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烟台荏原用户培训手册(吸收)
烟台荏原售后服务资料P1/72区分名称编号服务技术用户培训手册YST-0001REV.3PM001/0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目录前言P21.基础理论知识1.1工质的状态参数P51.2传热学基础P61.3热交换器P91.4直燃机的燃料P112.溴化锂溶液的性质2.1溴化锂溶液物理性质P132.2溴化锂溶液的腐蚀性和缓蚀剂P143.吸收式制冷原理3.1水的性质P163.2水的饱和状态P163.3工质的显热与潜热P183.4利用水进行制冷P183.5溴化锂溶液对水蒸汽的吸收P203.6吸收作用的维持P223.7冷剂的再生P233.8吸收式制冷机的基本构成P243.9吸收式制冷机各组成的名称P264.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和结构4.1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P284.2吸收式制冷机的结构P294.2.1蒸汽单效型吸收式制冷机P294.2.2蒸汽双效型吸收式制冷机P304.2.3直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机P334.2.4自动抽气装置P355.微机控制盘的操作方法5.1控制盘面板P415.2显示项目表示详细P465.2.1状态表示P465.2.2个别表示P475.3其它P506.吸收式机组的自动控制6.1安全保护系统P516.2容量控制系统P537.吸收式机组的运行与管理7.1空调系统示意图-P557.2吸收式机组的运行P557.3运行管理7.3.1抽气系统管理P587.3.2气密性管理P587.3.3溶液管理P597.3.4冷却水管理P597.3.5燃烧管理P608.典型故障的判断与处理8.1发生故障后的处理方法P618.2常见故障及处理P618.3发生结晶后的处理P638.4异常停电后的处理P648.5冷水(或冷剂)低温低温的处理P649.吸收式机组的维护保养9.1关于维护保养P659.2定期检查P659.3机组各部件的使用寿命P679.4敬请签订维护保养合同P70附:溴化锂溶液压力—浓度图P71烟台荏原联络方式P72烟台荏原服务技术资料P2/72区分名称编号吸收操作培训手册YET-0001REV.4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PM002/0前言所谓制冷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一物体或空间达到比周围环境介质更低的温度,并维持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这里的环境介质指的是大自然中的水和空气。为了达到制冷的目的就必须使用制冷机。在大型中央空调中用的制冷机,其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循环在空调系统中的水的温度,因此,中央空调主机又称冷水机组。目前空调中用的冷水机组主要有压缩式冷水机组和吸收式冷水机组两大类。压缩式冷水机组根据使用的压缩机的不同又可分为螺杆式冷水机组、活塞式冷水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等。吸收式冷水机组根据所用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氨水吸收式机组和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氨水吸收式机组由于“氨”容易爆炸并有毒性,在空调场合中没有得到发展。目前讲到的吸收式冷水机组如没有特殊指明都是指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1.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发展吸收式制冷机起源于美国,但由于美国的电力非常充足,吸收式机组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相反,在日本,由于政府能源政策的改变,吸收式制冷技术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可以说吸收式制冷技术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1945年,美国开利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单效型,45万大卡。●1959年,日本汽车制造株式会社(现川崎重工)生产出第一台大型吸收式冷水机组。●1961年,美国斯太哈姆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双效吸收式制冷机。●1970年,荏原制作所生产出日本第一台吸收式热泵机组。●1979年,荏原制作所开始生产中等冷量140~261KW直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机组。●1987年,荏原制作所和三洋电机开始生产智能型吸收式冷温水机组。2.吸收式制冷技术在中国的发展1966年底由上海第一冷冻机厂、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704研究所、合肥通用研究所与上海国棉12厂联合研制了中国第一台100万大卡蒸汽型单效吸收式冷水机组,烟台荏原服务技术资料P3/72区分名称编号吸收操作培训手册YET-0001REV.4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PM002/0开始了中国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发展。●1982年,开封通用机械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蒸汽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组。●1989年,上海第一冷冻机厂制造出第一台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1992年,大连冷冻机厂与日本三洋电机(株)、日商岩井(株)合资成立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推出新型的吸收式机组。●1993年,长沙远大开始生产直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机组。●1997年,烟台冷冻机厂和荏原制作所合资成立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日本最新型的吸收式机组。3.吸收式制冷机的优点1)可以热能为动力,能源利用范围广。2)运动部件少,运转平稳。3)制冷剂为水,对环境无危害。4)制冷量调节范围广,部分负荷特性优良。5)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4.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发展方向1)新工质对的研究寻找适应范围广、效率高的新工质对以代替现用LiBr-H2O工质对。2)吸收循环的研究采用特殊的溶液循环方式以提高制冷效率。3)传热传质的研究传热与传质是吸收式制冷技术的根本,加强传热、传质的研究可以从理论方面提高吸收式制冷技术。4)智能控制方式的研究采用先进的控制方式,使机组操作简便、运转可靠。烟台荏原服务技术资料P4/72区分名称编号吸收操作培训手册YET-0001REV.4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PM002/05.烟台荏原产品介绍烟台荏原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将日本最好的制冷技术引进于中国,开始生产了日本荏原制作所最新型的吸收式冷水机组、模块式冷水机组和离心式冷水机组等。