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硬母线安装作业指导书
硬母线安装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作业指导书规范硬母线安装的全过程,规定硬母线安装全过程的要求和质量标准。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变电所、分区所、配电所等硬母线的安装施工2安装步骤1、劳动组织表1序号作业组单位数量备注1施工负责人2加工组3安装组4油漆组2、机工具表2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硬母线煨弯机2台钻3台钳4钢卷尺5直角尺6线坠7木锤8手锤9平锉10圆锉11手工钢锯12扭矩扳手13大梯子14人字梯3、材料表3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硬铝母线LMY—50×5m10续表3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2镀锌螺栓带帽M12×35套83电力脂Kg0.054磁漆黄、绿Kg0.165汽油Kg0.066清油Kg0.057钢锯条根18扁油刷40把2注:本表所列各项材料用量均以规格为-50×5mm,长度为10m的硬母线为依据。二、操作程序1、工序流程图施工准备测量下料煨弯接触面加工钻孔主母线安装分支母线安装图1硬母线安装工序流程图2、操作要领(1)施工准备:①检查与硬母线安装有关的其它工程项目是否已全部完成,并对设备易损部位做好防护措施。②在安装现场搭设临时工作台,安装硬母线煨弯机、台钻等工、机具。(2)测量下料煨弯:硬母线的测量、下料、煨弯等项工作,均按主母线、分支母线、设备连接线的顺序依次进行,以减少材料消耗。①测量主母线直线部分的长度,根据测量结果合理选配各种不同制造长度的硬母线,搭配成满足使用要求的长度。②测量主母线平弯、立弯的位置及尺寸,并做好记录。③标定各段母线连接尺寸及煨弯位置的起始点。④按硬母线规格选用与其弯曲半径相对应的模具进行煨弯。⑤精确测定各段母线在连接后实际达到的长度,如与测量尺寸相符,即可将多余长度或预留裕度切除。⑥主母线安装就位后,再依上述程序进行分支母线或设备连接线的测量下料作业。(3)接触面加工及钻孔:①将硬母线需要加工的部位固定在台钳上,且被加工面呈水平状态。②先用锉刀锉掉硬母线端部的尖角,然后修整接触面至符合规定。③用定位样板在标定的母线搭接面上确定钻孔位置,并利用样冲定位。④从台钳上卸下母线,用台钻或打孔机钻孔。打孔时,母线与钻头应互相垂直。⑤钻孔后,用圆锉把孔壁修整光滑,并在接触面涂敷一层复合电力脂。(4)主母线安装:①把各段硬母线摆在工作台或地面上,按设定的连接顺序组装成一个整体,检查各部尺寸应与测量结果相符。②用扭矩扳手对各连接部位进行检查。③将硬母线整体一次放到安装位置,用母线金具临时固定一下,然后经仔细调整安装位置后再固定牢靠。(5)分支母线安装:在主母线安装好后,各分支母线或设备连接线可依安装顺序一次完成。①分支母线、设备连接线的测量、下料、煨弯工作与前述主母线程序相同。当所加工的母线较短且弯曲部位在两处以上时,可先用裸线材煨制一个样板,然后再依样加工。②分支母线或连接线加工好后,直接放在安装位置测定连接位置及其安装孔中心。③用台钻或打孔机打孔,修整接触面,切除连接部位以外的多余部分。④安装分支母线或设备连接线。三、标准1、一般规定(1)安装螺孔不应采用气焊割孔或电焊吹孔。(2)母线的防腐处理应符合下述要求:①除锈应彻底,防腐漆应涂刷均匀,粘合牢固。②母线涂漆应均匀,不得有起层、皱皮等缺陷。(3)母线与母线,母线与分支线,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搭接时其搭接面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铜与铜:室外、高温且潮湿或对母线有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必须搪锡,在干燥的室内可直接连接。②铝与铝:直接连接。③钢与钢:必须搪锡或镀锌,不得直接连接。④铜与铝:在干燥的室内,铜导体应搪锡,室外或空气相对温度接近100%的室内,应采用铜铝过渡板,铜端应搪锡。⑤钢与铜或铝:钢搭接面必须搪锡。(4)母线涂漆的颜色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三相交流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单相交流母线与引出相的颜色相同。②直流母线:正极为赭色,负极为蓝色。③交流接地母线为黑色。(5)母线刷相色漆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封闭母线应在两端或蹭适当部位涂相色漆。②单片母线的所有面及多片、槽型、管型母线的所有可见面均应涂相色漆。③钢母线的所有表面应涂防腐相色漆。④刷漆应均匀,无起层、皱皮等缺陷,并应整齐一致。(6)母线在下列各处不应刷相色漆。①母线的螺栓连接及支持连接处,母线与电器的连接处以及距所有连接处10mm以内的地方。②供携带式接地线连接用的接触面上,不刷漆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的宽度或直径,且不应小于50mm,并在其两侧涂以宽度为10mm的黑色标志带。2、硬母线加工(1)母线应矫正平直,切断面应平整。(2)矩形母线的搭接连接,应符合表4的规定,当母线与设备接线端子连接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的要求。