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在英语学习中,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本文旨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就“家庭价值观”进行分析和对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权的解放,而“家庭价值观”作为一个新名词,成为了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等一些专业学者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成为教师和家长关心的话题。字典对“家”的解释是:一个人的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人的统称;父母及其未婚子女共同生活的统称;同一个人的后代。“价值观”的解释为:特定群组的人就某方面价值重要性想的共同认知和准则。因此“家庭价值观”就意味着:共同生活在同个家庭中的人接受、遵守的,一系列对社会、生活以及道德等方面的准则,这种准则是逐渐形成的。家庭作为最基本的单元和社会群体,普遍存在。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环境,不同地域的家庭也有不同的特点。当人们谈及“家庭价值观”,总是将其与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社会的变迁深深影响着其环境下家庭价值观的形成。每个社会环境都有其特定的统一的“家庭价值观”体系,在这里我们将以中国和美国为例来进行介绍和对比。所包含的内容包括了“中国家庭价值观”和“美国家庭价值观”的概述、他们如何形成、两者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以及对彼此的影响作用。1.中国家庭价值观。中国近年来加强了与世界的交流,而中国的人类文明以及中国家庭也逐渐被世人了解。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他们独特的家庭价值观体系,他们将家庭和家人放在第一位,重视整个家庭的联系,共同生活的感受,我们把这叫做“家庭主义”。中国的谚语说:“家和万事兴”、“无家不国”,中国人把“家庭”看得比他们生命中其他东西更重要。“家”不仅仅是一个住所,还意味着亲密的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归属。现如今,人们依然信奉和重视那些自古流传的思想。如,长者为尊:一个家庭里,任何年长者都是老师,年轻人的不听从则是对年长者的不礼貌;追求幸福平静、与世无争的生活:每个人都追求平静、愉快和健康的生活状态,同时不攻击他人让他人难堪,时常宽容;守规守距:在古代,规是画圆的工具,矩是画直角或方形的尺,现在经常指标准、法则或道德等;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规矩,严格要求自己。家族观念强:中国人对家庭的责任心非常强。每个人都为了维持整个家庭的顺利运转而努力,以发展为更大的家庭为荣耀。而后代在诞生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肩负让家庭更加繁盛的重任。2.中国家庭价值观的形成。(1)远古时代。远古时候的中国人居住在黄河岸边,自然环境使得人们要在群体合作才能够地域洪水灾害和发展农业,这种以协作为基本形式的初始文明社会形成。尽管之后人们各自组成了独立的家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依然不能够以家庭为单位独立劳作。劳作所得的成果属于整个家庭,一个家庭的命运就是每个成员的命运。为何中国人将家庭放在第一位?主要有三个原因:①个体私有的经济形式决定了家庭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基本单位,将自己与家庭分离是无法存活的同时家庭提供成员的生活来源。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大多数社会活动都被限制在家庭范围,对于这个时候的人们来讲,家庭几乎是他们的全部。③家是一个人情感和精神的支柱。庞大的家族关系给家庭成员带来的是巨大的能量,当一个人活得成就时,来自于家人的支持和夸赞直接带给其巨大的愉悦感。(2)儒家思想对中国家庭价值观的影响。中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其神秘且多元的文化。在诸多的伟大思想中,儒家思想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和沉淀,在生活、政治、教育还是个人行为准则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应该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里随处都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影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在其50岁的时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私人教师,致力于传播良好的道德行为理论,并教导了众多徒弟,而他的这些徒弟在他死后将他的思想记载下来,成为了现在我们熟知的伟大人生哲理。当时的政府在他死后给予了他至高的荣誉和评价,而他的戒律和准则在公元前210年的时候被载入了法律。