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一、设备的使用:1、设备必须按相应的操作规程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技术参数,经安全技术培训,达到本工种的应知应会,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2、新型设备在投用之前,由工程技术人员对主要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编制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之后,方准投入使用。设备的操作司机、检修工做到“三知、四会、五严”合理使用设备,不准超负荷运行。3、使用中机电设备的各种电气保护,机械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可靠,并定期检查、试验,防爆型电气设备杜绝失爆,不合格者不准投入使用,并认真记录备查。4、设备的运转环境符合设备运转、检查要求,保持清洁卫生。二、维护、保养1、严格执行日常检查、保养和定期检修制度,保证设备状态达到完好,确保设备在安全、可靠、经济、整洁的状态下进行。2、建立包机制度,各台设备的维护、保养包机到人,挂牌留名,做好巡查检查工作,并认真记录。3、大型固定设备按规定进行技术测定和探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准带病运转,润滑部位润滑油脂经检验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4、定期做好各种仪表、仪器的定期校验工作。5、压力容器严格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使用与管理,定期开展检测和预防性试验工作。6、加强设备的润滑管理,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的“五定”原则,即定义、定质、定量、定期、定点,并做好记录。7、设备检修、检查执行《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和《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电气试验管理制度一、电气试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方能上岗。二、试验员操作前必须穿好绝缘用具认真检查试验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和被试验设备的接线是否正确、发现有误不得试验。三、所有设备的试验记录必须认真填写不得违制数据。四、试验周期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执行即:1、主接地极电阻第季测一次。2、设备的绝缘电阻每半年测一次。3、高防开关绝缘油路分闸三次后要作油质化验。4、继保整定每季作一次试验。5、高压电缆耐压试验每年一次。6、变压器绝缘油每半年作一次油质化验和电气耐压试验。7、新安装的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在设备投入前要作好试验工作。设备点检制实施办法1.目的点检是车间设备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目的是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2.范围办法适用于机械动力部所辖维护设备,实行全员点检定修制度。3.点检实施3.1根据设备分类,制定详细的点检周期、点检内容。3.2根据设备分类制定排污周期、润滑周期、润滑部位、给油脂种类等。3.3制定设备卫生清扫周期及清扫标准。3.4对点检的设备详细记录部位、运行情况,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要详细,记录故障情况、处理过程、更换器件型号、种类、件数。3.5点检工具、检测工具要携带齐全。3.6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无法处理的问题,要及时汇报。3.7除做好点检记录外,日常检修也应详细记录。4.点检内容及周期4.1公共点检内容:4.1.1对所辖区域内的设备进行点检,查看岗位生产记录,与岗位有关人员交换信息、收集设备运行状况并进行分析,掌握机件的劣化程度。4.1.2根据点检情况,提出预防、改善设备性能的意见。4.2仪表部分:4.2.1对现场仪表的点检:(每日一次)(1)仪表要保持安装姿态,垂直水平。(2)外观要保持完好、清洁、证牌齐全。(3)仪表引线保持整齐,牢固无脱落、裸线。(4)导压管保持安装姿态,无堵、漏、无扭曲。4.2.2对现场管线的点检:(每日一次)(1)管线要保持安装姿态,垂直水平。