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关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简析
关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简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态危机和资源危机日益严重,在建筑领域人类开始广泛发展绿色建筑,而相关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逐步的建立起来。本文通过分析绿色建筑标准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立及成果,谈谈自己对绿色建筑表针的意见和想法。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立,发展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increasinglyseriousecologicalcrisisandresourcescrisis,humansbegantowidelydevelopgreenconstructioninthefieldofconstruction,andtherelevantgreenbuildingevaluationstandardisgraduallyestablished.Inthisarticle,throughanalysisofthe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standardsinthecountriesallovertheworldandtheestablishmentofChina'sgreenbuildingevaluationstandardandtheresultsandtalkaboutmyopinionsandideasofgreenbuildingsomething.Keywords:Greenbuilding,Evaluationstandard,Establish,Progress绿色建筑的产生,是源于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生态危机和资源问题的深刻认识和自我反省。中国作为建筑业大国,被国际建筑界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作为耗能第一大户的建筑业,推进绿色建筑是近年来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环节。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新启动的一个工作就是绿色建筑,具体涉及3个概念:1、绿色施工,即施工现场如何做到少扬尘,少排放污水,少用建材等;2、绿色建筑,多用一些可再生能源,少用电,节能保温;3、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把房子的构件在厂里预制好了,现场去拼装。”我国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使用、拆除;——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目标:健康、适用、高效、和谐。对绿色建筑定义后,其在现实中的评价标准也逐步的建立,并不断的得到完善。1发达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其成效1.1发达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立上世纪九十年代,欧美及日本纷纷出台自己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如今已形成了各具特征的系统的设计理论和评估方法。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是由英国建筑研究组织(BRE)和一些私人部门的研究者最早在1990年共同制定的,至今BREEAM已经发行了多个版本,并对英国的新建办公建筑市场中25%到30%的建筑进行了评估。至2001年,BREEAM已经评估了超过500个建筑项目,成为各国类似研究领域的成果典范。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reenBuildingCouncil,USGBC)成立于1993年,1998年发布了能源与环境先导计划绿色建筑评价体系(The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GreenbuilBingRatingSystemTM,简称LEED)第一版本,并在2000年3月更新发布了它的2.0版本。目前LEED已经成为全美公认的高品质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的标准,并且通过开放性的、基于公众意见的流程来实现不断完善。2002年,日本建筑界推出了一套环境性能评价标准,称为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系统(CASBEE),以建筑物的室内环境、服务性能和地基内环境为分子,建筑物所耗的能源、资源、材料以及地基外环境为分母,其值越大,建筑综合环境性能越好。它试图评价建筑物在限定的环境性能下,通过措施降低环境负荷的效果。另外,许多国家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研究,例如加拿大的绿色地球(GreenGlobes)、荷兰的ECOQuantum、德国的ECO-PRO,法国的EQUER等。1.2发达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成效近年来,发达国家在节能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使其建筑能耗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例如1986年,英国政府制订了国家节能计划,采用新标准建造的住宅,能耗比传统住宅减少了75%。日本也是全世界推进节能较为先进的国家,从1973年至2003年,日本的单位GDP平均能源消费指数下降了37%。但正如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的那样,“节能与绿色建筑是两个概念”以上各项指标更多地来自于建筑节能措施的功效。由于目前真正的绿色建筑在各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数量较少,人们更倾向于以其自身的节能效果去衡量一座绿色建筑的成功与否。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瑞士再保险公司大楼为例,它比同等规模的传统办公大楼所消耗的能源要少50%。除了充分利用流动的空气外,该大楼还借助自然采光来照明,从而使大楼日常运行所需的电力减少了50%同时,英国在2003年建造了70幢办公大楼,占当年英国房屋建造总面积25%,全部达到了BREEAM规定的标准。而最近,一份对美国99幢绿色建筑的调查报告发现,这些建筑比同等规模的传统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平均要低30%左右。由此可见,绿色建筑是继建筑节能之后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理解与要求.,它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也是全世界建筑产业的发展趋势。2中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立、发展及成果2.1我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立从1986年颁布的《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我国展开了建筑节能措施的推广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1993到2003年间我国万美元GDP能耗由2613降到1017吨标准煤,在绿色建筑领域,我国于2003年8月出版了第一套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之后,2006年6月1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正式颁布实施。