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2011
北京城建集团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第1页,共8页一、编制依据1、关于印发《2011年安全生产和绿色施工工作要点》的通知(京建发【2010】732号);2、《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5、北京城建集团创建“文明四区”、“文明安全工地”指导图集;6、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综合管理手册;7、智展汽车配件(北京)有限公司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1#厂房施工组织设计;8、国家、行业及北京市地方相关现行规范及标准。二、现场概况1、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本工程地下室南北向长为146.1m,东西向为130.8m,考虑到地下轮廓比较大,服务区域内作业量大,兼顾现场情况,保证施工需求,减少吊装盲区,在施工现场内安装四台塔式起重机,各部塔机水平交叉、立体多层次作业。1#及3#塔吊型号分别选用HK40/21B(臂长70m)、H3/36B(臂长60m);2#及4#塔选用TC7013型塔吊,臂长为70m。1#塔基中心点位于U轴北侧0.7m、-2轴西侧3.65m;3#塔位于U轴北侧1.1m、16轴东侧3.65m;2#及4#塔位于E、F轴中间,塔基中心线距结构地下室外墙皮距离均为3.65m(详见“智展汽车配件(北京)有限公司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1#厂房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现场根据平面布置图的要求进行塔吊安装和临建房及围挡等项目施工后,现场北侧管理人员食堂及停车场位于10kv场区用电架空高压线路下,现场东侧北京城建集团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第2页,共8页工人宿舍、工人厕所及围挡外6米处架设有10kv外电高压线路,架线高度约12米,两处高压线均在1#、3#、4#塔吊回转半径的覆盖范围之内。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4.1.1规定: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行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根据规范条款第4.1.2的规定,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10kv应不小于6米距离;根据规范条款第4.1.3条的规定,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不小于7米;根据规范条款第4.1.4条的规定,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按10kv沿垂直方向不应小于3米,沿水平方向不应小于2米。由于现场1#、3#及4#塔吊的塔臂回转半径均覆盖高压线路且达不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第4.1.4条之规定,为确保正常供电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编制专项安全防护施工方案。2、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及建议高压线安全防护可分二步进行,首先是被动防护及采用杉槁搭设架体,其次是主动防护即塔吊的现场控制。(1)杉槁架体搭设:考虑因防护架高度较高且立杆均立于混凝土路面上,基础拟采用M10×85膨胀螺栓与Q235钢板(δ=4mm)固定在临时道路上,然后采用φ48钢管(长度≥600)与钢板焊接后固定杉槁(固定方式详图-01)。考北京城建集团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第3页,共8页虑到高压线架空高度较高(12米),防护架在高压线以下部分拟采用双排单立杆,当搭设高度高于高压线时采用单排单立杆加斜撑的形式进行搭设(具体详见防护架侧立面搭设示意图),杉槁架体搭设纵距为1.5米,步距为1.8米,如此搭设即节省材料亦能起到较好防护作用且能保证架体安全稳定。工人生活区出入口处采用底部为安全通道,上部为单排单立杆的杉槁架的方式进行防护,以避免阻碍进出口通道(具体搭设方式及尺寸详见附图)。图-01高压线防护架基础做法(2)塔吊控制:塔吊旋转半径加限位,操作人员严格控制使用半径,每天对操作的塔吊司机和塔吊地面指挥人员上班前要进行专项交底,增强操作人员思想意识,确保施工期间高压线不受干扰,保证安全。高压线防护架应由专业人员搭设,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并在醒目的位置张贴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三、施工安排1、工期安排北京城建集团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第4页,共8页为确保行人和塔吊吊卸时高压线的安全,高压线防护架子应及时搭设。(1)搭设日期:2011年3月18日至3月25日;(2)防护日期:2001年3月25日至7月5日;(3)拆除时间:2011年7月6日至7月8日。2、施工组织及任务划分由项目部生产经理主管,项目部专职安全员组织劳务公司架子班组搭设防护架。在架设防护设施时,项目部临时用电电工、安全员及架子组长必须在现场旁站监督施工。3、高压线防护架形式选择根据防护架子搭设的目的及安全生产的施工要求,靠近高压线的一侧采用绝缘材料杉槁进行阻挡,并保证不小于安全距离,且脚手架顶端高过高压线2.5m。工人生活区出入口处因场地狭小,且高压防护架占通道面积较大,因此采用安全通道与防护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搭设,下部为3米高4.5米宽的安全通道,上部为双排单立杆高压线防护架(详见附图A-A),其余部位均为采用杉槁进行搭设的双排单立杆防护架(详见附图B-B)。