他的思想的精髓可以归结成一个字“仁”。最接近这个“仁”字的含义应该就是“社会道德”。“仁”对于社会的和谐和平静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现代中国人将这样的思想叫做“黄金法则”,常用的表达为:“子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要以仁慈来回报别人对我的伤害”。儒家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整个的社会价值观,同时为政治和学术提供了文化背景。儒家道德思想包含了“义”、“礼”、“智”、“信”、“孝”。当拥有了所有这些品德,就被称为“君子”。上述这些道德准则在整个国家的道德系统形成过程中骑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家长常会告诫年轻人要尊重长者,他们认为长者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要孝顺长者,尤指父母。1.美国家庭价值观。美国人继承了欧洲的文化传统,同时受到其传统信仰(新教或基督新教)的影响,再加上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美国家庭价值观。美国人没有“四世同堂”的家族理念,也没有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顺从的概念,他们创造了与亚洲欧洲国家不同的一套家庭价值观。可以总结为:独立、个体权力和平等。独立:每个成员都有权利自己做选择,家庭成员不相互控制,独立自主;个体权力:美国人有着强烈的权利意识,每个家庭成员以自己为重心,没有人可以干涉约会对象、居住地点、结婚时间、工作类型等;平等:平等关系到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即每个人都有生存、自由和快乐的权利,美国人认为权利和机会的不平等不同于物质资料的不平等,他们所强调的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享有其他人享有的利益和特权。2.美国家庭价值观的形成。赵靖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本文首先分别陈述了中国家庭价值观和美国家庭价值观的基本概况,同时对于两国家庭价值观的形成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包含了两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渊源、家庭组成、生活习惯、家庭教育、个人主义和家庭(集体)主义概念的阐述等,比较了两种家庭价值观。家庭价值观儒家思想家庭主义个人主义家庭教育(1)早期的文化影响。美国人大多由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移民至北美洲,同时也带去了资本主义萌芽。他们极度渴望摒弃压制,渴望自由平等,传统的欧洲世袭家庭系统没有成长土壤,取而代之,财富渐渐成为个体和家庭发展的标准,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主宰的时代不再有。(2)基督新教。美国人沿袭了传统的基督教家庭价值观,同时发展了基督新教。新教的思想着重强调人应该通过他的信念与上帝取得联系,每个人的信念是拯救他自己的唯一途径。该思想深刻影响着以个体发展为重心,从而形成了独立、自由和平等为主的家庭价值观体系的形成。(3)新移民。新北美人分批抵达新大陆,他们大多数人都与远在欧洲的家人分离,因此与家人团聚成为渴望,尽管往往失败。没有家庭的依靠,一段时间后他们习惯了和家人分离。新大陆的家庭缺乏稳定性,无论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各种疾病的袭击都大大影响着他们的寿命,三世同堂的状况鲜有存在。另外,新大陆广阔的土地和稀少的劳动力,女性也成为主要劳动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她们的社会地位。与欧洲相比,美国的女性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平等,以及更多说话的权利,在教育条件和经济收入方面也优于其他国家的女性。(4)政权意识。根据《独立宣言》,所有人生来平等,拥有生命、自由和快乐的权利。这对其家庭价值观也有非凡的影响。在北美殖民时代,人们就已经有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的意识。新教徒认为,婚姻即契约,夫妻的利益平等,妻子对于其财产、尊严和人权享有足够话语权。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高于其他国家。美国独立后,人们坚信爱才是婚姻的基础,家庭背景、财富和社会地位才在其次。(5)圣经。根据《圣经》,家庭是由上帝创造,丈夫和妻子是由上帝安排结合,父母只作为一个媒介来听从上帝的旨意。圣经中许多故事,并没有明确提出赡养父母这样的观念,而更强调个人。在“诺亚方舟”的故事中,当诺亚与其儿子们争吵,诺亚决定与他的儿子们分开,儿子们在另外的地方独立并且开始新家庭。当孩子不愿意遵从家长,他们可以选择独立。洪水过去,诺亚并未想要回到他的家乡而是选择了新的地方定居也暗示了归祖和家乡在西方国家并非有中国人观念中的那般重要。1.家庭成员规模和生活习惯。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也会导致价值观不同的因素。