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2第二章工程概况................................................................2第三章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关键辅助措施.....................................10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14第五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20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21第七章重点(关键)工程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63第八章监控量测及测量控制.....................................................86第九章隧道地质超前预报......................................................100第十章施工风险分析及具体预案措施............................................103第十一章施工进度计划........................................................109第十二章保障措施............................................................116第十三章施工组织建议方案....................................................145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厦门东通道(XX隧道)项目隧道主体工程**标施工招标文件、施工技术规范及参考资料。(2)**标标前会议纪要及补遗书,现场调查及咨询资料。(3)厦门东通道(XX隧道)及两岸接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标)(具体名称对一下图纸)。(4)我单位在以往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成熟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经验;(5)国家及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6)我单位实施ISO9002标准贯标工作质量保证手册和程序文件。1.2编制原则(1)科学部署,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确保工期。(2)合理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均衡生产。(3)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4)充分借鉴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成熟的施工经验,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建议删除:保证结构砼耐久性达到100年和一级防水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优良。(5)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确保安全。(6)精打细算,降低工程成本。(建议删除:各分项工程均投入专业化队伍施工,合理组织施工生产,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7)文明施工,保护环境。(建议删除:因地制宜组织施工,加强环境保护的原则。)1.3编制范围A4合同段左线起止里程为ZK12+485~ZK13+340,长0.855km,为隧道接线路基;右线起止里程为YK9+700~YK13+355,长3.655km,其中路基长0.845km,隧道长2.810km。主要工程内容为XX端右线主隧道,包括隧道上方的通风竖井,隧道与服务隧道之间的横通道,洞口建筑及XX端接线部分。本投标书编制范围为本合同段内的所有工程项目及为完成该项目所修建的临时工程。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本工程路线在厦门岛高林村南侧,从城市快速主干道仙岳路K5+100起,经店里村北,沿下边村南侧与环岛路相交,穿五通码头以S曲线跨海,跨海经下店村南、肖厝村北与规划的海湾大道、窗东路相交,最后在林前村南侧接上XX大道,路线全长8.346m。2.2工程规模厦门XX隧道是一项规模宏大的跨海工程,路线全长8.346m,隧道全长5945米,其中跨越海域长约4200米,为双向六车道,是连接厦门本岛与XX区陆地的重要通道,是我国采用钻爆法修建的第一座大断面的海底隧道。本合同段隧道长度为2810米,其中穿越陆域地段长0.29km,海域段长2.52km。2.3主要技术标准厦门XX隧道为高等级公路,同时兼具城市道路功能,两岸接线与城市道路相连。主要技术标准详见表2.3.1。表2.3.1主要技术标准项目单位主要技术标准(删除:数量)备注建议删除本行1234删除本行公路等级高等级公路双向六车道计算行车速度Km/h80路基宽度m16.25XX岸行车道宽度m3×3.75平曲线最小半径m2300直线最大长度m1962.494隧道最大纵坡%2.92最短坡长m450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18000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12000隧道净空断面m13.5×5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按城-A级验算设计洪水频率道路1/100、隧道1/3002.3工程环境状况2.3.1地形地貌工程场址位于厦门岛东北侧,地貌单元属闽东南沿海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区。隧址区陆域为风化剥蚀型微丘地貌,地势开阔平坦,主要为残丘——红土台地,丘顶高程20~35m,丘体多呈椭圆体,坡度和缓。丘间洼地高程一般5~15m,沟、塘较多。海滨局部为全新世冲海积阶地,地面高程一般2~5m,略向海边倾斜。海岸带为海蚀海岸及堆积海滩地貌,岸线曲折,岸坡以土质陡坎为主,坎高7~20米,部分地段坎底基岩裸露。