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了解社会保障体系和模式的概念,掌握我国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准确认知几种主要社会保证模式的特点和代表国家,进行恰当评价,并能把握其改革措施和趋势。学习目标:关键概念: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模式,社会保险模式改革第一节社会保障体系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和提供福利服务时所采取的各种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各项社会保障子项目的总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面向贫困人口与工业劳动者的阶段(2)面向贫困人口与一般劳动者的阶段(3)面向全体国民的阶段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1、完整性市场经济需要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国际劳工组织规定九项保障内容:医疗津贴、疾病津贴、失业津贴、老龄津贴、工伤津贴、家庭津贴、生育津贴、残废津贴、遗属津贴。这是较完备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要求。2、协调性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各子系统或项目协调发展为条件的。(1)不能畸高畸低,造成社会保障对象之间的对立。(2)社会保障各子系统或项目分工负责时,应当具有功能上的互补性。如失业保险与社会救助分属不同的子系统,其水平有高低之别,但都能对失业者负责,两者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将有助于为劳动者的失业风险提供全面保障。(3)要避免留下遗漏,亦必须实行社会保障各子系统或项目间的协调发展。如城镇建立了医疗社会保险制度,但广大农村不具备条件,如不对农村地区建立相应的医疗保险制度,他们将会更加贫困,从而加深城乡矛盾的社会问题。3、层次性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应当体现多层次性,以便满足对社会保障有不同需求的社会成员的需求。社会保险的对象主要是社会成员中的劳动者,然而,由于失业、疾病或天灾人祸等社会保险无法保障的,就需要另一层次的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就是对社会保险“漏出”的成员给予最底层次的保障,如无收入、无生活来源者等;社会福利是社保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为了增进福利、改善国民物质及其它生活条件的社会保障事业。三、中国社会保障体系1951年制定和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中国建立了包括养老、工伤、医疗、生育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到80年代,以形成了一套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套体系有三部分组成。如下:(一)中国传统社会保障体系1、国家保障子系统——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公费医疗、工伤及生育保障、国家救济、国家福利事业、军人保障、物价补贴、住房福利、教育福利等。2、企业保障子系统——职工劳动保险(含退休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职工福利、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等。3、乡村集体保障子系统——农民合作医疗、“五保户”制度、军属优待、集体救济等。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这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了大好机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世纪末,中国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现雏形。(二)中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社会救助——自然灾害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乡村“五保户”制度等等。社会福利——全民保健、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教育福利、住房福利。军人保障——军人社会保险、军人抚恤、退伍军人安置、军人福利、军属优待。其他制度——公务员医疗补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扶贫紧急救援公共福利用人单位福利选择性福利民政福利政策、财政支持资金保障服务供给社区落实社会优抚体系伤残烈属抚恤农村“五保”救助军人退休生活保障现役军人及其家属优待退伍军人就业安置第二节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一、“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也称“传统型”、“社会保险型”或“俾斯麦型”社会保障模式,是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模式。起源于德国,后被许多国家采用。其主要特点是:1、以劳动者为核心:依据社会成员收入水平实行法定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2、责任分担:社会保障费用由国家、雇主和雇员三方负担,且以个人和雇主投保为主,政府在收支不平衡时酌情给予资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3、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强调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缴纳费用的义务相联系,交费才享受,多交多享,不交不享。4、互助共济: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5、现收现付制:指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北欧模式二、“福利国家型”模式北欧各国人均GDP超5万美元,挪威9.5万美元,破产的冰岛达5.5万美元,均高于美国北欧是世界上人均跨国公司最多的地区,如沃尔沃汽车、爱立信通讯、H&M服饰等芬兰、瑞典、丹麦囊括全球竞争力排行榜2、3、4名,挪威12名,冰岛14名2010年《福布斯》杂志刊登的盖洛普幸福指数调查显示,丹麦、芬兰、挪威、瑞典排名155个国家当中的前四位二、“福利国家型”模式也称“贝弗里奇型”模式,起源于英国,主要存在于北欧和西欧国家,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瑞典。其主要特点是:1、强调政府的责任2、覆盖范围广:包含所有公民。3、保障全面:较完整,项目多。4、标准高:维持社会成员一定标准的生活质量。北欧模式的误解一、高福利国家养懒人劳工参与率,北欧国家在84%—90%失业率,北欧国家普遍在2%—3%左右二、高福利国家会欠债瑞典政府债务占GDP的30%,财政赤字不超过1%,挪威没有赤字,财政盈余。三、高福利国家是发达国家的事情四、大政府会产生腐败三、“国家保险型”模式也称“政府通包型”,由前苏联创建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效仿,以公有制为基础,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在改革开放前也是这种模式。其主要特点是:1、国家在社会保障适度中起着决定作用2、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保障制度3、保障的对象是全体公民4、推行物质保障与精神保障相结合的保障路线四、“强制储蓄型”模式又称公积金模式、东南亚模式。其目标是以自助型为主,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由雇主、雇员双方按规定比例缴纳保险费,政府不提供任何资助;基金存入雇员户下。根据基金管理运营方式不同,分为两种类型: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总额和收入的一定比例交纳公积金。1、强制储蓄,强调自我负责2、建立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3、国家支持:体现在立法保护、税收优惠和支付担保上。4、功能广泛:养老、医疗、购房、子女教育、股票投资、产业购置等16项。5、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是完全积累的财务机制,积累资金难免会遇到贬值的风险。(一)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优点:1、是把个人享受的待遇与存款多少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2、国家财政负担减轻,避免了人口老龄化的困扰。缺点:1、不是现代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具备再分配和互助调剂的功能。2、社会公平原则难以兑现,不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是指智利实行的由个人交费、个人所有、完全积累、私人机构运营的养老金私有化模式。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产生的背景是当时采取的是现收现付模式,在人口老龄化与国内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双重影响下,政府财政受到巨大重压,难以维持退休者的正常生活,养老保险私有化才作为政策出台。(二)智利模式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997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