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法律基础课件(实用版)
LOGO法律基础制作人:朱小檬大连海事大学人文学院CompanyLogo前言为什么要学习法律基础?学习的内容有哪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内容体系框架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五六章中的法制教育内容(第九章)第二部分:第七章第三部分:第八章学习的方式是什么?原理案例讨论CompanyLogo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法的概念与特征概念:法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和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总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法)CompanyLogo特征:1法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2法由专门机关制定和解释3法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4法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基本的)5法具有普遍约束力和严格程序社会规范法律纪律道德宗教特殊社会规范一般社会规范CompanyLogo第七章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二、法的产生与发展(一)法律产生的根源1、经济方面的根源2、阶级的产生3、社会的发展汉穆拉比法典法是从来就有的吗?汉穆拉比法典唐律残片《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CompanyLogo三、法的本质和作用(一)法的本质马克思提出了两点:»从主观方面看,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意志就是法律化的统治阶级意志。——反映了法的阶级性)»从客观方面看,法律所体现的统治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即法的物质制约性。CompanyLogo第七章(二)法的作用1法的规范作用教材93页指引作用(本人)确定的,有选择的评价作用(他人)预测作用(人与人)强制作用(犯罪的人)教育作用(一般人)2、法的社会作用(1)阶级统治作用(政治职能)(2)社会管理作用(社会职能)CompanyLogo第七章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我国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我国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的法律内容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由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的CompanyLogo第七章(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保障人民民主和对敌专政、打击刑事犯罪»促进和保障国家的经济建设»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保障对外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发展CompanyLogo第七章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与实施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一)法的创制的概念特定的主体(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职权范围、依照法定的程序立法方式,包括制定、认可法的创制的特点:(立法的特点)1国家职能活动2法的创制包括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和经授权的其他国家机关3法的创制包括法的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认可,并且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CompanyLogo第七章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的程序2确定阶段3完备阶段1准备阶段起草阶段解释、清理1法律议案的提出2法律议案的审议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立法机关全体会议结果:提付表决、搁置、终止审议3法律议案的表决和通过4法律的公布CompanyLogo第七章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解决什么样的文件可以被称为法律)法的渊源,也就是说那些文件具有法的效力。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最高权利机关)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CompanyLogo第七章我国是一个成文法的国家,特别强调法的正式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规章国际条约、国际惯例CompanyLogo第七章法律文件的规范化、系统化规范化:内部和谐外部协调系统化:法律汇编法典编纂规范化、系统化CompanyLogo第七章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法的效力:效力层次1上位法高于下位法。2同一位阶的法律之间,特别法优于一般法。3同一位阶的法律,新法优于旧法。CompanyLogo第七章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法的效力:效力范围1法的时间效力(溯及力)2法的空间效力3法对人的效力:1属人主义原则2属地主义原则3保护主义原则4以属地主义为基础,属人主义、保护主义为补充原则CompanyLogo法的适用司法司法机关:检查院、人民法院社会主义法的遵守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三、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一)法的体系的概念一国以所有现行法为基础所形成的,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存在的法的整体。(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法构成CompanyLogo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CompanyLogo民事法律制度民法概述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权利民事责任诉讼时效CompanyLogo第一节民法概述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概念: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调整对象: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二、民法的基本原则1.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的原则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3.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原则4.禁止民事权利滥用的原则CompanyLogo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何某的行为违背了哪项民法原则()A.自愿原则B.平等原则C.诚信原则D.公平原则何某欲买房,张某欲卖房,两人协商过程中,张某坚持房价为一万元,何某坚持八千元,双方未能达成一致。一日,何某见张某患病无力,迫使张某在准备好的合同上签字。何某的行为违背了哪项民法原则()A.自愿原则B.平等原则C.诚信原则D.公平原则CompanyLogo三、民事法律关系1.概念2.构成:(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公民(自然人)、法人、国家(特定情况下)(2)民事权利义务的客体:物、行为、智力成果(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权利和义务CompanyLogo第二节民事主体一、公民(自然人)1.概念2.民事权利能力:通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这么一种法律上的地位或资格始于出生以胎儿脱离母体,能够独立存在、独立呼吸为准民事权利能力终于死亡(包括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其中生理死亡以脑死亡为准,宣告死亡以法院判决为准)CompanyLogo3、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概念:指一个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来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意思能力,一个人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CompanyLogo分类10周岁一下1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18周岁以上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CompanyLogo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CompanyLogo下面我们再看一个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案例CompanyLogo把一个公民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精神病人2、经利害关系人申请3、由人民法院根据司法鉴定机构或医院所做的鉴定宣告CompanyLogo(四)监护制度1.概念:监护是指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而为其设定保护人的制度。2.分类(1)法定监护(2)指定监护CompanyLogo第二节民事主体委托监护(临时监护)分析1个案例讨论2个案例CompanyLogo我国《民法通则》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设置分别作了规定。1、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设定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CompanyLogo成年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没有上述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CompanyLogo2、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设定我国《民法通则》第17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CompanyLogo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没有上述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CompanyLogo监护人的职责监护人的职责主要有:(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分其财产;(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在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CompanyLogo(五)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1.宣告失踪宣告失踪,是指公民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宣告其失踪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民事法律制度。宣告失踪的条件为(1)须下落不明满2年。(2)须经利害关系人申请。(3)须由人民法院宣告。期限为3个月。CompanyLogo宣告失踪的后果1、失踪人财产的管理2、义务的履行失踪宣告的撤销条件:1、被宣告失踪的人重新出现2、他人确知失踪人下落CompanyLogo2、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一定期限,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宣告死亡的条件为:(1)须下落不明满4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从战争结束之日起满4年的(2)须经利害关系人申请。(3)须经人民法院公告。期限为1年。后果:与自然死亡相同CompanyLogo第二节民事主体(六)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承担无限清偿责任---个人经营的,以个人的全部财产承担---家庭共同经营的,以家庭成员共有的全部财产承担(七)个人合伙概念: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
本文标题:法律基础课件(实用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08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