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免疫调节说课比赛课件正式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4节免疫调节崇阳县众望高中任培勇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四.教学反思说课流程一.说教材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这一节分两个课时,我今天的说课程内容是第一课时。2.本课地位:本课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是本章乃至整册书的重点和难点。免疫调节在高考考纲中要求为Ⅱ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3.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4.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1教材地位和重难点东2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免疫学的知识基础,知道人体的三道防线,初步了解免疫的功能。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免疫学应用方面缺乏认识。情感基础:免疫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正好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免疫知识的渴望。能力基础:高中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一.说教材一.说教材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教学目标2能力目标:(1)利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资料分析和动画演示,发展归纳比较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运用构建概念图的方法来概括总结生物学核心知识的能力。(2)通过问题引导、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能力。3情感目标:(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通过细胞免疫的角色扮演活动和生生互动过程,体验学习生物科学的乐趣,初步形成敢于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目标二.说教法、学法直观教学法问题导学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比较法活动模拟法构建概念图1教法2学法指导三.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设疑激趣(3分钟)攻克重难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归纳总结、反馈运用(7分钟)(28分钟)(7分钟)自主学习:非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设疑1通过观看“泡泡男孩”视频,设疑:我们时刻被病原体包围着能够安然无恙,为何他一出生就必须生活在无菌的泡泡房里?走近美国天使男孩:只能活在塑料泡泡房里(图)1创设情境,设疑导入三.说教学过程艾滋病人腿部的疱疹,这是艾滋病发病的标志之一儿子在给艾滋病晚期的病人喂食设疑2、艾滋病号称人类健康第三大杀手,人们“谈艾色变”,为什么艾滋病毒比其他病毒更可怕?通过设计上述2个情景问题,教师不急于回答,设置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此过渡:“要解释上述问题,必须从免疫系统说起”。教学设计:学生回答导学案上的预习问题:免疫系统的组成?由于该部分内容初中已学,所以教师辅以图片让学生复习一下即可)-----培养学生自学和归纳能力。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知识点二:人体3道防线教学设计:通过flash动画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强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泡泡男孩”问题出在哪道防线?由此引出特异性免疫。三.说教学过程2自主学习Ⅰ胸腺脾脏胸腺淋巴结淋巴结骨髓扁桃体人体内的免疫器官归纳: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2免疫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吞噬细胞: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思考: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是什么关系?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属哪道防线?属哪种免疫?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哪道防线?属哪种免疫?知识点三:抗原和抗体的概念教学设计:设疑:第3道防线的作战武器和作战对象分别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看书,找出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写到导学案上。教师则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吃母乳长大的孩子为何不容易生病?被蛇咬了为何要带上打死的蛇?2自主学习Ⅱ知识点四:体液免疫第二步:动画演示、教师精讲第三步:填图游戏、归纳流程3攻克重难点Ⅰ三.说教学过程第一步:问题探讨、合作讨论第一步:问题探讨自学与讨论:1.参与体液免疫的“作战部队”---免疫细胞依次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体液免疫示意图淋巴因子2、在此过程中免疫活性物质有哪些?各起了什么作用?3、体液免疫中,抗原刺激抗体产生有几条途径?试画出这几条途径(讨论)……第一步:问题探讨自学与讨论:4、出过水痘的个体以后不会再出水痘,主要与哪一种细胞有关?出过水痘的人还会感染其他传染病,体现了抗体的什么特性?体液免疫示意图淋巴因子5、“一次预防,终身免疫”对不对?为什么?……第三步:填图游戏填图练习:体液免疫抗原T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B细胞抗原--抗体抗原吞噬细胞直接刺激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二次免疫抗体特异性结合并消灭抗原,然后由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淋巴因子用文字或箭头表示体液免疫的过程(导学案)第三步:归纳流程知识点五:细胞免疫过渡:当抗原已经“躲进”细胞,存在于细胞外液的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怎么办呢?第一步:动画演示、教师精讲第二步:学生归纳细胞免疫流程图第三步: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攻克重难点Ⅱ三.说教学过程第二步:归纳流程抗原吞噬细胞直接刺激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二次免疫入侵的宿主细胞释放抗原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相应的抗体体液免疫第三步: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图细胞免疫图用文字归纳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作用方式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1.区别:2.联系:用构建概念图的形式表示人体的防线与病原体作战,并最终将其消灭的过程。关键词: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不针对特定病原体)(后天形成、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三道防线归纳总结反馈运用反馈运用1、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A、抗体B、抗原C、淋巴因子D、溶菌酶E、淋巴细胞2、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不包括()A、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C、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D、唾液中的溶菌酶和胃液中的盐酸ACD一、基础巩固D3.图示为人体体液免疫图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③为浆细胞B.细胞④产生的物质为抗体C.细胞④为靶细胞D.该图解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细胞③B1.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第道防线受到损伤,造成免疫能力减弱。2.某大学教授,担心他儿子患病,十分注重小孩的个人卫生,小孩用的餐具,玩具,衣裤通通都是高压灭菌处理,然而上学时,他儿子却比其他同学更容易患病。此小孩的能力与其他同学都差不多,而能力比较弱。3.如果太爱干净,使我们无法经常接受抗原的刺激,因而体内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对较少,抵抗力也就较弱。一非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抗体二、联系生活实际:※4.课后探究问题:如何增强免疫力?(查资料…)四.教学反思(1)本课通过设置问题串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分组合作学习,实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通过阅读、分组讨论、师生互动、文字归纳、填图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以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2)直观教学法的使用提高了教学效果。(3)多媒体与导学案的结合使用,提高了课堂效率。1交流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内容多,如果讨论、争论、归纳、互动等时间没有控制好,可能教学任务不会完成。因此,我在普通班做了另一种尝试: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第一课时讲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第二课时再专门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这样时间上更好把握。2困惑(2)对于本课的难点,我在另一个重点班采用另外一种方法突破,让学生进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角色扮演活动。情景剧表演兴趣小组课前准备,课堂表演后,其他同学讨论、质疑、及演板归纳流程。
本文标题:免疫调节说课比赛课件正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3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