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二语文研究性学习报告之诗歌的艺术手法
诗歌的艺术手法(学习报告专用)前言: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诗歌按照有无故事情节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语言有无格律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照有无押韵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依照对事物的观察和体验亦可将诗歌划分为“哲理诗”与“抒情诗”。诗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严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所以,诗歌的艺术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决定一个诗歌的深度,以下便是诗歌的16种艺术手法探析:一、巧比妙喻比喻是诗歌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比喻的恰当运用可以使写景、抒情、言志或说理形象、生动,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二、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咏物诗最常用的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对特定物象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志趣爱好或人生追求。如李贺的《马诗》、王冕的《墨梅》、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等。三、对面落笔通过写对方思念自己来抒发自己对对方的思念之情,使这种情绪更加浓重。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昌龄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四、壮言夸饰壮言夸饰即夸张,通过夸张使物象特征更加醒目、突出,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如李白的《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秋浦歌》及杜甫的名句:“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苍天两千尺。”五、动静互衬诗云:“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诗歌在动和静的处理上往往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这种手法可以使静者更静,动者更动。王维最善于运用这种手法,如他的《山居秋瞑》、《鸟鸣涧》诸篇和韦应物的《滁洲西涧》等。六、巧用典故用典在诗歌中极为常见,晚唐李商隐和南宋辛弃疾最善用典。典故的使用可以使诗歌表意含蓄、容量增大。如李白的《永王东巡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七、诗中有画王维的诗和画,苏东坡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诗的角度看,这是说王维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效果。其实,古典诗歌中,相当多的作品都具有这一特点,如韦应物的《滁洲西涧》、柳宗元的《江雪》等。八、意象叠加意象指诗歌中融化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比如月,在天文学家眼里,尽管对它有情感,但它不是意象,在诗人笔下,它就成了意象,用以寄托思念之情。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些诗歌中,意象连续出现,中间不用动词连接,组合出一幅画面,我们把这种手法称之为意象叠加。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一联,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几句。使用了意象叠加手法的诗歌又同时具备了“诗中有画”这一特点。又因为是在经营画面,这个写景又同抒情构成了映衬(分析见借景抒情部分)。九、妙用对比对比是艺术共同的法则。它的突出效果在于造成强烈的反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适的名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十、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有相似之处。借景抒情的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对特定环境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情感,写景多起到交代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确定抒情基调,衬托抒情等多方面的作用。景对情的衬托有两种:一种是正衬,景和情基调一致,如高适的《别董大》;一种是反衬,景和情基调相反,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当中,反衬的表达效果要强于正衬。使用反衬的名篇名句颇多,如《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几句,被王夫之评价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再比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一回之所以有强烈的感染力,原因就在于作者使用了这种手法。只是这一回中的反衬属“以乐事反衬哀情”。十一、曲折含蓄与直抒胸臆含蓄的诗歌往往意味悠长,耐人品味。如张籍的《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杜牧的《泊秦淮》。有些作品因为作者性格狂放或创作时情感非常强烈,诗歌呈现出了另一种风貌,即直抒胸臆。如汉乐府中的《上邪》。十二、细节刻画细节刻画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艺术手法,它能够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叙事性作品中被广泛使用,产生了许多经典的细节刻画片断。诗歌中也经常用到,如孟郊的《游子吟》。十三、侧面烘托侧面烘托又称烘云托月,这是刻画人物时惯用的一种手法,即通过旁观者的反映和态度来表现中心人物的特点。它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丰满。如汉乐府中的名篇《陌上桑》中刻画罗敷美丽的一段诗句。十四、精妙炼字古代诗人非常重视字词的选择锤炼,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炼字佳话。如为我们所熟知的贾岛和韩愈“推敲”的故事。炼字所炼之字往往耐人咀嚼,富于表现力。如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李白《塞下曲》中“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联中的“抱”字。十五、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落一叶而知天下秋。通过一个细小的点可以反映出面上的大问题。如杜牧的《过华清宫》,诗人借助对杨玉环喜欢吃荔枝这一嗜好的描绘,深刻反映出了统治者奢华的生活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十六、语涉双关刘禹锡《竹枝词》中有两句诗为人所称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两句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双关的巧妙使用。字面传达的是天的晴与不晴,实际说的是人的有情与无情,妙趣横生。这种手法在民歌中使用很普遍。附:诗歌的意象、分类及写作手法一、诗歌中的意象: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二、诗歌的分类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⑻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我们认为不会考,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三、诗歌的写作手法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⒉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⒍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⒊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⒋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第三种: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研究性学习报告之诗歌的艺术手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924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