(2)线槽、线管无拖吊,导线无裸露,线槽盖板齐全完好。(3)管路、接头、气源、保温是否有堵、漏、渗现象。(4)阀门要完好,开闭灵活可靠,手轮齐全,丝杠无弯曲。4.2.3对室内盘面仪表的点检:(每日一次)(1)外观完好、证牌齐全,部件无缺损。(2)仪表内外保持清洁。(3)显示准确,画线正常清晰,按钮开关灵活可靠。(4)自动调节系统品质要保持良好。4.2.4盘后布线的点检:(每日一次)(1)布线整齐规范,端子接线牢固,接触良好。(2)改造线、临时线要进线槽,做到规范。(3)照明要良好。4.2.5对电源的点检:(每日一次)(1)电源线应无破损、裸露,绝缘良好。(2)保护盖齐全无损坏。(3)24VDC要符号要求,电流正常。4.2.6对执行器、调节阀的点检:(每日一次)(1)执行器、调节阀保持良好运行状态。(2)连杆、调节杆无弯曲、螺丝无松动。(3)可动部分润滑良好。4.3PLC(计算机)部分4.3.1对现场管线的点检:(每日一次)(1)管线要保持安装姿态,垂直水平。(2)线槽、线管无拖吊,导线无裸露,线槽盖板齐全完好。4.3.2对室内控制柜、盘的点检:(每日一次)(1)外观完好、证牌齐全,部件无缺损。(2)指示表显示准确、按钮开关灵活可靠,其它部件正常。(3)布线整齐、规范,端子接线牢固可靠。(4)照明良好。(5)附属设备齐全、完好。(6)盘内设备内外清洁。4.3.3电源系统的点检:(每日一次)(1)UPS抗干扰净化电源及其它供电系统各参数正常,运行稳定,切换可靠。每半年进行一次放电检查。(2)电源线无破损、裸露,绝缘良好。(3)接地良好,无松动,未与其它金属搭接。(4)备用设备正常。4.3.4制冷系统的点检:(每日一次)(1)制冷系统运转正常,无故障报警。(2)室内温度、湿度满足要求。(3)柜内、机箱内风扇运行正常,无杂音、设备无超温报警。(4)备用设备正常。4.3.5PLC系统柜(端子柜)的点检:(每日一次)(1)系统电源正常。(2)CPU、I/O模板运行正常,无故障报警指示。(3)系统总线运行指示正常,通讯正常等。4.3.6操作站(台)的点检:(每日一次)(1)系统供电正常(2)网络通讯正常。(3)检查联锁、报警调节及显示参数,调节回路品质是否良好。(4)检查信息记录表,掌握点检周期内设备运行情况及系统报警情况。4.3.7变频器的点检:(每日一次)(1)检查变频器显示信息。(2)变频器供电系统。(3)变频器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是否异常。(4)通讯架空电缆规范,符合要求。(5)线路完好,无裸露,绝缘良好。(6)避雷设施、地线符合要求。(7)定期了解用户电话的使用情况,用户签字认可。4.4低压电气系统:4.4.1机车电源系统的点检:(每周点检二次)(1)各机车集电器(磨电刷)有无变形,各部位螺栓、销子是否完好及刷块磨损情况检查。(2)磨电道、滑线是否完好,瓷瓶(绝缘子)、压板、连板、膨胀缝过渡有无变形、裂纹及短缺。4.4.2配电室,电气室供电系统的点检:(每周一次)(1)母线、刀开关、断路器接线是否发热,触头是否闭合良好,合分闸机械机构动作是否灵活、可靠。(2)仪表是否完好,指示是否正常,二次线有无松动和开路现象。(3)各电器元件的标牌是否完好。4.4.3配电柜、配电箱内的点检:(每周一次)(1)空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电气设备的触头是否闭合良好,声音是否正常、接线是否发热。(2)各接线端子连线有无松动、短路。(3)柜内、柜顶有无结尘杂物等。交接班制度一、区队长、班长、放炮员、瓦检员必须严格执行井下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在班前会上布置完生产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后及时入井接班,交班人必须留在工作面等待接班人接班,交待好工作面的情况后方准离开。二、交接班人必须认真对待交接班,必须做到工作面情况交待不清不交接、安全隐患处理不清不交接、工程质量不合格不交接、工作安排不到位不交接。三、对于井下交接班,管理人员要严格检查督促执行,发现有人不按规定交接班的,要按制度严肃处理。四、对未进行交接班而出现问题,双方都有责任并在处理中从严加倍处罚。五、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接班人员可以拒绝接班,上报给主管领导或夜间值班人员处理。六、交接班要真正做到“交接班手拉手,你不来我不走”,将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实处,并做好交接班记录。井下电气管理规定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09更新时间:2011-6-6--井下电气管理规定为切实加强井下电气管理,完善井下电气“三大保护”(过流保护、接地保护、漏电保护),消灭井下电气失爆,提高矿井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和有关规定,结合矿区井下电气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定。