●单效型冷水机组16JH系列:120~1280冷吨(热源采用低压蒸汽或高温热水)RCH系列:45~360冷吨(热源采用低温温水)●蒸汽双效型冷水机组RCW系列:150~700冷吨(溶液变频控制)RAW系列:800~2500冷吨(大型制冷机)●直燃型冷温水机(燃油、燃气)RCD系列:150~1500冷吨●模块型冷水机组(可用于热泵工况)RHSCW系列:200~1000KW(工质为R134a)RHSBW系列:145~3640KW(工质为R22、R407c)●半封式冷水机组(可用于热泵工况)RHSBW-S系列:130~1428KW(工质为R134a、R22)●离心式冷水机组RTA系列:115--1600冷吨(工质为R123)●横流式冷却塔(冷却水量)CDW系列:50--1000M3/h●溴化锂溶液●荏原通用泵扬水泵、循环泵、排污泵、供水设备、等等烟台荏原服务技术资料P5/72区分名称编号吸收操作培训手册YET-0001REV.4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PM002/01.基础理论知识1.1工质的状态参数在溴化锂吸收式机组中,要利用一些物质的状态变化来吸取热量获得低温,或放出热量获得高温,这些物质就称为“工质”。工质在循环变化中会处于不同的状态:固态、液态或气态。用来说明工质状态的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1.1.1压力工质作用在单位面积容器壁上的力称为“压力”,通常以P表示。在国际单位中,压力的单位为:Pa。常用单位还有:毫米汞柱(mmHg)、毫米水柱(mmH2O)、兆帕(Mpa)、公斤(Kgf/cm2)等。(1)大气压力由地面上的大气层重力形成的压力称为“大气压力”,用B表示。大气压力是一个不确定的物理量,为便于比较,在物理学中规定,纬度45О的海平面上常年平均的大气压力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其值为101.3KPa。(2)表压力和绝对压力在制冷空调中,常用U型压差计或弹簧式压力表来测量工质的压力,此时测出的压力称为“表压力”(Pn)。绝对压力为表压力和大气压力之和,即:P=Pn+B(3)真空度当绝对压力P低于大气压力B时,表压力Pn为负值。此时,表压力的绝对值称为“真空度”(Pv)。1.1.2温度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有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烟台荏原服务技术资料P6/72区分名称编号吸收操作培训手册YET-0001REV.4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PM002/0(1)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符号为K。1K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2)摄氏温度用t表示,单位符号为℃。物理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时的温度为0℃。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1℃=1Kt=T–273.151.1.3密度和比重密度指单位体积工质的质量,单位为Kg/m3。在溴化锂溶液的测定时,常用到比重的概念,比重也是指单位体积工质的质量,但它的单位为:Kg/L。1.2传热学基础吸收式机组是用热量来制取冷量的。热量的利用只有通过换热设备才能进行,因此,了解如何传热是学习吸收式机组的基础。只要有温度差,就会有热量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就会存在传热问题。因此传热是自然界和生产领域非常普遍的现象,传热学的应用也就非常普遍。在供热、空调专业中,最终研究的对象之一也是传热学。1.2.1传热的基本方式为了认识和掌握传热的规律,现以墙壁在冬季的散热为例进行描述传热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整个过程可分为3段,首先热由室内空气以对流换热和墙与室内物体的辐射换热方式传递给墙内表面;再由墙内表面以固体传导方式传递到墙外表面;最后由墙外表面以空气对流换热和墙与物体间的辐射方式把热传给室外环境。显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室内外温度差越大,传热量也越大。从以上不难了解,传热过程是由热传导、对流、热辐烟台荏原服务技术资料P7/72区分名称编号吸收操作培训手册YET-0001REV.4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PM002/0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组合形成的。要了解传热过程,就必须首先分析这三种基本的传热方式。1)热传导热传导是物质的属性,传导过程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发生。但在日常生活中,单纯的传导一般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中。由前述墙壁的热传导过程可以看出,平面墙壁的热传导量与壁两侧的表面温度差成正比;与壁厚成反比;并与材料的导热性能有关。因此,通过平面壁的热传导量的计算式为:Q=F(tw1–tw2)W或热流通量q=(tw1–tw2)W/m2式中:F:传热面积,m2;δ:壁厚,m;λ:导热系数,表示材料导热能力的大小,材料不同导热系数也不同。W/m·℃。关于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的热物性参数。工程计算中采用的导热系数一般由试验测λδλδ墙壁的散热对流对流辐射辐射传导墙δtw2tw1t1t2Q烟台荏原服务技术资料P8/72区分名称编号吸收操作培训手册YET-0001REV.4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PM002/0得。一般而言,金属比非金属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物质的固相比它们相应的液相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液相比气相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更详细的资料可查阅相关文献。2)热对流依靠流体的运动,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称为热对流,它是传热的另一种基本方式。若热对流过程中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有质量为m的流体由温度t1的地方流到t2处,则热对流传递的热量为:q=mcp(t2-t1)W/m2因为有温度差,热对流又必然同时伴随热传导。而且工程上遇到的实际传热问题都是流体与固体壁直接接触时的换热,因此传热学把流体与固体壁间的换热称为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的是,对流换热过程既有热对流作用,也有热传导作用。对流换热的公式为:q=α(t1–tw1)W/m2式中:tw—固体壁表面温度,℃;α—换热系数,表示对流换热过程的强弱。对流换热系数受多项因素的影响,计算也比较复杂,非专业设计人员可不必接触。3)热辐射传导和对流都是以冷热物体的直接接触来传递热量的,热辐射则不同,它依靠物体表面对外发射可见和不可见的射线(电磁波,或者说光子)传递热量。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表面性质及温度有关。在制冷空调中,由于物体的温度相对较低,热辐射量很小,实际中都忽略不计。1.2.2传热方程由以上可知,墙壁的换热可由3个方程式决定q=(tw1–tw2)q=α1(t1–tw1)λδ烟台荏原服务技术资料P9/72区分名称编
本文标题:烟台荏原用户培训手册(吸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906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