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高校校园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工艺方案比选研究
高校校园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工艺方案比选研究作者:杨艳,李靖,张灏,李英康,YangYan,LiJing,ZhangHao,LiYingkang作者单位:杨艳,张灏,李英康,YangYan,ZhangHao,LiYingkang(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昆明,650201;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创新基地,昆明,650201),李靖,LiJing(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650204;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创新基地,昆明,650201)刊名:给水排水英文刊名:WATER&WASTEWATERENGINEERING年,卷(期):2009,35(z1)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7条)1.赵晓军.马威.曹可生.冯建高校校园中水回用新方案探讨[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2)2.赵新华.李长洪.肖迪高校校园中水回用的研究与规划[期刊论文]-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3)3.于洋.李喜林高等院校中水回用工程研究[期刊论文]-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8)4.明占学高校建设中水回用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初探[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06(4)5.秦学功.吴炳智昆明高校实施中水工程的优势与效益分析2004(z1)6.戴雨航大学校园中水系统建设研究20077.刘建斌.王飘扬.范飞北京师范大学中水处理站设计与运行[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4(9)8.王白杨.胡兆吉.万金保.朱乐辉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7(6)9.张统CASS工艺处理小区污水及中水回用[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01(7)10.高俊发.王彤.郭红军城镇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200311.王凯军.贾立敏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设备化研究[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01(4)12.李盛凯.汪永辉.李培云.郭玉江A/O接触池处理生活污水并回用[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4(10)13.韩剑宏.于玲红.张克峰中水回用技术及工程实例200414.孙力平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200115.赵鸿.刘玉玲校园中水回用设计方案优化研究[期刊论文]-节能2006(4)16.张雅君.庞维海建筑中水系统的优化选择[期刊论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2)17.莫慧.刘建华.钟新华.胡卫卿居住区中水处理系统方案及经济比较[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2(2)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张丽.姜瑞雪.代莹.刘铮.ZHANGLi.JIANGRui-xue.DAIYing.LIUZheng浅议高校校园中水回用工艺-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z2)分析了高校校园中水回用的必要性,对位于市区和郊区新建高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校园中水回用工艺,并对中水回用项目的效益进行了探讨.2.期刊论文魏娜.蒋文举.廖文杰.WEINa.JIANGWen-ju.LIAOWen-jie高校校园盥洗废水回用分析-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为例,分析了高校校园学生宿舍盥洗废水回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势,对盥洗废水回用方案进行了规划,并对人工湿地在校园中水回用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校校园中进行中水回用具有可观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期刊论文曾霞.陈岽.冯维群中水回用应用于高校校园的可行性研究-科技信息2010,(14)中水回用技术是污水资源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四川某高校为例,提出污水处理采用沸石强化CASS工艺,处理后出水一部分溢流排放,一部分经先进的CMF+RO中水处理工艺后泵入校内中水管网,并从工程技术、投资运行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论证了高校配建中水回用设施的可行性.4.期刊论文赵晓军.马威.曹可生.冯建.ZhaoXiaojun.MaWei.CaoKesheng.FengJian高校校园中水回用新方案探讨-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2)针对平顶山规模较大的高校园生活废水水质具有稳定、充足、污染较轻和收集、处理较容易的特点,通过调研和分析,得出了在校园中建立中水回用设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更加切实可行的新方案:首先将污染程度较轻的洗浴及宿舍盥洗废水采用MBR法处理,污染程度较重的校园食堂排水、厕所及生活污水采用优势茵强化的SBR工艺进行预处理;然后将经优势茵强化的SBR法处理后的废水作为MBR处理工艺的原水进行处理.5.学位论文郑先俊高校校园污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与回用的试验研究2007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近年来北方大中型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缓解城市用水的严峻形势,推行中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的有效手段,从而已成为世界节水方式的一大趋势。各高校用水量大、用水时间集中、易于收集且废水水质好,建立高校中水回用系统是切实可行的。当前,生物接触氧化已成为高校中水回用的首选工艺。本文对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校校园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获得最佳运行参数,降低中水工程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促进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高校中水回用中的推广。通过研究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不同温度下的处理效果,最终确定了最佳运行参数。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生物接触氧化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连续进水、连续曝气的情况下,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h,4h,6h,10h,14h,COD去除率分别为54.5%,78.4%,80.8%,87.1%,88.5%。本实验水力停留时间的适宜范围在2h一4h之间。(2)当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40min,160min,180min,200min,220min时,COD去除率分别为59.1%,64.1%,67.8%,71.6%,75%。达到处理要求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介于180min至200min之内。(3)水力停留时间为180min的情况下,当气水比分别为2:1,3:1,4:1,5:1,6:1,10:1,15:1时,COD去除率分别为53.8%,61.4%,70.7%,70.5%,71.7%,69.8%,67.7%。此条件下的最佳气水比为4:1。(4)水力停留时间为200min的情况下,当气水比分别为2:1,3:1,4:1,5:1,6:1,10:1,15:1时,COD去除率分别为57%,64.8%,74.9%,75.8%,75.9%,73%,70.9%。此条件下的最佳气水比也为4:1。(5)当水温为12-13℃,停留时间为180min,气水比为4:1的情况下,COD去除率为69.5%;停留时间为200min,气水比为4:1的情况下,COD去除率为73%。(6)本实验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00min,最佳气水比为4:1。6.期刊论文杜鸿.张林妹.胡彩霞.张卫华.DUHong.ZHANGLin-mei.HUCai-xia.ZHANGWei-hua西南大学宿舍区中水回用可行性分析-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z1)结合西南大学的实际情况,以橘园宿舍区为例,分析了西南大学宿舍区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对校园中水回用方案进行了选择;同时分析比较了中水回用系统工艺,提出适合高校校园的中水回用工艺,并对所选工艺进行了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7.期刊论文于洋.李喜林.YUYang.LIXi-lin高等院校中水回用工程研究-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8)在分析辽工大校区中水回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校园中水回用方案和中水站位置进行了选择;同时研究了中水回用系统工艺,经过分析比较,提出最佳适合高校校园的水工艺;并对中水回用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8.期刊论文万金保.汤爱萍.WANJin-bao.TANGAi-ping校区生活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可行性研究-江西科学2006,24(4)在分析某高校校园中日用的必要性基础上对校园中水回用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最佳适合高校校园中水回用的方案,即采用生化-过滤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实现了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低等特点,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9.期刊论文徐得潜.李柱.XUDe-qian.LiZhu合肥高校中水回用工程方案的选择-工业用水与废水2007,38(6)为减轻合肥市的供水压力、节约水资源,在分析合肥高校实施中水回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以合肥工业大学(南区)为例,通过对中水处理工艺的比较后选择了适合高校校园的工艺流程;并对此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得出11a可收回整个投资成本,给学校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0.期刊论文明占学.MingZhan-xue高校建设中水回用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初探-给水排水2006,32(4)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为例,通过分析其给排水现状,提出了中水系统工程建设思路,并对中水处理系统工程的造价进行了详细分析,运用年平均值法论证整个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认为在高校校园内建设中水回用系统,不仅具有社会效益,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链接:下载时间:2010年11月3日
本文标题:高校校园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工艺方案比选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06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