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探索-精选教育文档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探索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加之“工匠精神”回归的呼唤,社会更加注重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全面阐述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基本关系,进一步说明培养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更加深入探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途径,对促进高校打造“核心竞争力”,创立“特色品牌”,培养创新、应用型大学生有着较好的借鉴和示范意义。21世纪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新时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以及长期充满活力的重要基石。2016年3月5日,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养出新一代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课题,这项任务已然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当前,很多重要的职业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如何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创新型培养人才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1“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关系《尚书?大禹谟》讲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只有专于其中,方成极致。工匠精神需要一点一滴的培育、渗透,方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其含义为在日常生活中工匠精神被理解为敬业精神,指每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一种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其核心内容是指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并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现代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一种通过自身不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活动来解决问题的文化,是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是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行为文化。双创是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在全国引起了一波创新创业的热潮。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动力。中华上下五千,文化源远流长,靠的是创新的精神。而要培养新一代富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学校的培养无疑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键点。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急需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将会给社会输送大量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时代发展赋予应用型本科院校新的使命与重任。大学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坚持以精益求精、追求细节的“工匠精神”,协调运用创新思维,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等等,以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社会进一步的发展。2培养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重要性2.1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发展的多元化现代社会里,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高等教育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创新思维、工匠精神是新时代提出的对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新标准。在培养新型人才的道路上,高等职业教育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据笔者所了解,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开设着创新创业以及职业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同时也举办相关的创新型比赛,如“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相关的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比赛实践,不断的弥补自身的不足,一个大型比赛的赛程往往是一年的时间,从中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2培育创新思维工匠精神是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每年的毕业生队伍不断壮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也逐年增长,相当大数量的学生存在着“眼高手低”的想法,不愿意从基层的工作做起,不愿脚踏实地的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社会上浮躁的风气影响着学生的意志,这就更需要学校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三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提高自己的专注与坚持能力。另外,随着本科生的增多,学生自身的优势除了自己所具有的技能外,更多的体现在自身的创新能力上。学校也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给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3培育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人才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重要因素在悠悠中华的历史长河中,良工巧匠如数家珍,从作为四大发明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到雄伟的长城,唯美的故宫、颐和园,耸立千年的赵州桥,等等,无不是我国的能工巧匠的杰作。近年来的“鸟巢”“港澳珠高速”“熊猫发电站”,这些都饱含着伟大中国人民的智慧。在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新时代背景下,自主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我们应该用工匠精神托起整个国家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3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3.1缺乏导向机制,缺乏培养一支热衷科技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一个学校最重要的组成因素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很多高校的老师往往拥有渊博的知识,却缺乏对科技创新的热情,缺少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不少高校的老师存在着传统式教学,在课堂上只是依照着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讲授,缺乏结合践知识传授与学生,故而大部分院校在创新与工匠精神的培养上输在了源头上。3.2培养人才的制度单一,校园科技教育氛围不浓郁由于受以往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学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制度比较单一,只注重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的培养,跨专业培养学生的意识淡薄,培养机制不灵活,导致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当今多元化社会的发展需求,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文科类偏多的院校,其科技教育的氛围不浓厚,学生对这方面的接触了解甚少,难以实践,难以把理论知识化为社会实践,从而也难以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3.3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对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的教育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很大,人们早已习惯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未普及,由于去年刚提及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对于新的教学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如何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如何在课外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对应用型本科以及其他高校来说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3.4未能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教育传统的专业教育只是注重学生单个方面的培养,学生接触的领域知识更是少之又少,课堂所传授的也只是该学科的专业知识,导致学生缺乏全方面?硖岣咦约旱闹?识,如何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教育,这应该引起教师与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以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多能型的人才。4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途径文化环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文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思维方式。当今应用型大学普遍存在学术氛围不高的现象,大多数学生追求安逸的生活,不愿意关注和思考社会发展的动态,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对自己的要求普遍低水平,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针对以上问题,探讨出以下可实现的途径。4.1培育工匠精神,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4.1.1倡导以点带面,最终达到共同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在策划组织各种活动中,要认真落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精益求精的意识,并真正运用到每一项工作任务甚至各种细节中。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日常活动中,辅导员可以传输或倡导学生大胆创新,认真负责完成每一项任务,班委以身作则,带动同学们的积极性。4.1.2打造创新环境,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潜在课程是指在学校计划和课程方案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非计划的、隐含的、未被认识的或者不明确的课程。也就是通过班级环境和校园环境等物质环境的建设,以人际关系,文化环境的建设,从中或深或浅的透露创新创业文化以及工匠精神。并且在校园、班级、社团等地方,通过宣传栏、广播、公众号和相关传播渠道,打造创新创业环境和工匠精神文化氛围,从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提升创新思维、提高工匠精神。4.2加强教育实践建设4.2.1匠心打造特色高等教育,为国输出高端精品人才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塑造潜在环境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撑,实际的实践经验,就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需要从教育课程出发,丰富创新创业知识的储备,以及工匠精神的磨练。(1)深化通识选修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除了对属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知识、及人文文化等一般教育。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还应该加强相关的通识教育。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创新思维等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未来前景有一个基本的理论背景,逐步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未来前景有一个理想的预测与分析。开展工匠精神专项课程,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通过案例分析及工匠人的宣讲,让学生更能亲身受到感染,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工匠的感悟。(2)加强专业技术应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一种通识教育。在固定专业之中加入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课程,使学生具备对未来的预判能力。通过对专业知识及发展方向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在所学领域从事开发、应用及管理的相关素养并磨练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为创新创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3)大实验实训课程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训教学,学生通过对创新创业的了解,形成创新思维,磨练工匠精神,并在条件成熟后投身创业道路的课程。创新创业实验实训课是指通过公司的模拟运行、进入公司实地锻炼、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形式进行。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方式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能力,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了解及实际操作能力的磨练,从中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地改善,不断的磨练自己,发掘自身的潜能。4.2.2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匠心素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一个没有创业经验,或创业失败的,如何能教好学生创新知识和创业能力呢?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聘请在创业中具有成功经验的企业人担任教师,及具有“双师型”的教师传授学生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以自身的实际创业经验进行分享,为学生指点迷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出的“企业家精神”既会让学生严格的完成相应的任务,也会潜移默化的锻炼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地深化开展。4.3致力建设一支热衷科技创新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导向机制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成效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高校要引进专业人才组建创业精神培养团队,使大学生得到专业性的指导。建立健全导向机制,鼓励教师要经常关注最新的时事动态,并把最新理念传授给学生。4.4建立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创设科教文化环境科技创造历史,创新改变命运。学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给学生营造一个科技文化创新氛围,与校企合作,努力培养具有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目前,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拥有诸多国际化的公司企业,该地区高校具有很大的优势。高校应该抓住机会,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4.5创新教学方式的改革,合理设置课程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是当今教育的关注点,符合国家实施创新型教育的发展战略,促进创新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应结合当前的发展需求与新政策,设置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高校自有实验实训室资源,建立“实践结合理论”的教学模式,也可以结合网络教学方式,整合与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大胆抛开传统教育束缚,多方面强化学生的创新与动手能力。4.6重视专业教育,引领学生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工匠精神的培养,最好的途径就是在融入到学生平时所学的课堂上,结合本专业的特色,注重让学生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培养自身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如何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5结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培养专一多才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通过健全激励导向机制创设科技教育环境,拓宽科技教育渠道,形成了自己学校较为鲜明的科技教育办学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工匠精神。基金项目:项目课题:2017年“攀登计
本文标题: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的探索-精选教育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1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