2007年11月,由建设部组织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正式启动,使中国告别了以国外标准来评价国内建筑的历史。《标准》中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这些指标基本涵盖了建筑节能的全部领域。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逐步完善,形成了适合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如:住宅、办公楼、商场、宾馆的评价标准;学校、医院、机场、车站等公共建筑的评价标准;还包括绿色建筑相关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能源管理体系等标准以及编制绿色建筑区域规划技术导则和标准体系等。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部门要研究制定基于实际用能状况,覆盖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建筑能耗限额,要会同工业和信息化、质检等部门完善绿色建材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建筑装修材料有害物限量标准,编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相关标准规范。2.2我国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成果我国的绿色建筑理念也是从节能理念延伸出来的。自2001年起,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就开始在全国推广绿色生态住宅示范项目,目前已建立36个生态住宅示范项目,遍及全国14个省、20个城市,总建筑面积约860万平方米,平均节能指标达58.1%,平均节水率达21.6%。2006年5月,中国首次制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确定60项战略发展项目,“绿色建筑”即为其中之一。同年10月,国家确定2006-2010年国民经济五年发展规划,“绿色建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见于其中。2008年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北京奥运村,就是在我国首个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的严格规范下设计、建设的。奥运村利用了再生材料钢渣做路基,大量节约了对自然砂石料的开采,保护了植被。村中运用了再生水系统,还设计了雨洪利用设施,预计年平均收集可用水6000m³。整个空调和供暖系统采用了水源热泵技术,比普通空调节电40%以上,可替代焦煤3600余吨,减排二氧化碳7200余吨.整个奥运村将比常规建筑节能83%。在普通民用建筑领域,2008年4月至7月,4个公建项目与2个住宅项目被评为国家第一批绿色建筑标识建筑。其中的2010上海世博会世贸中心项目,建筑节能率62.8%,52.1%的生活热水通过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非传统水源利用率61.3%;另一个通过评估的项目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研究中心办公楼,集成多种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节能率60%,64.5%的采暖空调耗能量采用可再生能源,非传统水源利用率60%。此外,在中国内地已有12个项目获得了美国LEED认证,另有八十余个项目进行了注册。3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完善3.1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首先,我国建筑业工作者对绿色建筑标准的认识不及普通民众对工业产品标准的认识程度。实践中经常见到,建筑项目决策者虽然也采纳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分析方法去考虑那些节能所节省出来的花费,但由此带来的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福利等社会成本的增加常常不能重视。根据建设部2006年的专项检查,符合最初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达到总项目的95.7%,到了施工阶段降至53.8%,新建建筑只有20%达到检验设计标准。其次,设计机制和程序还不适应新的标准。绿色建筑需要在方案前期就引入可持续整体综合理念,需要采暖、通风、采光、照明、材料等所谓辅助多工种提前参与,设计需要全新介入,因此从设计体制和设人员资质来讲,与绿色建筑标准的设计要求也还有一定的距离。第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由于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水准有待完善,造成实施中存在着“无可适从,不知所处”的问题,加之实施绿色建筑标准还未得到各级政府强有力的推动,造成执行力弱。以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例,2005年建设部调查显示,全国新建建筑只有15%-20%执行了这个标准。因此,强化我国绿色建筑标准的贯彻落实是当务之急。3.2加快发展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一、我国亟需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完善的法规制度,与国际接轨。虽然中国绿色建筑的行业法规已经公布,绿色建筑标准从无到有,但标准体系结构简单,指标代表性不强,释义缺乏清晰,主副指标相宜,梯度合理。应配备详细的指导手册,易于公众理解。第二、加强标准的公平性、透明性与开放性。以英国BREEAM为例,为了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它采用了一个相当透明、开放和比较简单的评估架构。所有的“评估条款”分别归类于不同的环境表现类别,这样根据实践情况变化对其进行修改时,可以较为容易地增减评估条款。为保证评估的质量,BRE从1998年开始培训并签发执照给BREEAM评估人及指定评估机构。这个做法保证了BREEAM评估的可靠性。再如美国LEED,它采用三方核证制度以保证评价质量,开发商、认证商及USGBC相互合作,同时又存在监督和制约关系,保证了评价过程的认真负责和公正公平。第三、对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强调。建筑物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运营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一个全生命周期。关注建筑物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节能和环保的影响,要求从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影响最低,运营阶段能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活动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结语对于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国来说,抛开国情与优良的传统文化去设定建筑评价标准是不明智的。而从当前世界建筑思潮的演变来看,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研究怎样从技术角度或地域文化角度来对现代建筑“千人一面”的缺陷进行超越,因此绿色建筑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策略,更是文化层面上对当今时代的反映。在我们一味强调利用新技术新科技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各地区传统建筑的选址方法、构筑方式以及节能手段的调查和总结,这些技术通常与实际生
本文标题:关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简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22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