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山东积极推进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山东东营市以农业信息化为强大引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2011-07-05信息来源:中国农业部【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有力手段,是政府有效管理农业的重要途径。为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近年来,在山东省农业厅和东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营市农业局紧紧围绕“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信息化在农业农村各领域的建设与应用,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新跨越。东营市先后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全国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和首家“全国农村信息化试点城市”,并在东营市召开了“全国城市信息化现场会”总结推广“数字东营”建设典型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将东营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列入国情调研课题,组成调研组赴我市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推广我市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经验。一、夯实基础,搭建规范高效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政策平台推进信息化建设,各级领导重视最关键。东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将农业农村信息化作为“数字东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推进,从机构建设、规划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抓紧抓好,夯实基础促发展。一是统一管理,理顺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体制。在去年机构改革中,市委、市政府批准农业局专门设立了农业信息化科,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各县区农业局、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都明确了农业信息化工作职责科室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各行政村配备了信息管理员,市里统一为县区、乡镇农业信息管理服务机构配备了电脑等信息化设备,农业信息化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形成了“上下呼应”的四级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运行轨道。二是统一规划,统一考核。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根据《数字东营整体规划》,专门制定了《农村信息化专项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意见》等多项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规定,建立健全了促进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连续5年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考核,并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列入重点考核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三是统一建设,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深入实施“数字东营”、“村村通工程”建设。全市累计投资近亿元用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建成了大容量、高效率、覆盖城乡的高速光纤传输网络和移动网络,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宽带和村村通光纤。对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项目全部实行统一招标、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项目效益。四是培养人才,优化队伍。搞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人才是保障。积极争取智力支持,同国家、省等多家信息化科研机构和有关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邀请有关专家对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专项规划和项目设计、实施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对市、县、乡、村各级信息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信息化政策和技术培训,在全市建设了一支1800多人的素质高、业务精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二、整合资源,搭建统一高效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支撑平台按照“整合资源、开发资源、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积极搭建服务全市“三农”事业的信息化支撑平台。一是搭建了全市统一的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以“一网四平台”为重点建设内容的黄河三角洲(东营)高效生态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已开通运行并取得良好成效。一网,即黄河三角洲(东营)高效生态农业信息网;四平台,即信息管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互动服务平台、数据库平台。黄河三角洲(东营)高效生态农业信息网开设了政务公开、东营农情、互动服务、商务服务四大版块,包括53个一级栏目和123个二级栏目,内容涵盖农业政策、技术、信息、市场、服务等多个方面,实现了高效生态农业的全面展示和对全市农民群众的互动服务。农民通过信息网可以获得丰富的农业政策和市场信息,通过互动栏目还可以获得有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等服务。信息网自去年8月开通以来,访问量已超过100万次。应用支撑平台已完成开发并开通运行了“主要农作物动态分布图”等8个系统,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机关建设水平,东营市农业局自去年开始大力加强机关信息化建设,“网上办公”规范有序、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有效整合了全市涉农信息资源。通过实施“一乡一站”、“一村一页”上网工程,全市所有乡镇健全了网站,1775个行政村发布了村级网站,构建了“黄河口·新农村”网站群,实现了数字地图导航,公众可以便捷直观的访问全市所有村镇。全市涉农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共用。建成了新型农民网络互动课堂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水利资源数据库、农业专家数据库、经营管理数据库、农业科技成果数据库、农业龙头企业数据库、百万亩耕地养分普查数据库、自然灾害数据库等九大农业数据库,实现了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应用。三、示范推广,搭建务实高效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平台信息化重点在应用,难点在推广。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推进全市高效生态农业中的“加速器”和“倍增器”作用,我市不断加大农业农村信息化适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力度,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一)大力推进“信息化示范村”和“百村示范、万户上网”工程建设。