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从中央一号文件看农村改革新走向
从中央一号文件看农村改革新走向台前县委党校付菊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一、解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内容“一号文件”共五个方面,分为32个小点一、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二、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三、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四、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五、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粗放经营集约发展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三、四五、二、通过一号文件把握农村改革新走向(一)做好土地流转,转方式,调结构,走农业现代化之路(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做新型职业农民(三)新农村与城镇化并重,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转方式、调结构,走农业现代化之路1、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手段。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就叫做农业现代化。最终目标是实现现代农业。什么是现代农业?就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发达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信息化)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管理现代化)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职业农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普遍趋势。现代农业的内涵可以分三个领域来表述:①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领域;②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③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1、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机械、生物技术)2、现代农业具有多种功能和多样形式。(观光、采摘农业)3、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品牌农产品)4、现代农业的组织形式是产业化组织。(合作社)5、现代农业重视生态环保。(生态有机绿色)美国的现代农业:至少比我们先进10年。3、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①土地规模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2014年11月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土地流转的含义: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特点:以“三权分置”为遵循,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地方全面负责的要求: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流转“尝鲜”O2O,打破乡间地头的传播方式土流网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土地流转综合服务机构,通过线上线下业务的有机结合,目前网站土地总挂牌面积已达3.4亿亩,成交9000余万亩,在全国拥有80万认证会员和137家区域流转中心。“土流网”土流网作为信息中介平台,一头连接想出租零散土地的农民,一头连接想要规模化经营的投资者和种养大户,要做的就是撮合交易,最大限度地促进土地流转的进程。互联网+土地流转2012年开始,土流网尝试使用O2O模式,将土地服务从线上延伸至线下,发展土地服务产业链及拓展各地服务网点。线上网站平台发布土地供求信息,线下区域流转中心提供陪同勘察、价值评估、法律咨询、项目策划、抵押贷款等一系列相关服务。“互联网+土地流转”,就是要把线上和线下有机融合,把互联网技术落实到土地流转方式、产品、服务等环节,让土地流转更便捷高效,让参与者特别是农民从中受益。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转方式——重点是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调结构——重点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资源禀赋特点,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不断优化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为什么要调整农业结构:2015年农业部出台《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指出原因:1、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与居民消费快速升级不相适应。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农产品发展依然滞后,高品质的牛羊肉、奶类、果菜等农产品生产与消费需求尚有一定差距。2、粮经饲结构不合理,种植业与养殖业配套衔接不够,地力下降与养殖业粪污未能有效利用并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程度较低。3、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农业比较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怎样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的着眼点:1、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因地制宜)2、调整优化粮经作物生产结构(粮油菜果蔬茶)3、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如稻田养鱼,树下养鸡等循环养殖)4、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二、三产融合)5、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品质高端有机产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应树立的理念:一是更加突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大力发展草牧业。三是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建立与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产业结构。四是更加突出一二三产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农业”体系。“互联网+”在经济新常态下,当“互联网+一切”成为创业主流的时候,农业与“互联网+”联姻是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中国农业效率还很低,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能够提升效率空间最大的就是农业。“互联网+农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当“互联网+一切”成为创业主流的时候,农业与“互联网+”联姻是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一、物联网技术下的工业化种养殖,有机果蔬就全部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全程追溯。第二,扁平化物流交易集散模式,第三,农产品品牌化模式加速推进,品牌农产品电商迅速崛起,第四,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市场预测分析及产品开发(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实践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1、种养大户:2、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劳动力为生产者的经营农场,征地期限较长,农业机械装备要达到一定水平,是与商业农场相对而言的。中国的家庭农场是在土地联产承包的基础上衍生的新兴农业经营模式。家庭农场在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普通农户仍占大多数,要重点培育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有一定规模50-200亩)在中国尚属新鲜词汇,但是在一些城镇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家庭农场已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美国农业由85%的家庭农场耕种。3、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各级政府对农产品加工或流通行业中的大型企业的一种等级评定。龙头企业是我们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是行业中的标杆企业。河南省桃园建民食品有限公司台前县天府食品有限公司台前县龙冠食品有限公司濮阳市绿源畜牧开发有限公司台前县诚信羽绒有限公司台前县华康食品有限公司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1、鼓励地方扩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资金规模。2、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承担涉农项目,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职业农民的出现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吸引人的事业、有奔头的产业。引导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将成为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重要手段。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我们可以相对简单地把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小型农业企业家等理解为职业农民。农民将不再是一种身份印记,而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选择。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羊,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由他们带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职业农民分为三类:1、生产经营型: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为主;2、专业技能型:以从事农业劳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3、社会服务型:以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农机手、动物防疫员等为主;职业农民如何培养?1、自身的努力:自身的努力是成为职业农民最主要的因素。新的理念、新的技能都是通过他们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能掌握的。2、社会的帮助: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帮助,能够有效促进职业农民的成长。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一种不同环节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是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要条件。3、政策的扶持培训:政府要切实为职业农民的培育做好服务工作,建立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体系。3、政策的扶持:经过近三年探索,初步明确了符合国情的“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新型职业农民制度体系。“三位一体”是就培育环节而言,改变以往单纯对农民开展培训的形式,综合运用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种手段培育农民,培养一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稳定生产经营者队伍;“三类协同”是就培育对象而言,按照农业社会化分工,将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个类型,实行差别化培育。“三级贯通”是就培育成果运用而言,根据教育培训经历和生产经营规模等,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认定,颁发证书,并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探索建立标准化、制度化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制度。陕西认证高级职业农民有人24岁,已年收入百万近期,陕西给第二批182人颁发了“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认证资格证书,这是我省对“农民”这个职业的最高“职称”。连续两年来,在陕西全省一千多万农民中,仅266人获得“高级职业农民”称号。这批高级职业农民——平均年龄38.6岁,最高学历研究生学历。这182名高级职业农民平均年龄只有38.6岁,其中55%的人年龄在40岁及以下,最大年龄55岁,年龄最小的是一位在汉中从事生猪养殖的22岁小伙,创业才两年。30岁及以下的“年轻农民”有42人。这182人中,还有22名女性高级职业农民,占总数的12%,这22位女性的平均年龄只有36岁。这群人中绝大多数都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大专或本科毕业,最高学历是一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1亿元农民培训经费,继续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全国4个整省、20个整市和500个示范县开展重点示范培育。2015年4月25日,农业部网站发文称,今年将“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的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其中围绕“调结构、转方式”的目标,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1万名”,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三)新农村与城镇化并
本文标题:从中央一号文件看农村改革新走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25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