四、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架体材料:杉槁、脚手板、铅丝、阻燃密目网等。进场杉槁应无损坏及断裂现象,本工程杉槁以坚韧的圆木为准,杨木、桦木、柳木、椴木、油松和其他腐朽、折裂、枯节等木杆禁止使用,杆长为4~10M,其有效直径小头不小于北京城建集团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第5页,共8页80mm。绑扎材料以8~10#铅丝为准,且铅丝应回火后使用。脚手板以杉和松木板为准,其长度为2~4m,厚度为50mm,宽度为230~250mm,木板两头应用铅丝打箍,锈蚀、腐朽、劈裂、有活动节子、偏棱和变形的木板禁止使用。顶部安全平网:宽度不小于3M,长度不小于6m,网眼不大于100mm。必须用维纶、棉纶、尼龙等材料编织的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网,严禁使用损坏或腐朽的安全网、丙纶网等。基础材料:Q235等边角钢、M10×85膨胀螺栓、φ48钢管;搭设压线防护架主要材料计划表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杉槁小头直径≥80M7500铅丝8~10#Kg150阻燃密目网M2470脚手板M2150等边角钢Q235,50×5M80膨胀螺栓M10×85个200钢管φ48m1502、技术准备(1)了解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施工步骤;(2)熟悉防护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规程;(3)相关负责人向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3、人员准备(1)防护架施工设专业架子工长负责,对其安装、拆除、检查和围护设北京城建集团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第6页,共8页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确保防护架的搭设和使用符合设计要求;(2)配备体检合格并经《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规则》考核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架子工持证上岗进行施工;(3)劳动力配备搭设高压线防护架劳动力计划,见下表搭讪外电防护架劳动力计划表。工种架子工电工人数10人2人4、现场准备(1)对立杆立于基土的场地夯实平整、排水畅通,场地杂物清除干净;(2)搭设高度在8m以下时,竖立杆时就设专人监控,严防碰撞电线。架高在8m以上时,应提前与甲方接洽,协商供电局停电;(3)进行防护架的定位放线,通道位置确定。五、施工方法及要求1、搭设作业程序场地清理→定位放线→立杆地锚→支立杆搭设杉槁防护架→加剪刀撑并固定→拉揽线绳→挂彩旗→验收2、一般构造(1)基础:立杆基础固定做法详图-01。(2)杉槁防护架的搭设北京城建集团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第7页,共8页①搭设基本尺寸:立杆纵横距1.5m,步距为1.8m,防护架底部均设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底座为200mm,横扫地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剪刀撑沿架体外侧连续设置以增加整体稳定性,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水平杆应搭设在立杆里侧,搭设第一步水平杆时,必须检查立杆是否立正,搭设到四步时,必须搭设临时抛撑和临时剪刀撑,搭设水平杆时必须2~3人配合操作,由中间1人接杆、放平,由大头至小头顺序绑扎。②两杆的搭接,其有效长度不得小于1.5M,两杆的搭接处绑扎铅丝不应小于三道,杉槁的大头必须绑在十字交叉节点上,相邻两杆的大头搭接点必须错开,水平及斜向接杆,小头应压在大头之上。③大横杆应绑扎在立杆里侧,力求做到平直;两杆接头应置于立杆处,并使小头压在大头上。横杆最短应跨两立杆,搭接长度不小于2m,绑扎不少于三道。接头位置要上下里外错开,即同一步架里外两根大横杆的接头不得在同一跨内。④小横杆绑扎在大横杆上,靠立杆的绑扎在立杆上,两端生出不少于300mm。⑤架体搭设过程中,剪刀撑要同时跟上,且应与立杆和水平横杆之间绑扎牢固。遇有两杆交叉必须绑扣,杉槁上的铅丝口不得过松过紧,应使四根铅丝敷实均匀受力,拧扣以一扣半为宜,并将铅丝扣末端紧贴在杉槁外皮,不得外翘。六、安全要求1、搭设架子前应对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定支搭方法,明确分北京城建集团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第8页,共8页工,作业前安全管理人员应对作业班组所用的料具、防护用具进行检查,确认其安全可靠程度。2、架子工在2M以上高度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和以绑好的架体绑扎牢固,不得挂在铅丝扣或其他不牢固的地方,不得“走过档”。3、在架子上操作应注意力集中,不得在架子上打闹和玩笑,休息时应下架,不得酒后上班。4、遇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5、在递杆和拔杆时,上下操作人员应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拔杆人员应注意不能碰撞上面人员和已绑好的架子,下方人员应在上方人员接稳杆子的情况下才能松手。所有的架子,经过大风、大雨后要进行检查,如发现下沉、倾斜,松扣时要及时的修复。
本文标题: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20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1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