西滨岸为堆积海岸,海滩宽阔,滩面被浮泥覆盖,被辟为海产养殖场。隧址区海域约4200米,西滨侧水下岸坡平缓,一般水深15米,海底平坦,渐升至出露。陆域段占地为鱼塘和农田,对沿线村庄的影响有限。2.3.2水文情况厦门海域为正规半日潮,历年来最高潮位4.53m,最低潮位-3.30m,平均高潮位2.39m,平均低潮位-1.53m,平均潮差3.92m,最大潮差6.92m,平均海平面-0.32m(黄海高程)。潮流形式属往复型,涨潮时最大流速1.3节,流向333°;落潮时最大流速1.4节,流向137°。场区陆域没有河流,大气降雨靠丘(岗)间沟谷排泄流入港湾或海中。区内小型水体较多,池塘遍布。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2.3.3交通运输厦门水路运输发达,是天然良港,(建议删除:五通港、刘五店港规划有万吨级深水泊位货运码头);鹰厦铁路、福厦公路与全国铁路、公路形成网络,XX岸XX大道一期工程基本贯通,交通较为发达。场内施工时,可就近修筑施工便道连接至施工地点。2.4气候条件厦门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均气温20.8℃,极端最高气温为38.4℃,极端最低气温2℃。每年2~8月为雨季,年均降雨量1143.5mm,主要风向为东北向,次为东南向,9月至次年4月为沿海大风季节,多为东北风,平均风力3~4级,最大8~9级。7~9月为台风季节,风力7~10级,最大可达12级,最大风速60m/s。2.5工程地质条件2.5.1区域地质概况厦门地区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为闽东中生代火山断拗带(二级构造单元)之闽东南沿海变质带(三级构造单元)。在此构造单元内,对隧址区地质构造具有控制意义的断裂构造为长乐一诏安断裂带和九龙江断裂带。长乐一诏安断裂带位于东南沿海丘陵地带,呈北东向平行海岸线展布,北起闽江口,经长乐、惠安、泉州、厦门、诏安,向南延伸至广东南澳、惠来入海,长约450km。该断裂带由一系列近于平行、长短不一的断层组成,带宽38~58km。该断裂带上地震活动较弱,最新活动年代为晚更新世早期。九龙江断裂带分布于厦门、漳州和南靖等地,走向北西至东西,由二到三条次级断裂组合而成,长120km以上。断裂形成于晚侏罗世,沿断裂片理化、糜棱岩化现象明显。在晚第四纪时期,该断裂某些地段有较强活动,扭断水系,断错上更新统。此外,沿断裂带也是地热异常带,发生过多次5~6.5级地震。本次海域地震反射勘探发现数条轴向测线均有三条强风化基岩深槽,呈北西及近南北向展布,F1走向北西276。,F2走向北西304.5。,F3走向北西345.5。,经钻孔验证,强风化层深厚,部分岩芯可见密集的高角度裂隙及碎裂特征。2.5.2场区岩土特征地质调绘和钻探揭示,勘察场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及燕山期侵入岩两大类。(1)第四系地层第四系地层以侵入岩残积土为主,其次为上更新统冲洪积、以白色基调为主的粘性土(当地称白土)和粘土质砂,少量全新世种坡积或海积砂土、粘性土、淤泥等。侵入岩残积土水平方向较为均一,垂直方向则显示出不甚明显的分带现象,本区残积土一般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带,即棕红色粘土带、棕红杂灰白花斑色亚粘土带、灰白色砂质或砾质粘性土带,此类土在丘顶处薄,丘体边缘较厚,厚度一般5~15米。上更新统白土主要分布于丘间洼地,层厚变化大,最厚处可达20米左右。全新统主要分布于海域及堆积潮滩地带,少量分布于丘间洼地表部。各类土体特征及分布情况如下:①填筑土(Q4me):多为杂填土,局部为素填土,结构疏密不均,西滨岸仅以海堤、塘埂、路堤等形式出现。_全新世海积淤泥或(Q4m):灰色~灰黑色,含贝壳碎片,土质均匀,粘性较强,流动~流塑状,局部混少量砂;主要分布于港湾及沿海潮间带,陆域沟、塘中有少量分布。场区潮滩前缘地带此类土较厚,钻孔揭示最厚处达6m左右。_全新世海积砂类土(Q4m):多呈灰色,局部呈浅黄色,多为中、粗砂,结构松散,成份以石英为主,分选性差。局部含较多泥质和贝壳碎片,呈淤泥混砂状(_1);主要分布于海岸边及浅海暗礁群内,厚度一般不超过7米。_全新世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及泥炭质土:场区丘间洼地表部一般均有全新世冲洪积亚粘土(Q4a1+p1),颜色以黄褐色居多,洼地边缘过渡为棕红色,软塑状为主,局部流塑或硬塑状,层厚一般小于2米;滨海低凹处常有湖沼相灰色淤泥质粘土(Q41)或黑色泥炭质土(Q4f)分布其下,流塑~软塑状,XX岸XZK25孔、XZK26孔及连接线段ZSK7孔、YSKl6孔揭示了此类地层,分布高程在O.0-7.0米之间,泥炭层厚度一般小于l米,淤泥质粘土厚度小于3米。_上更新世冲洪积粘性土及粘土质砂(Q3a1+p1):此类土以白色为主基调,残丘边缘过渡为棕黄杂灰白色,以砂质粘性土为主,某些深度可出现细腻的粘土夹层,硬塑~半干硬状。下部往往夹密实的粘土质中粗砂透镜体(_1),该土层砂粒含量及粒径垂向变化大;海域中XX岸养殖场区XZKl5、XZKl6、ZTKl8、XZKl9~XZK21孔揭示的更新统冲洪积中粗砂局部含卵、砾石,最大粒径可达10cm左右,反映出山前古冲沟或古洼地的沉积特征。XX岸揭示该类土顶界最高点为4.88米(初勘ZSK5孔)。_第四纪残积层(Qe1):表部均为棕红色,往下过渡为棕红杂黄色、灰白色花斑状,以砂质粘土、亚粘土居多,硬塑~半干硬状,广泛分布于残丘台地,厚度多为5~10。(2)基岩场区基岩以燕山早期第二次侵入的花岗闪长岩及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海域为花岗闪长岩分布区,XX侧潮滩及其以北地带为黑云母花岗岩分布区。其内穿插二长岩、闪长玢岩、辉绿岩(玢岩)等岩脉,脉岩以辉绿岩最为多见,多沿本场区最为发育的近南北向及北北东向高角度裂隙侵入,脉宽一般不足1米,个别部位宽达10~20米。基岩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强、弱、微四个风化带,各带特征如下:全风化带(w4):全风化花岗闪长岩(_1)及黑云母花岗岩(_1)一般呈棕黄~灰黄色,含灰白色及褐色斑点,岩体己呈砂质粘土或砂质亚粘土状;全风化辉绿岩为灰黄含黑褐色细纹,呈硬塑~半干硬粘土状:全风化闪长岩为灰黄~浅黄色,岩体呈硬塑粘土状;全风化闪长玢岩多为紫红含灰白斑点,呈硬塑~半干硬粘土状;全风化二长岩多白色,含较多高岭土,呈硬塑粘土状。全风化带的厚度主要取决于其顶部受剥蚀程度,两岸普遍较厚,一般为10~30m,海域变化很大,浅海区该风化带几乎被冲刷剥蚀殆尽,但构造破碎带内仍可达30米左右。强风化
本文标题: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290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