旧时传统的中国家庭由三到四代共同生活在一起。当儿子结婚,儿媳则则然而然搬入这个大家庭。男性是家庭来源的主要劳动力,而女性则负责家务事和抚养后代。今天的中国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划生育”之后,家庭成员通常由一对父母和他们的一至两个未婚子女组成。尽管如此,在生活习惯和道德准则方面,依然保留了很多传统,如听从长辈、赡养父母等。典型美国家庭由一对父母和他们的未婚子女组成,平均为两个子女。丈夫依旧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劳动力,妻子可以拥有工作,而在生育后成为专职主妇也不在少数。孩子有时在课余时间兼职赚取一些零花钱。近年,平均家庭人口数由3.1将为2.5。家庭人口数量的减少也反应出老龄化和单亲家庭的现象。2、中国家庭主义和美国个人主义。根据上述内容,中国人以家庭为中心,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美国人更强调个体。首先,从姓名来看,中国人将姓放于名之前,表示个人身份地位的称谓放于姓后,家重于个人,例如王教授;而美国人将姓放于名后,表示个人身份地位的称谓放于姓前,强调个体,例如ProfessorMichael。其次,婚姻观念。美国人追求真爱和诚实,因此往往离婚仅仅是因为不爱了;中国人则重视家庭的完整性。他们认为离婚是解决家庭问题的最后一个方法。而即使感情不在,夫妻双方也有责任为了后代而保持家庭的完整和和谐。如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婚姻方面,美国人更注重个体的感受,而中国人则更注重整个家庭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家庭主义和个人主义。3.教育。如我们所了解的一样,家庭是启蒙教育,也是一个孩子整个人生教育的关键。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身心的发展。中国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和孩子“不平等”的关系根生地固。顺从,尊重,以家庭为重,以及儒家思想中的孝顺成为了家长教育孩子的主要内容。而“辛苦抚养”和“尽心赡养”经常被紧密联系。“成为更优秀的人不仅是为了自己,更为了父母”这样的观念深深刻在孩子的脑中,他们更有对家庭和家长的责任感。美国人是理性家,在家庭关系中,家庭成员依照事情的缘由,理性客观的处理事情。大部分美国父母认为抚养孩子是公民义务的一部分,家庭教育则重于个人利益和整个家庭的其他。而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成为适应社会的人,而开拓实践精神也铭刻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家长通常鼓励孩子创新,最大可能的发挥想象力,教授他们如何独立生活并强调个人发展。实践经验被认为是孩子成长的最珍贵财富。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美国的孩子通常积极、勇敢善于交际。不同价值观形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正如我们前面所讨论的,中国家庭价值观体系是伴随着中国文化发展进程而形成的。一些传统的中国文化如儒家思想等对中国家庭的影响随处可见。同样,《圣经》、移民运动以及基督新教的思想为提供了美国家庭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对家庭成员、生活习惯、家庭教育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家庭和美国家庭各自的独特之处。家庭教育部分的对比,有利于中美家庭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信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两国的家庭价值观体系一定会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1]王逢鑫,2004年,《英语文化》,(Englishculture),北京大学出版社[2]来安方,2002年,《英美概况》,(AnintroductiontoBritainandAmerican),河南人民出版社[3]王佐良、祝珏、李品伟、高厚坤,《欧洲文化入门》,(EuropeanCulture:AnIntroductionEssentialsofBritishandAmerica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王成,2006年,《世界文化》,第六期[5]李桂梅,2005《略论中西家庭伦理精神》(ABriefStatementontheFamilyEthicalSpiritofChinaandWesternNations),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ournalsocialscienceofHuNanNormaluniversity)2005Vol.34No.2P.20-23[6]缪建东,1999年,《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美家庭价值观对比作者:赵
本文标题:中美家庭价值观对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77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