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解说词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解说词(第1--10集)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第1集乌托邦岛【开片词】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从今天开始播出的这部系列片,将向您展示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只有全面系统地认识历史,才能更好的把握现在,把握未来;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强盛之路,人民幸福之路……【解说】大约在500年前,有一位水手,扬帆出海,去寻找一座传说中的岛屿。他听说,在那个两头窄,中间宽的新月型海岛上,那里全部财富为大家共有,没有私有财产,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堕落和罪恶。这位水手找了三天三夜,差点被巨浪吞没,最终也没能找到这座海岛。【主持人】宁晓川在人类智慧和思想的海洋上,有许多哲人像这位水手一样扬帆起航,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中国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无不在苦苦找寻着人类的完美世界。那位水手所寻找的海岛,名叫乌托邦,1516年,它出现在一本名叫《乌托邦》的书中。水手之所以相信了这篇虚构的游记,是因为他不懂希腊文,在希腊文里,“乌托邦”是指一个子虚乌有的地方。这本书的作者是托马斯·莫尔。(推出片名——第一集《乌托邦岛》)【解说】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霍尔拜为莫尔绘制的油画肖像。1478年,莫尔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贵族家庭。14岁时,莫尔来到牛津大学深造。当时的牛津大学,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中心。那个时代,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刚刚用帆船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哥白尼正在书斋中论证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同时在世,人的肉体的热量和活力正从神祗的禁锢中释放出来。莫尔如饥似渴地阅读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他最喜爱的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很快,年轻的莫尔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律师和国会议员,因为他刚直不阿、主持正义,无权无势的平民遇人欺负,都爱找莫尔律师。【主持人】宁晓川在为平民打官司的过程中,莫尔敏锐地觉察到一种前所未见的压迫。这种压迫,来势汹汹,虽然与温顺的绵羊有关,却格外暴虐蛮横……【解说】这里是英国著名港口朴茨茅斯。1485年,英国国王亨利七世在这里建造了英国的第一个干船坞。地理大发现所带来的新航道、新陆地和新市场,催生了新兴资产阶级,也催生了他们殖民贸易与市场扩张的贪婪欲望。【主持人】宁晓川也就是从这时起,人们注意到两个以“S”打头的英文字母成了英国历史中的“关键词”。一个是SHIP,就是“船只”,另一个是SHEEP,就是“羊”。【解说】羊毛,是英国的特产。随着国际间贸易的不断扩大,英国的羊毛制品,出口销路极好。英国的商业资本开始活跃起来,大贵族、大商人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和财富,把耕地一片接一片地圈起来,变作养羊的牧场。一时间,在英国到处可以看到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分成一块块的草地。成千上万的农民被暴力赶出自己的家园,他们四处流浪,要么饿死,要么成了盗匪或乞丐,更多的沦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有名的“圈地运动”。“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这是莫尔在《乌托邦》中写下的一段话。“羊吃人”由此而来。马克思指出,圈地运动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莫尔开始寻找社会罪恶的根源,但他暂时还找不出答案。