一、电气管理机构和职责范围:分管机电矿长和机电副总全面负责井下电气的管理和技术工作,机电段是全矿井下电气管理的业务职能单位,是采掘机电业务技术领导部门,其职责范围:1、负责新采区和新系统供电设计(包括煤电钻、照明供电系统)的审查并参加安装后的检查验收工作。2、负责采区变电所的管理和漏电保护的日常试验和远端试验、接地电阻的测定、过流保护验算及整定工作。负责井下拆、接线搭火的审批。3、负责绘制全矿井下供电系统图和电气设备布置图,并随实际情况的改变适时调整,做到准确、及时。4、负责井下电气检查和参加井下电气事故的追查处理。5、负责小型电器、电缆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本矿检修的各种防爆设备、小型电器、电缆进行验收,签发合格证。6、负责签发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合格证,对井下电气不符合规定及危及安全的情形有权停止使用,联系有关单位限期解决。二、井下电气基础管理:1、矿应建立完善井下电气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电气试验制度;电气设备包机制度;防爆设备入井安装、验收制度;电缆管理制度;小型电气管理制度;杂散电流管理制度;井下电气事故分析追查制度;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设备定期检修制度;电气操作规程。2、矿每月必须进行二次以消灭电气失爆为重点的井下电气专项检查,每月召开一次井下电气专业例会,由分管机电矿长或机电副总负责组织实施,检查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和会议内容应留有记录。3、井下电气设备维修维护必须责任到人,实行包机制,经常保持设备性能良好。凡发现电气设备失爆(包括小型电器、矿灯等),应由分管机电矿长或机电副总组织召开追查分析会议,依据集团公司和矿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者严肃追查处理。4、井下低压防爆电气设备及橡套电缆在拆除后应升井检修,不得倒装使用。5、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严禁约时停送电。6、井下电钳工必需携带同设备额定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便携式甲烷检测仪、上岗证和停电牌。7、井下高压电气设备的检修、测试和调整工作必须有工作票和施工措施,并有干部跟班。三、电缆管理1、各矿设专职电缆管理人员,其职责范围为:负责新电缆的领取和编号,电缆的收发、调配和报废;负责电缆的检查、修补和试验;掌握井下电缆的实际分布及供电情况,负责电缆的入库和保管。2、井下所有电缆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井下电缆安装,运行维修、管理工作细则》有关规定。必须建立电缆的领取、发放、保管、维护、检查、回收、报废、及奖惩制度。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编号,统一检修试验,实现微机管理。3、井下橡套电缆(四小线:通信线、照明线、控制线、信号线)必须采用带“MA”标志的阻燃电缆,在入库前,必须对其不延燃性能进行检查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下井电缆必须严格执行《矿用阻燃电缆安全性能检测管理办法》,确保下井电缆的性能安全可靠,在下井前必须对电缆的绝缘和外观进行检查。4、井下低压电缆、“四小线”严禁用冷补接头代替接线盒,“四小线”的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接线盒连接,实行电缆化管理。5、断面10mm2及其以上和长度5m及以上的橡套电缆必须在两头1.5m--2m间进行压号,内容包括编号、长度、截面,打号压痕深度不得超过电缆直径的5%,最好贴层打号。6、煤电钻电缆接头要定期(半个月)割掉一节(长度200-300mm),割掉的一节要送交电管队并进行登记。7、井下电缆敷设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电缆应用吊勾(卡)悬挂,不得用铁丝悬挂。电缆悬挂要整齐,不应交叉,不得落地。在水平巷道或倾斜巷道中悬挂的电缆,应有适当的驰度,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其悬挂高度应保证电缆在矿车掉道时不致受撞击,在电缆坠落时不落在轨道或运
本文标题:机电设备运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84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