矩形母线搭接要求表4搭接形式类别序号连接尺寸(mm)钻孔要求螺栓规格b1b2aφ(mm)个数直1125125b或b2214M202100100b或b2174M16线连接38080b或b2134M1246363b或b2114M1055050b或b294M864545b或b294M8直线连接7404080132M12831.531.563112M10925255092M8垂直连接10125125214M2011125100-80174M161212563134M1213100100-80174M16148080-63134M12156363-50114M1016505094M817454594M8矩形母线搭接要求续表4搭接形式类别序号连接尺寸(mm)钻孔要求螺栓规格b1b2aφ(mm)个数垂直连接1812550-40172M161910063-40172M16208063-40152M14216350-40132M12225045-40112M10236331.5-25112M10245031.5-2592M8垂直连接2512531.5-2560112M102610031.5-255092M8278031.5-255092M8垂直连接284040-31.5131M12294025111M103031.531.5-25111M1031252291M8(3)相同布置的主母线、分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接线应对称一致,横平竖直,整齐美观。(4)矩形母线应进行冷弯,不得进行热弯。(5)母线弯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图2):图2硬母线的立弯与平弯a-母线厚度;b-母线宽度;L-母线两支点间的距离①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大于0.25L,但不得小于50mm。②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不应小于50mm。③矩形母线应减少直角弯曲,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折皱,母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5的规定。④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一致。母线最小弯曲半径(R)值表5母线种类弯曲方式母线断面尺寸最小弯曲半径铜铝钢矩形母线平弯50×5及以下125×10及以下2a2a2a2.5a2a2a立弯50×5及以下125×5及以下1b1.5b1.5b2b0.5b1b矩形母线采用螺栓搭接时,连接处距支柱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小于50mm;上片母线端头与下片母线开始平弯处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图3矩形母线搭接L.母线两支持点之间的距离(6)母线扭转90°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宽度的2.5—5倍(图4)。图4母线扭转90°b.母线的宽度(8)母线接头螺孔的直径宜大于螺栓直径1mm;钻孔应垂直、不歪斜,螺孔间中心距离的误差应为±0.5mm。(9)母线的接触面加工必须平整,无氧化膜。经加工后其截面减少值:铜母线不应超过原截而的3%;铝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5%。具有镀银层的母线搭接面,不得任意锉磨。3.硬母线安装(1)确认各类母线固定金具安装牢固,不存在松动现象。(2)硬母线的连接采用焊接、贯穿螺栓连接或夹板螺栓连接。(3)母线与母线或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的螺栓搭接面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母线接触面加工后必须保持清洁,并涂以电力复合脂。②母线平置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其余情况下,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3扣。③贯穿螺线栓连接的母线两侧均应有平垫圈,相邻螺栓垫圈间应有3mm以上的净距,螺母侧应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④螺栓受力应均匀,不应使电器的接线端子受到额外应力。⑤母线的接触面应连接紧密,连接螺检应用力矩扳手紧固,其紧固力矩值应符合表6的规定。(4)交流母线固定金具及夹板应无显著的棱角,以防尖端放电。(5)室外、高温且潮湿以及特殊潮湿或对母线有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在母线搭接面紧固后,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接头边的接缝处涂刷清漆2—3层。钢制螺栓的紧固力矩值表6螺栓规格力矩值(N·m)M88.8-10.8M1017.7-22.6M1231.4-39.2M1451.0-60.8M1678.5-98.1M1898.0-127.4M20156.9-196.2M24274.6-343.2(6)相同布置的母线,其弯曲程度或布置方式应对称一致。四、注意事项1.在硬母线安装工作开始前,首先应做好设备瓷套和支柱绝缘子等易损件的安全防护准备。工作中,严禁蹬踏电气设备或绝缘子。2.作业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和电动工具,应经空载运行检查,确认无异常后再使用,并要加强日常养护。3.使用梯子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滑措施。4.在同一垂直工作面内,禁止上下方向同时有人作业。5.进行钻孔操作时,作业人员应戴护目镜,但不得戴手套,并严禁直接用手清除钻屑。6.在移动或传递长大母线时,要提醒四周作业人员注意,防止碰伤。7.当变电所二次侧母线或接触馈电线已经引入高压室时,作业前必须在穿墙套管外侧将母线接地,避免将线路上的感应电势引入室内母线发生事故。5记录自检验收结束填写安装记录:〈〈硬母线安装技术记录〉〉
本文标题:硬母线安装作业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34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