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居世界第三位。干流长六千三百公里,流域面积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长江水量极为丰富,每年入海总水量约达一万亿立方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淮河发源于河南与湖北交界的桐柏山,海河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水系。它流经河南、山西,河北、天津等省市,我们伟大的首都北京位于海河流域之内。海河水系共有五大支流,即北运河、永定河、子牙河、大清河、南运河。珠江流域包括东江、西江、北江,按长度为我国第五大河。三江之中以西江最大,为珠江干流,全长二千一百二十九公里,发源于云南东部山地,经贵州、广西等省区,在广东注入南海。我国淡水湖以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和巢湖最著名,称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我国古代的治河防洪工程技术,大体经历了从“障洪水”到“疏九河”,又从“疏九河”到筑堤防洪的辩证发展过程。同时,我国人民的治水活动也对奴隶制国家政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代关于共工氏“壅防百川”和“鲧障洪水”的历史传说。相传在尧、舜、禹的时候(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黄河流域连续出现特大洪水。禹采用以疏导为主的治河方法,比共工氏和鲧的“壅防百川”的治河办法前进了一步,从单纯的消极的防洪进到积极的治河,已经部分地改变了河流的自然状况。但从禹开始,禅让的传统被破坏了,禹的儿子启夺得了王位,开始传子世袭制,奴隶制国家最终形成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堤防起源较早,至少在西周时就已出现,春秋时期堤防的系统修建。春秋战国时期水灾记载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公元前602年黄河的大改道(第一次黄河大改道)。西汉初年,黄河也还比较安定。到了汉武帝时期,河决便频繁出现。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下决心堵塞决口,命令汲仁、郭昌主持,动用几万民工参加。通过群众的英勇奋战,决口终于被成功地堵塞了,并在其上修建宣防宫,这就是著名的瓠子堵口。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河渠书》专篇的体例,系统论述前代治水史实以及当代的防洪、航运和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史事。这篇《河渠书》,是中国第一部水利专史,这种专篇成为中国通史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黄河的名字最早见于西汉初年,到唐代遂成为固定的称谓,据西汉张戎说:“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西汉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从今山东利津县入海,终于酿成了黄河历史上的第二次大改道。王景治河:公元11年(西汉)黄河在魏郡决口,初决时未筑堤约束,洪水泛滥横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东汉王朝决定派王景治理黄河。这就是历史上著称的王景治河。王景治河所做工作:“筑堤”,即治河;“理渠”,即治汴两方面。即修筑系统的黄河大堤,从而固定了第二次大改道后的新河线。这次施工中更发展了前代水门技术,总结了“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的办法,发展了在多沙河流上采用多水口形式引水的技术。•贾让三策是一篇被保留下来的最早的系统的治河规划的历史文献。•贾让三策:上策:给黄河留一个宽广的区域,保证黄河“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则可以“河定民安,千载无患。”中策:贾让所说的中策,就是在黄河下游多开支渠,这些支渠除了有灌溉的作用之外,同时还可以分洪减水。下策:贾让视单纯依靠堤防来达到防洪的目的的作法为下策。北宋一百六十多年中,黄河大决溢后改道、改流和分流先后达七次,平均二十年左右一次。现将北宋经行河道的变化情况综述如下:京东故道:京东故道,是宋人对北宋前期黄河故道的称呼。京东故道在北宋中行流时间前后为88年,时间最长。横陇故道: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河决澶州横陇(在今河南濮阳东约四十里),干流流入赤河,经濮州东六十里,沿五代时后梁段凝自酸枣决河东注于郓所冲出的旧道经行。