东营市提出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以建设50个“信息化示范村”为突破口,抓示范找路子,从而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结合50个示范村各自特点,建设了各具特色的互联网村、无线网村、数字电视村、平安监控村、典型应用村等,为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信息化示范村”的建设经验得到国家科技部领导和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今年,该市正在实施的“百村示范、万户上网”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农业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主要是在全市确定100家基础条件较好、不同类型的行政村进行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示范,目前工程进展顺利。(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三农”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是“现代农村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应用效益显著。东营市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现代农村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的实施工作,该项目围绕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建立了农村基层管理信息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产品流通信息化等应用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研究范围覆盖7个动植物种类,示范面积20万亩,辐射推广160万亩,受益农民达50万人。二是各县区农业农村信息化齐头并进、各具特色。东营区、广饶县的农村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村治安的跟踪监控和定时查询,提高了农村治安管理水平,为农村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手段。利津县建设了中国利农网和利农信息服务超市,成为全国“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县”。三是各类农业生产信息化系统建成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市土地流转系统实现了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发布和流转情况统计,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农作物动态分布图系统通过地图形象地展示了全市主要农作物分布情况。测土配方系统对全市500个监测点的土壤养分、水分的情况在地图上进行了直观展示,指导农民根据测土配方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农业生产。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实现了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网上诊断,为农户提供科学防治方案。新型农民网络互动课堂系统实现了视频点播、网络互动教学、教学管理和在线考试等功能,为农民科技培训和农广校教学提供了信息化平台。地下水位、雨情、旱情自动监测系统已经覆盖全市,为全市的抗旱、地下水测报工作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数据。动物防疫监管系统监控终端已覆盖全市所有乡镇,为疫病控制提供决策依据。(三)大力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依托城域网,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的场地、设备和人员等资源,建设了新农村村务管理系统,通过触摸屏等多种方式,实现了人口、计生、党群、资源、社保、经营管理、公共事务、财务管理等的信息处理和村务公开。该系统的开通运行,满足了新农村建设的管理和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村务管理水平。农业信息化工作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农业部门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工作。下一步,东营市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地市先进经验,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务求实效,不断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实现新突破。山东省禹城市建设农业信息化高速路扫描2010-06-0116:07:05来源:德州新闻网-德州日报“哪片地施什么肥,哪片地浇多少水,粮食收获了卖到哪里最赚钱,我们心里都有数。现在,只要轻轻一点,就能通过农用信息机得到各种信息指导。”5月15日,山东省禹城市乐农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袁兴波在为笔者现场演示无线致富宝农用信息机的使用方法时说。袁兴波说的无线致富宝农用信息机外观类似普通的家用DVD,在屏幕菜单上设有政策法规、农经要闻、市场行情、供求信息等栏目,内容通过中科院农业信息服务中心数据库,可随时自动更新,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各类农业信息,操作简便易学,每月信息费只要5元钱,电脑和手机信息终端同样可以定制下载信息。乐农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禹城市6个农业信息服务示范点之一。由于所在农村社区人均地亩数较大、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多,该种植合作社应运而生,已发展社员350人,种植面积达1200余亩,拥有大型农用机械68台,采用灌溉计量化、农业机械中型化、防虫生态化等科学种植新技术。随着该合作社规模的不断壮大,收获时节常遭遇“卖难”,市场行情、供求信息等信息匮乏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去年,借助中科院驻禹工作站专家帮扶指导,禹城市引进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运用网络通讯、遥感监测、地理信息、卫星定位、智能推理、异构融合等多种现代高新技术,以无线农业信息机、手机和电脑为信息发布终端载体,为农民提供即时信息服务,解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今年,禹城市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重在应用,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原则,根据农业主导产业布局,以粮食、蔬菜、畜牧3个产业为重点,针对不同需求,在全市筛选了部分涉农部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运销大户为示范点。在每个示范点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员制度,采取社员或村民自由结合的形式,每10户推选1名农业信息员,由信息员每天或定期收发农业信息,及时为社员传递农业信息。同时,组织农业、畜牧、农机等涉农部门开通农业信息网、畜牧兽医网、农业墒情自动检测网,建成农业信息专家网上互动平台。伦镇城子坡社区粮食运销大户袁俊春,利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随时了解和掌握禹城周边省市粮食市场行情,以最高价格运销粮食150多万公斤,盈利5万余元。(崔珠峰赵帅张钰琳许咏新)山东禹城农业信息化建设进村入户发布时间:2011-05-2510:05:58本报讯近日,“渤海粮仓与资源节约型高效农业战略高峰论坛”在山东省禹城市举办,无线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推广,加快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全面进村入户的步伐。近年来,禹城市大力实施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项目,不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全市粮食总产实现“八连增”,成为全国第一个整建制吨粮市。在深入推进种植新模式、新技术的过程中,禹城市着重推广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户通过使用无线信息机,能够快捷准确地了解和应用精准耕作、生物防治、配方施肥等新技术,让农业生产变得更有“智慧”。目前,禹城市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达4万余亩,绿色无公害品牌达到24个,新增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机械耕作成本均降40%,节省燃油50%,农田灌溉用水量均减20%、节肥2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0%,节省农药30%-50%。据了解,中国科学院禹城试验站通过埋在地下的传感器对土壤数据进行采集,经过中国移动网络传送到信息处理中心,待分析出土壤水分和养分指标,形成农
本文标题:山东积极推进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0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