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1年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考纲点击考情播报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1.本课考查的主干知识是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2.复习时要结合国庆60周年庆典、全运会的召开和振兴文化产业的热点问题,综合分析文化的作用。体味文化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也是文化活动。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1)正确把握文化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文化不是指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而是指除此之外的人们的全部精神活动。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是精神活动。②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③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2)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3)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4)“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其实质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例1](2010·东莞模拟)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课堂笔记]选本题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必须把握在生产和生活中,人民创作经典音乐,说明了文化来源于生产与生活实践,同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认为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是片面的。C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正确理解文化的作用[例2](2009·山东高考)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课堂笔记]选此题适用排除法。②中提到优秀文化典籍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观点是错误的,应是间接的转化。①③④均是对文化典籍的地位、作用的正确表述。B文化与经济、政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但又可以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1)文化由经济决定,文化的某些方面不能超越经济,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文化虽然也能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是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和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可能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或者是落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例3](2009·福建高考)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课堂笔记]选题干通过邮票这一文化载体反映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发展成就。D的观点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故不选A和D。材料中也没有提到文化软实力,不选C。B年份(年)卷别背景材料题型2009广东卷31题“超女选秀”产生的经济效益选择题2009江苏卷18题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选择题2009山东卷29题黄河三角洲大力发展旅游、教育主观题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在2009年高考中的考查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是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2009年有多个省份考查了这一考点的相关内容。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侧重点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命题角度通常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等。答好这类题,首先要正确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尤其是不能混淆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其次要区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其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其发展。1.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应对日益严峻的文化挑战的措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精神等实力,以及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等基础实力。综合国力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是各种因素、各个领域的总和,也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统一。[例4](2009·山东高考)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课堂笔记]本题站在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和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角度;文化是生产力是第二个角度;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第三个角度。[答案](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某市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某市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3)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某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1.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考查点1文化的内涵、特点与形式解析:《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著名的音乐作品,一经问世即产生持续广泛的影响,说明A是正确的。题中不能体现文化形式的“丰富”,不选B。文化的发展虽由社会实践推动,但作为社会意识范畴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并不一定与社会实践同步,不选C。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知识分子的作用虽然重要,但也是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不能以部分替代整体,故不选D。答案:A2.在2010年全国“两会”开幕式上,“奏国歌”程序被改为“唱国歌”。不少代表委员指出,将奏国歌改为唱国歌,更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这说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A.决定着社会的发展B.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C.都能促进社会的发展D.是物质力量的反映考查点2文化的社会作用解析:A项夸大了文化的作用;C项没看到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D项没有准确把握题干的意图。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故B正确。答案:B3.“和谐中国,全民全运。”这一全运会口号是全国人民对和谐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C.和谐文化就是没有矛盾的文化D.优秀文化有利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解析:本题以全运会的口号为题材考查了文化的影响和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A不选;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故B不选;C说法错误,不选。答案:D4.(2009·江苏高考)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考查点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解析: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片面地认为所有文化对经济发展都具有推进作用的观点是不正确的,A错误;在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不是同步的,B观点错误;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上,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而文化是经济的反映,C错误。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D正确。答案:D5.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得出答案。①夸大了原生态文化的积极意义,不选;④错误,文化的价值最重要的是能否带来社会效益,经济价值不是文化发展的唯一目标。故选②③。答案:B6.截至2009年7月,全球已经启动建设了331所孔子学院(课堂),分布在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近3000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这表明()A.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B.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在上升C.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D.文化竞争力的高低是衡量国家实力的最重要因素考查点4文化与综合国力解析: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表明,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在提高。A、D两项言过其实,C项无从体现。答案:B7.2009年7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5年来,山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新增近百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9.9%,占GDP的比重均稳定在2.7%以上,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850亿元。为加快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山东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定文化产业增加值到2010年达到或超过1000亿元,到2015年占GDP比重达到或超过5%。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山东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本文标题:2011年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0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