经今清丰,南乐进入大名府境,约在今馆陶、冠县一带折向东北流;再经今聊城、高唐,平原一带,经京东故道之北,下游分赤、金、游等支,经棣(今惠民县)、滨(治今滨县)二州北入海。这是宋代,黄河的一次较大改道,宋人称为横陇故道。旧横陇故道自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至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前后十四年即告完全淤塞。这样高速淤积,除了黄河含沙量极大之外,河势分流散漫则是重要原因。商胡河道:庆历八年,河大决于澶州商胡埽,决口广五百五十七步,决河流经大名、恩、冀,深、瀛、永静等府、州、军,东北至乾宁军(今河北青县)合御河入海。这是宋代黄河流入渤海的最北端,是历史上黄河又一次著名的大改道,这次改道对宋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很大,在北宋统治集团中引起回河之争,而三次回河的失败,造成朝廷国库空乏,劳动人民倍受灾难。商胡大河形成之后,宋人称为北流。二股河:为人工开凿,其目的在于分减商胡大河使流入赤、金二河。大河入淮:北宋期间,大河先后有几次南流入淮的记录。北宋几次大河南流入淮,因朝廷着力修塞阻挡,未形成大河南行。直到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冬,杜充决黄河以阻金兵,使黄河由东北入海改由东南入淮。此次决口,自今浚县滑县以上地带经延津、长垣、东明一带入梁山泊,然后由泗入淮。北宋回河争论和回河失败:北宋期间,曾先后发生了三次回复故道的大争论以及强行回复故道的大失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回河之争”。这三次“回河之争”,充分说明北宋朝廷在探索治黄方针上所走的曲折道路,以及治黄问题与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存在着复杂关系。回河失败原因:统观上述治黄的结果,强用人力堵塞北流三次-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都失败了。宋代三次回河东流失败,除了社会制度和政治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没有考虑地形条件和对泥沙的处理,而且在水利工程技术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东京(今开封市)的守将杜充人为扒开黄河大堤抵御金兵,使黄河改道由泗水入淮河、济水分流入海。公元1194年(金明昌十一年),黄河在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决口,占据那里的金统治者,希望以水代兵,借黄河的洪水侵扰南宋,致使暴虐的黄河在无遮无挡的淮北大平原,一泻千里,抢去淮河入海的水道,自此,黄河开始了长达七百多年的夺淮历史(1194-1855)。贾鲁治河是我国治黄史上一次著名工役。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黄河在白茅口决溢造成大河改道之后,拖了七个年头,直到至正十年冬十二月,才“以大司农秃鲁等兼领都水监,集河防正官议黄河便益事”。贾鲁认为河必须治,且得“疏塞并举,使复故道”,而成遵等则认为“河之故道,断不可复”。于是,从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二十二日起动工,十一月决口合龙,大堤施工结束,全部工程完成。河复故道,汇淮入海。明代前期对黄河的治理,始终以保证漕运安全畅通为中心,主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一是防止黄河冲毁、淤塞运道,二是防止黄河脱离运道,使运河水源枯竭。既要防黄害运,又要利黄行运。黄河治理服从漕运要求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时期确立以后,一直左右着明清二朝的治理黄河的思想与实践。在此原则的束缚下,明代前期的治河方略以“分流杀势”为主,辅以疏浚和筑堤手段。在措施上,为了防止黄河向北冲毁运道,逐渐确立了“北堵南分”的方针。为了保证运道水源、维持正常的航深,又采取了“引黄济运”的办法。这一时期的治黄实践,多是围绕上述原则进行的。整个明代前期的180年中,较大的治黄工程据不完全统计,筑堤塞决约有35次,挑浚河道、分杀水势约有11次,引黄济运约有14次。其中以徐有贞、白昴、刘大夏、刘天和所主持的几次治河实践较为著名。徐有贞总结他治理沙湾决河的基本思想说:“上制其源,下放其流,既有所节,且有所宜,用平水道。由是水害以除,水利以兴“。明史河渠志对白昂的治河方针作了较中恳的概括,说他是“南北分治,而东南则以疏为主”。刘大夏治河,確立了北堵南分的方策,北岸系统堤防开始逐渐形成。这种单纯从保漕运出发的片面修防,不仅给黄河南岸广大地区造成严重灾害,而且河道状况也更加恶化。