莫尔决心通过法律手段约束国王的权力,在国会大厅向旧制度开火,保护平民的利益。在一次国会会议上,莫尔挺身而出,带领其他议员否决了国王亨利七世提出的一项增税法案。亨利七世恼羞成怒,逼迫莫尔退出国会。【主持人】宁晓川莫尔从政治舞台上暂时隐退了,他去博览群书,潜心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后来,莫尔从各种描写美洲新大陆的游记中发现,尚处于原始公社阶段的美洲印第安人那种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生活资料的情景,正是他的向往。他相信自己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奥秘: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的私有制度。【解说】当时意大利著名航海家阿美利加的游记正在风靡整个欧洲,阿美利加在游记中说,他在巴西南纬18度的地方,留下了24个人,在那里永远安家落户。莫尔就假借这24个人中的一位航海家,假托一个叫做“乌托邦”的海岛,讲述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主持人】宁晓川《乌托邦》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莫尔借航海家之口断言,私有制是万恶的根源:“如果私有制度仍然保留下来,那末,大多数人类,并且是最优秀的人类,会永远被压在痛苦难逃的悲惨重负下。”【解说】在书的第二部分,他描绘了乌托邦这个与世隔绝的幸福海岛:财产公有是乌托邦的最大特点,物资取之不尽。家家户户可以免费领取所需要的东西,不受数量限制,却也从来没人多领。在乌托邦,所有的人都要参加劳动,并要学会至少一门手艺。每个城里人都先要去农村至少住满两年,以种田为业。这里实行六小时工作制,工作要服从社会需要。人们一起吃食堂。小孩儿必须上学接受知识与品德教育。乌托邦人没有贫富差距,鄙视金银,金银被用来做马桶与罪犯身上的枷锁。岛上人人平等,住房每隔10年抽签调换一次,人人自由进出。【嘉宾】中央党校教授赵曜他们当时反对私有制,提出财产共有,不叫公有制。财产公有既包括生产资料,也包括消费资料。它对私有制来说,是一个否定,是一个进步。但是,它并不科学。因为生活资料不能公有。【解说】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馆,这里收藏着莫尔的《乌托邦》第一版,目前世界上仅存五部。1516年,《乌托邦》带着墨香在比利时的卢万城问世了。《乌托邦》亦真亦幻的风格,立刻引爆了流行。有的人甚至能把全书的内容背下来。【主持人】宁晓川1534年,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成为英国最高宗教领袖,被捕入狱,在临刑前,莫尔与前来规劝他的诺福克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诺福克说:在英国,谁不服从国王,就没有好结果,我怕你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莫尔回答:我已经再三考虑了,自由的代价的确很高,但是,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不久,莫尔被处死。【解说】《乌托邦》出版380年后,1895年,严复在《天演论》中首次将“乌托邦”一词翻译成中文,并说“如是之国,古今之世,所未有也。”严复首创的汉译“乌托邦”一词,是音译与意译奇妙结合的典范。从那时起,乌托邦,开始被古老的东方社会所注释。【嘉宾】北京大学教授闫志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起点,以它的开山之作《乌托邦》为标志,到现在已有500年的历史。莫尔引发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乌托邦》从它问世以后的近五个世纪里,已经成为完美、空想、追求的代名词。正因为有了《乌托邦》,才有了后来活跃在美洲和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主持人】宁晓川下一集,我们将向您介绍另外一个人,他在黑暗中被囚禁了30多年,却用鹅毛笔为人类构建了一个充满光明的国度.。请看下集《太阳之城》第2集太阳之城【解说】1600年初春,一位32岁的青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监狱里听到了布鲁诺被执行火刑的消息。对于布鲁诺的事业,他并不陌生。他们都是教士,却都被教会视为异教徒和叛逆者,他们都渴望自由,却都被宗教裁判所长期囚禁和刑讯,他们都崇拜太阳,因为太阳是他们心中的光明和希望。所不同的是,布鲁诺死了,而他,还活着。【主持人】宁晓川托马斯·康帕内拉出生在阳光充足的意大利南部,但是从25岁开始,他便基本与阳光无缘,辗转于50余所监狱,时间长达30多年。