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形势政策PPT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2000年第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并提出了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采集、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1%的城镇化增长率2096万人入城1200亿居民消费10万亿替代出口66万亿新增投资需求37.15%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发展的发动机有利于缓解我国城乡收入差距。2012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对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3%城镇化贡献率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具体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稳妥推进、提高质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为何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2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3新型城镇化之路怎么走目录第一章为何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1人口城镇化不彻底23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4当前城市发展模式存在弊端5百姓对城镇化提出新要求本章概要城乡用地集约程度不高一、为何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率:52.57%城市:665个镇:3400多个1978年城镇人口1.72亿,城镇化率17.92%,城市191个、镇2100多个。一、为何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日韩:40年美德:80年英国:120年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平均以1%的速度增长,相当于每年造了一个上海市(2096万人)。2030年,3.6亿农民市民或工作定居城镇人口达10.7亿,城镇化率达70%。人口城镇化不彻底两个群体无法享受本地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2012年人口13.5亿,7.2%国土面积、19%世界人口2020年,城镇人口总量约8亿;2030年约10.5亿未来有3.5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人口中包含了大量的农民工2012年外出务工农民工在城镇缴纳养老、医疗保险的比例为14.3%、16.9%。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态势并存(亿亩)(亿人)城乡用地集约程度不高(年)人地关系紧张18.26亿人均耕地面积约1.37亩,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城乡用地集约程度不高城乡粗放用地情况普遍近3.86万平方千米开发区荒芜闲置(原因);政绩考核压力,不计成本招商引资;农村宅基地配置缺乏有效退出机制;2000-2010年农村人口减少1.37亿,但村庄用地却从2.17亿亩上升到2.21亿亩。中国按亿美元产值的标准煤(万吨)与发达国家的比较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水资源短缺现象突出大气污染严重后备耕地分布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西部地区资源约束日趋加剧环境状况总体恶化1、盲目模仿西方,重视表面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2、热衷新城建设和高档地产开发;3、嫌贫爱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偏向富人,拉大城乡差距,抬高了农民进城落户门槛。资源浪费严重当前城市发展模式存在弊端当前城市发展模式存在弊端城市发展模式不可持续金融风险凸显以土地吸附资金;以资金提升土地价值;以更大规模土地吸附资金。10万亿;用途是城市建设;还款来源是未来土地出让。既要面对大量农村人口转移的客观事实,又需要满足城镇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百姓对城镇化发展提出新要求第二章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到城镇化过程中;尊重国情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23建设智能化城镇4“绿色”城镇化内涵丰富5建“低碳”城镇任重道远本章概要建设集约型城镇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超过50%(矛盾爆发期:19世纪中期宪章运动、20世纪初进步运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外来人员与当地居民摩擦事件时有发生,“二元人口”间的社会矛盾显化;权衡城乡矛盾、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口的利益关系。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我国的城镇化率只有35.3%,与统计上的52.7%存在差距。两个群体未能享受当地公共福利有关。︰日本6︰1法国5︰1中国1.5︰12、我国工业用地太多,城市人居或环境空间偏少建设集约型城镇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我国工业用地容积率只有0.3-0.6,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以上。1、土地集约程度不高:1980-2011年,城镇土地面积增长9.2倍,但常住人口只增长3.5倍;土地城镇化速度是人口城镇化速度的1.85倍;国际水平是1.23倍;城市人均用地133平方米,超过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高限。参照国际大都市,东京人均建设用地78平方米,香港才35平方米。香港人口密度是上海的2倍,建设用地面积不到上海的1/10.建设集约型城镇产业分布上学浙东模式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来促进生产发展和城镇化。可节约土地30%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囤地等土地浪费行为建设智能化城镇从经济角度,可提升经济运营效力、降低发展成本。(信息技术、3D打印技术);从生活角度,能实现便民、利民、惠民。“绿色”城镇化内涵丰富生态绿色出行绿色建筑绿色我国建筑多数不够环保,既有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我国建筑耗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60升油3480升水大量废水、重金属污染发展低碳,密切关系百姓的日常生活建“低碳”城镇任重道远第三章新型城镇化之路怎么走当前城镇化建设中正在推进的工作:1、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努力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3、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和综合整治;4、加快推进城市市政设施建设;5、组织编制国家城镇化规划。1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2本章概要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快的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随着城镇人口增多和农民工市民化政策落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资将增加,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有利于减轻政府负担。市场:解决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和居住;政府: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规划,完善市政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市场资金投入比重;政府:公共服务,保证均等化,放宽准入门槛,发挥有条件市场主体的作用。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处理好城镇与农村的关系城镇化过程中同步发展农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处理好资源环境禀赋与城市承载能力的关系节能减排提高城市承载能力(节水技术、交通建设)城镇承载人口能力并非一成不变。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处理好城市群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关系逐步消除行政级别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中小城市城镇自主权有限(资源分配)我国城市之间存在隶属关系,缺乏独立地位(苏州市:5区4市46镇)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处理好城镇发展占地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农村人口转移引发大面积占用耕地的担心。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处理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差异化的关系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承认差异化服务。(民办学校)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处理好产业升级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关系把握人口多国情,扩大就业政策解决非农转移情况;宏观层面: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传统产业作用微观层面:产业升级主体是市场,政府要加强引导。发展层面:重视传统产业,活跃中小企业、扩大就业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快的改革城市服务中心偏向户籍城镇人口、社会凝聚力降低、社会矛盾凸显;决策出发点:农民工;户籍改革:阻力小、需求急;尊重民意、允许保留或有偿流转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快的改革加快用地制度改革步伐同时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制度改革1、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权:赋权;确权颁证工作;宅基地市场化流转机制,扩大流转交易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2、合理分配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以现有常住人口为依据,确定新增用地指标在各城镇的分配比例;人地挂钩政策;3、提高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建立政府引导、规划管控、多元参与、利益共享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快的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资金保障1、健全财税管理体制:设立城镇化专项转移支付(中央和省级财政);跨省转移农民工(中央政府),省内跨区农民工(省级政府);建立地方税收稳定增长机制(开发房地产税)。2、改革基础设施融资:理顺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打破垄断、吸纳外资和民间资本。3、扩大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范围:健全地方举债的法定程序,把地方政府债务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完善政府债务资金使用和偿还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政府债务信用评级体系。既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又发挥民间资本的主体作用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快的改革推进行政区划管理改革促进不同层级间城市的平等竞争调动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活力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1、增设市数量:7亿多人口,只有660个市;2、减少行政管理层次;3、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模式,避免行政机构膨胀。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快的改革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逐步缩小进城农民工在教育、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的差距,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促进社会公平和发展人民共享。推进新型城镇化亟待加快的改革1、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增加对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民办学校办的扶持力度;放开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实施办法。2、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社保缴费可转移持续;流入地参保无制度限制;加强监管力度,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3、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实行公租房与市场化住房双轨制,以住房为主,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
本文标题:形势政策PPT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296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