刘天和治河时间不长,治河方针也无新颍之处。但是他的突出特点,在于比较注意总结经验,在施工技术、管理上有不少发明创造。他把前人的有用成果和自己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的东西,写成《问水集》一书,对后代治河起了积极的影响。明后期至清前期黄河治理成就: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在明代后期出现并逐渐在治河思想中占主导地位。首先对束水攻沙的思想进行明确阐述并主张运用于治河实践的,是隆庆万历年间的河臣万恭。万恭多方面总结了前人的治河经验和自己的治河实践,写成了《治水筌蹄》一书。潘季驯于万历18年(1590年)写成《河防一览》一书。潘季驯治理黄河的总方略是:以河治河,以水攻沙。基本办法是“束水攻沙”,同时还有“蓄清刷浑”和‘淤滩固堤”。而实现这一切的主要实践措施就是坚筑堤防,固定河槽。1680年泗州城和明祖陵淹没。潘季驯治河以后,明代后期在治河方略上一度出现过小反复。以杨一魁为代表的一些人批评筑堤束水方略,主张分黄导淮。接着,由于明末清初连续40多年的战乱,黄河堤防失修,河道决口频繁,运道日趋梗阻。清初河道总督杨方兴、朱之锡特别是康熙年间的河官靳辅,承袭潘季驯筑堤束水的主张,大力加强堤防建设,增加泄洪建筑,使黄河河槽进一步固定,京杭运河得以维持通畅。靳辅之后,也有一定治绩,但基本仍是实行潘、靳的主张和措施。因此,在清一代,在治河防洪方面最有建树,最有代表性的还是靳辅。靳辅在治河方略上继承了潘季驯“坚筑堤防”、“束水攻沙”的思想,同时还有发展。靳辅治河,得力于陈潢的辅佐。靳辅提出的许多重要的治河方略和措施,实际多是陈潢的意见。陈潢的治河言论,由张霭生收集整理,编成《河防述言》,共12篇,附于靳辅《治河方略》一书后,是研究清代前期治河思想的重要史料。民国时期,以李仪祉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水利科学的先驱,把西方文化与中国丰富的传统经验相结合,提出了综合治理黄河的新主张,拟定了治理大纲,培养了治河人才,进行了测量、实验、设计等基础工作。1933年才成立全河性流域机构,即旧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历代治江工程中,荆江段和太湖、洞庭湖地区历来是注意的重点。荆江大堤肇始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桓温命陈遵主持修建的金堤。经唐、五代的续修,到北宋中期时荆江北岸堤防已基本形成。除了荆江大堤历代兴筑、加固不断外,从明代前期起,长江中下游其它河段也逐步开始筑堤,经过明清二代的努力,特别是解放后发动组织沿江群众大力整治加固长江堤防,才最后形成了目前的长江堤防系统:上起湖北江陵县枣林岗,下至长江三角洲一带,纵贯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全长3100多公里。其中,主要有荆江大堤,从湖北枣林岗起至监利县城南止,全长182公里,是长江堤防中最为险要的堤段;武汉市堤,总长300多公里,包括武昌、汉口、汉阳三大堤防系统;黄广大堤,长87公里;同马大堤,长175公里;无为大堤,长152公里。此外,还有汉江堤防共长约600公里。长江下游江苏沿江各县历代也修筑了不少江堤。长江与汉水的支流也修筑了许多堤防。永定河冲出山峡,泥沙在平原段迅速沉淀,河流主槽左右摆动,迁徙不定,所以历史上又称为“无定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永定河之称由此始。浮山堰:浮山堰,南北朝时期淮河上修建的拦河大坝。位于安徽省五河、嘉山及江苏省泗洪三县交界的淮河浮山峡内。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是春秋时修在当时的陈国和蔡国之间,邗沟是第一条沟通江淮的人工运河。公元前486年吴国动员人力,开挖邗沟。中渎水鸿沟北接黄河。南面与淮河的北面几条支流相联。它的开凿,使黄河和淮河间构成了一个通航水系。广通渠: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即长安)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黄河和淮河的水运,战国时已为鸿沟所沟通,秦汉之际,鸿沟仍是河淮间的水运要道。西汉时期,鸿沟(当时称作狼汤渠)虽仍然通航,可是联系黄河和淮河两个水系的水运作用,已逐渐为汴渠所取代。汴渠又称汳水,是济水向东南入泗的一个支流。吴国的势力主要在今江苏一带,兴修太湖通江通海水道,是其切身急需。相传吴国曾在境内开凿了两条运河,一条是胥浦,它西连太湖,东通大海,大约主要是利用太湖泄水道疏浚而成。另一条运河北通长江。大致是从苏州经今运河往北到江阴以西常州以北入江。除了北通长江的
本文标题:中国水利史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96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