选择测时法又称间隔记时法或重点记时法,是不连续地测定施工过程的全部循环组成部分,是有选择地进行测定。连续法测时(也称“接续法测时”)连续法测时是对施工过程循环的组成部分进行不间断的连续测定,不遗漏任何一个循环组成部分。在工作进行中和非循环组成部分出现之前一直不停止秒表,秒针走动过程中,观察者根据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时点,记录它的终止时间。•选择测时法测定记录表•接续测时法测定记录表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两个概念定时点上下两个相衔接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界点。测时数列对每一组成部分进行多次测试的记录所形成的数据序列,称测时数列。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测时数列的整理——修正平均法修正数列:剔除数列中误差极大或显然存在问题的数据,一般是根据如下公式进行:limmax=x+k(tmax-tmin)limmin=x-k(tmax-tmin)式中:limmax、limmin——根据误差理论得出的有效数值的上、下限;tmax、tmin——修正数列后的最大、最小值;x——修正数列后的算术平均值;k——极限系数(见书本P71表2-2-11);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平均修正值:修正后的测时数列的算术平均值称为平均修正值。为“修正后各次观察的延续时间总和”与“修正后的观察次数”之比。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测时法观察次数分布性系数(K)K=M/S式中:M——数列中的最大值S——数列中的最小值观察次数在保证一定的精度要求条件下,观察次数可以根据测时数列的分布性系数来确定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写实记录法是一种研究各种性质的工作时间消耗方法。采用该法,可以研究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写实汇录法分为个人写实和集体写实两种。由一个人单独操作完成或产品数量可以单独计算时,可采用个人写实。如果由小组集体操作,而产品数量又无法单独计算时,可采用集体写实记录。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时间记录方法数示法:可以同时对两个工人进行观察,但不能超过两人。该法与连续法测时的区别在于:连续法测时只对循环过程进行观察,用的时间很短,精确度更高;数示法则用来对整个工作班或半个工作班进行长时间观察,因此能反映工人或机器工作日全部情况。•数示法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时间记录方法图示法:采用图形的形式记录时间,适用于三个以内的工人共同完成某一产品的施工过程。与数示法相比,主要是记录简单,时间记录一目了然,便于记录整理。实际中较普遍使用。混合法:吸取了图示法和数示法的优点,用图示法表格记录所测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而完成每一组成部分的工人人数则用数字予以表示。这种方法适用于同时观察3个以上工人工作时的集体写实记录。图示法混合法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写实记录法的延续时间写实记录法的延续时间是指采用写实记录法进行测定时,测定的每个施工过程或同时测定的几个施工过程所需的总延续时间。确定延续时间,应考虑时间与结果的可靠性的关系,合理确定施工过程的类型数、工人人数或工作小组数、测定产品的可能完成次数等,如观察的人多,则完成产品的次数可少些,……等等。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观察资料的汇总整理概念汇总整理就是将写实记录法所取得的若干原始记录表记载的工作时间消耗和完成产品数量进行汇总,并根据调查的有关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研究,调整各组成组成部分不合理的时间消耗,最后确定出单位产品所必须的时间消耗量。整理将测时数据填入有关整理表。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工作日写实法基本概念概念:就是对工人在整个工作日中的工时利用情况,按照时间消耗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研究的一种测定方法。该法侧重研究工作日的工时利用情况。作用:为制定劳动定额提供必须的准备和结束、休息时间与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的资料。检查定额的执行情况,找出缺点,改进工作。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工作日写实的基本要求因素登记:工作日写实是研究工时利用和损失时间,因此,必须对观察施工观察的组织设计和技术说明作简明扼要的记录。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工作日写实的基本要求时间记录:工作日写实法有三种情况:个人工作日写实法:一个工人在工作日的工时消耗。记录方法:图示法。小组工作日写实法:一个小组工人在工作日的工时消耗。记录方法:混合法。机械工作日写实法:某一机械在一个台班内的机械效能发挥强调。记录方法:数示法和混合法。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工作日写实的基本要求延续时间:顾名思义,以一个工作日(8h)为准。观察次数:应根据不同的目的来确定,一般:总结先进经验,应测定1~2次;掌握工时利用情况或制定工时规范,应测定3~5次;分析组成损失的原因,改进施工管理,应测定1~3次。工作日写实结果整理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计时观察法资料的综合整理采用计时观察法所得资料,经相应的汇总整理后所得数据(不妨称“初步分析数据”),还需分门别类,进行综合整理。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计时观察法资料的综合整理进行综合整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同一的施工过程在不同的观察者、不同的观察对象所得的资料是有差异的;另一是类似的施工过程,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每个都逐一观察,用第一手资料来进行分析,而只能由相关资料来推导。综合整理方法:一般采用平均法和图示整理法,平均法一般适用于第一种情况,图示整理法适用于第二种情况。第3章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平均法: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仅当初步分析数据不受产品数量或很少受产品数量的影响时,才采用算术平均法。图示整理法:该法一般在平均法所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3.3科学计算法(用于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3.3.1工程材料分类及消耗量计算原理1.根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划分必需的材料损耗和损失的材料消耗2.根据材料消耗与工程实体的关系划分直接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水和养护材料是辅材混凝土是主材,构成混凝土的材料中水泥、砂、石都是主材。3.3.2直接性材料用量计算直接性材料用量计算方法是指运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材料消耗量的方法。地砖耗用量=地面面积x(1+损耗率)/(地砖长+灰缝)x(地砖宽+灰缝)3.3.3周转性材料用量计算周转性材料用量以摊销量的形式计算。一次使用量=材料净用量x(1+制作损耗率)3.4工程定额制定的其他方法3.4.1比较类推法t=pi*t03.4.2统计分析法是将以往施工中积累的同类型工程项目的工时耗用量加以科学地分析、统计,并考虑施工技术与组织变化的因素,经分析研究后制定定额的一种方法。2.4.3经验估计法1、平均值法2、经验公式法
本文标题:第3章 工程定额的制定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68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