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1年版)
1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急诊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发挥中医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急诊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第四条急诊科是中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是开展急诊急救、危重病临床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是独立于内科之外的一级科室,实行24小时开放。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和安全。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具备与中医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急诊急救、危重病诊疗工作有效开展。第七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24小时开设相关专业的急诊,应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2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二级医院应当设置急诊门诊、抢救室、留观室。有条件可设重症监护室;三级医院应当设置急诊门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室、重症监护室,有条件的可以开设急诊病房。第八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布局应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相关要求进行设置,应设置中医综合处置室,并保证24小时中药饮片或中药配方颗粒服务,有条件的可以设置急诊煎药室。第九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根据当地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第十条中医医院急诊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针灸器材(针灸针、艾条、刮痧板、火罐等)、中药结肠透析设备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施设备;设置急诊煎药室的,应配备煎药设备。急诊药房应当储备足够数量用于急救治疗的中药针剂。第十一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对于急诊门诊、抢救室、留观室、重症监护室、急诊病房应实行一体化管理。根据科室情况,应建立急诊分诊制度、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制度、抢救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灾害事件处置程序、绿色通道制度及流程、急诊请示报告制度、急诊医疗诊治知情签字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三、人员队伍第十二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根据每日就诊人次、病种和急诊科医疗和教学功能等配备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中医医院急诊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6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职业医师。3第十三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具备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对于本科室的优势病种和主要病种,均有连续的人才梯队。第十四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医生均应接受过中医急诊科专科训练,掌握中医急诊学和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住院医师应通过规范化培训,掌握本学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疗方案(规范、指南),掌握中医急诊基础知识,熟悉300首方剂,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1),熟悉基本理论、常用急救技术。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临床常见急诊病症形成较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一定的诊疗经验,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急诊救治工作。中医类别副主任以上医师应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应用中医理论处理急诊疑难病症、危重病的能力,具备对本学科常见病症诊疗方案(规范、指南)做出最终决策的能力。第十五条中医医院急诊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在急诊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本学科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规范、指南)和基本诊疗方法、急救技术,中医急诊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研修班、专科进修、跟师学习、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重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新技术新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中医急诊学科科学研究方法等,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跟师学习、主持不同级别科研课题等方式,重点培训解决急诊疑难、危重病的中医诊疗能力,开展中医急诊学科常见病症临床难点的科学研究。掌握中医急诊专业最新学4术动态。第十六条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应有在中医医院急诊科3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二级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应由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三级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应由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第十七条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急诊科专业临床工作10年以上。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第十八条中医医院急诊科的学术继承人,应从事中医急诊科工作6年以上,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素养、老专家独特经验、中医急诊学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第十九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第二十条中医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三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第二十一条中医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应掌握急诊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急诊科中医护理常规和急诊科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急诊护理指导。5第二十二条中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急诊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以上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以上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第二十三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应用中医诊疗技术治疗率、急重症抢救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病死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四、服务技术第二十四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注重继承创新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探索中医诊疗新技术,积极应用头针、平衡针等中医特色技术。第二十五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具备常见、多发急症重症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院应能开展各相关专科的常见急症、病症的诊疗。三级中医医院应当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开展疑难病症及危重病的临床研究。第二十六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制定常见急诊病及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规范、指南),诊疗方案应包括规范的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难点指临床上需要解决的有针对性的实际问题,通过中医治疗方法的改进有解决的可能。要定期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目的,不断优化诊疗方案(规范、指南)。第二十七条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药诊治工作。中医治疗的病例,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中医诊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水平。6第二十八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制剂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五、环境形象第二十九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第三十条中医医院急诊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应在诊疗区和留观区。第三十一条中医医院急诊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重点宣传中医药防治急诊危重病的理念,介绍中医药防治急危重症的方法及本科室专家特长,彰显本科室防治急危重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依据病种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六、附则第三十二条中医医院急诊科硬件设施和基本技术建设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执行。第三十三条中医医院急诊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第三十四条民族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相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行制定。第三十五条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三十六条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7附件1中医医院急诊科常用方剂目录1.一贯煎(《续名医类案》)2.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二妙散(《丹溪心法》)4.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6.三仁汤(《温病条辨》)7.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8.大青龙汤(《伤寒论》)9.大建中汤(《金匮要略》)10.大承气汤(《伤寒论》)11.大柴胡汤(《金匮要略》)12.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13.小青龙汤(《伤寒论》)14.小建中汤(《伤寒论》)15.小陷胸汤(《伤寒论》)16.小柴胡汤(《伤寒论》)17.小蓟饮子(《济生方》)18.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19.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20.天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21.五淋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2.止嗽散(《医学心悟》)23.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24.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25.丹参饮(《时方歌括》)26.乌梅汤(《伤寒论》)27.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8.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29.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30.玉女煎(《景岳全书》)31.玉屏风散(《医方类聚》)32.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33.甘草泻心汤(《伤寒论》)34.左金丸(《丹溪心法》)35.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36.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37.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8.四逆汤(《伤寒论》)39.四磨汤(《济生方》)40.归脾汤(《济生方》)41.生脉散(《医学启源》)42.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43.白头翁汤(《伤寒论》)44.白虎汤(《伤寒论》)45.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46.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47.半夏泻心汤(《伤寒论》)48.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49.地黄饮子(《黄帝素问宣明论方》)50.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51.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52.回阳救急汤(《伤寒六书》)853.竹叶石膏汤(《伤寒论》)54.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55.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56.导赤散(《小儿要证直诀》)57.麦门冬汤(《金匮要略》)58.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59.杏苏散(《温病条辨》)60.吴茱萸汤(《伤寒论》)61.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62.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63.补中益气汤(《脾胃论》)64.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65.良附丸(《良方集腋》)66.阿胶鸡子黄汤(《通俗伤寒论》)67.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68.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69.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70.炙甘草汤(《伤寒论》)71.参附汤(《正体类要》)72.独参汤(《十药神书》)73.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74.济川煎(《景岳全书》)75.真武汤(《伤寒论》)76.桃核承气汤(《伤寒论》)77.桂枝汤(《伤寒论》)78.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79.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80.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81.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2.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3.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84.桑杏汤(《温病条辨》)85.桑菊饮(《温病条辨》)86.理中丸(《伤寒论》)87.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88.银翘散(
本文标题: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1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09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