在长年黑暗的囚禁和酷刑的折磨中,阳光对于康帕内拉来说,几乎成了奢侈品。也许,正因如此,康帕内拉在狱中写完的乌托邦式的著作,取名为《太阳城》。(推出片名——第二集《太阳之城》)【解说】康帕内拉的名字意为“鸣钟”,也许是巧合,他的名字,暗合了他一生的使命。十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处于宗教裁判所的重灾区,自由思想受到禁锢。尽管如此,康帕内拉所敲响的钟声,总是能与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产生共鸣。伽利略用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权威学说;画家卡拉瓦乔则坚持将流浪汉、渔夫和农民引入神圣的教堂。这些对时代抱有怀疑和批判精神的自由思想者,往往被视为异端。1585年的一个下午,在意大利南部科森萨市大教堂里,年仅17岁的康帕内拉,与一位教士进行了激烈辩论。教士断言,教会的经典著作里绝不会产生谬误。而康帕内拉反唇相讥:这么说,经书里曾经否定新大陆的存在,就能说哥伦布没有发现新大陆吗?台下顿时一片哗然,这种言论,当时分明已经是异教学说。【主持人】宁晓川这种言论当时分明已经被是异教学说。当场,一位老人感叹道:“这个青年一定会成为伟大的学者。”随即又补上了一句,“如果不是很快被处以火刑的话。”前一句预言,已经被历史所证实,而后一句,则险些成为康帕内拉一生的谶语。【解说】康帕内拉在21岁的时候,完成了第一部哲学著作《感官哲学》,反对权威崇拜,断言真正的权威是自然。从24岁开始,他因发表反宗教著作3次被捕,先后坐牢6年,1597年12月才获释。在康帕内拉眼中,意大利是一个罪恶的国度。在那不勒斯这个仅有7万人口的城市里,只有1万到1万5千人从事劳动。劳动者由于过度和不间断的劳动,以致缩短了寿命。而那些游手好闲之人,却终日无所事事,随处可见惊人的奢侈淫逸、高利贷盘剥。1527年,也就是康帕内拉出生之前的41年,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军队洗劫了罗马,造成重大损失。通常认为,文艺复兴就此终结。此后,当时只是一个地理名词的“意大利”处于西班牙与教会的双重黑暗统治之下。康帕内拉生活的年代正好处于这个时期。《太阳城》产生在文艺复兴的黄昏落日时节,是对光明的呼唤,是对一个新世界的呼唤。康帕内拉刚刚获释两年,就开始组织一场反对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1599年9月6日傍晚,因叛徒告密,康帕内拉在意大利南部被捕,他被西班牙士兵五花大绑地驮在骡马上,关进海滨的一个监狱里。从此,他开始了漫长的监狱生涯。【主持人】宁晓川思想者的理想动力,恰恰来自于挣脱黑暗的强烈渴望。透过监狱的铁窗和火刑堆的烟雾,康帕内拉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康帕内拉把囚禁他的监狱比作高加索山,把自己比作盗走神火的普罗米修斯。他要用太阳的火,烧掉人世间的一切罪孽和丑恶。他满怀激情地去描述一个没有私有财产和私有观念、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过着幸福生活的光明国度——《太阳城》。【解说】《太阳城》的故事来自于一位寺院招待所的护理员和一位来自热那亚的航海者的对话。全篇起始于护理员的一个问题:“请告诉我这次航海您所遇到的一切,可以吗?”在航海者的记忆中,他在赤道附近被土著人引领着来到太阳城。康帕内拉书中的太阳城位于广阔平原的一座小山上,直径为两英里多,圆周为七英里。整个城以山顶为圆心,一圈一圈地向山脚延伸,共有七圈。在这个城邦里,到处是巍峨壮丽的宫殿、美轮美奂的教堂,平坦整洁的街道,金碧辉煌的塔楼。在太阳城的制度设计中,最高统治者是司祭,叫做“太阳”,既是宗教领袖又是世俗领袖,他下面有三位领导人,分别是威力、智慧和爱。“威力”掌握和平与战争事务,“智慧”负责管理艺术家、手工业者和科学家,“爱”掌管生育事务,确保后代成为最优秀的人物。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分七层。但丁《神曲》中的炼狱按照基督教七宗罪分成七层,最上端的伊甸园中有通天之路。在太阳城的可见高度中,蕴含着种种不可见的高度。在这七层的设计中,包含着康帕内拉对于人类打破隔阂,走上大同之路的理想。【主持人】宁晓川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一句话:“太阳城的人民都是富人,但同时又是穷人。他们都是富人,因为大家公有一切;他们都是穷人,因为每个人都没有私有财产;他们使用一切财富,但又不为自己的财富所奴役。”【嘉宾
本文标题:《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解说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0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