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鲜卑鲜卑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由鲜卑语译成汉语课前思考•1.阅读课本86、87页,思考淝水之战时间、对战双方、结果、相关成语。•2.阅读课本87页,思考建立北魏的民族是哪个?统一北方的时间、意义。•3.阅读课本88页第二、三段,思考北方民族交融(汉族与少数民族互相学习)有哪些具体的例子?•4.阅读课本87页最后一段与88页第一段,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淝水之战•背景:•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相关成语:前秦统一黄河流域383年前秦——东晋前秦败,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的建立•时间:•民族:•统一北方:四世纪后期鲜卑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拓跋珪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前秦瓦解后北方的分裂局面,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本原因:•措施•一迁:•四汉:•作用:民族交融成为时代的主流494年,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禁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与汉人联姻促进了民族交融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四岁继皇位,是北魏王朝的第6个皇帝,继位19年时,祖母冯太后去世,开始真正掌握政权。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人物简介迁都洛阳平城:位置偏北,不宜控制整个中国北方地区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多为游牧区,粮食产量有限494年洛阳:著名古都,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迁都洛阳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在朝廷中必须说汉语,禁用鲜卑语。(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资治通鉴》改革措施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北魏文官俑汉族服饰俑鲜卑服饰俑改鲜卑族的姓氏为汉族姓氏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楼楼邱穆陵穆步六孤陆贺赖贺独孤刘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什么说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思维拓展评价标准一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二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孝文帝他顺应当时民族交融的趋势,从政治,经济上进行了改革,并迁都洛阳,在文化上采取汉化政策,如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改用汉姓,提倡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改革一是促进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二是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三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他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改革家。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表现•经济上:•政治上:•思想观念上:•影响:互相学习、交往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相互交融的过程,包括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经济生活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由于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涉水草,所以多上身着褶,下身着裤,称为“裤褶服”。裤褶服是北方民族日常穿用的服饰,但在传入中原后为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主要是改大袖口,改阔裤腿,多作为军服或休闲装,在南朝时盛行。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北魏骑兵俑衣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食方凳胡床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用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总结:十六国以来,黄河流域的各民族共同生活、相互杂居,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趋于一致,民族交融已成为趋势。北魏的统一民族融合趋势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促进民族融合迁都洛阳内容小结
本文标题: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10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