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1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学习目标:①通过折、剪纸张的方法,探索菱形独特的性质。②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计论、分析、类比、归纳、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总结菱形的特征。教学重点: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的理解及菱形性质的灵活运用。学习过程:活动一:自学课本例题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如何从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菱形来?的四边形叫做菱形,生活中的菱形有。2.按探究步骤剪下一个四边形。①所得四边形为什么一定是菱形?②菱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有对称轴。图中相等的线段有:图中相等的角有:③你能从菱形的轴对称性中得到菱形所具有的特有的性质吗?自己完成证明。性质:证明:活动二:对比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菱形的对角线:平行四边的对角线:活动三:菱形性质的应用平行四边形菱形?2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2.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cm,∠ABC=60°沿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课效检测:一、填空(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12cm,16cm,它的周长等于,面积等于。(2)菱形的一条边与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夹的角比是3:2,菱形的四个内角是。(3)已知:菱形的周长是20cm,两个相邻的角的度数比为1:2,则较短的对角线长是。(4)已知:菱形的周长是52cm,一条对角线长是24cm,则它的面积是。二、解答题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周长为8cm,∠BAD=1200对角线AC,BD交于点O,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是本节的知识基础。关于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就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条件得到的。ABCDO3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二)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积累经验,并能综合运用,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2.经历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意识和主动探究的习惯,初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发展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意识.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教学难点:菱形的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设计:模仿-猜想-论证-运用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菱形的性质:1.四条边都相等;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3.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二、新课学习1.思考(1):除了运用菱形的定义,你能找出判定菱形的其他方法吗?猜想1: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得出结论:判定定理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实际应用:例题1:如图19.3.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4.思考(2):DABC4除了运用对角线,你还有其他判定菱形的方法吗?猜想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B=BC=CD=DA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思考:这里的条件能否再减少一些呢?能否类似对矩形的讨论那样,有三条边相等的四边形就是菱形了呢?猜一猜,并试着画一画,你就会知道,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5.得出结论:判定定理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三、随堂练习1、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边形是()A.等腰梯形B.正方形C.矩形D.菱形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D、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四、课堂小结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共有哪几种方法?五、板书设计六、布置作业教材P7习题1.21、2、3七、教学反思本节课,课前布置的任务为本节课的探究做了有效的铺垫,学生资源的灵活运用提高了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在证明思路的分析过程中体会了逆向思维、一题多解等的数学思想,另外,学生通过经历“实验—猜想—证明—应用”的探索过程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课题)复习判定1.判定2.例1.判定3.探究例2.(学生板演)5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矩形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有关性质.过程与方法:经过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重难点、关键重点:掌握矩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难点:理解矩形的特殊性.关键:把握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迁移到矩形概念与性质上来,明确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收集有关矩形的图片,制作教具.学生准备:复习平行四边形性质,预习矩形这节内容.学法解析1.认知起点: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内容.2.知识线索:情境与操作→平行四边形→矩形→矩形性质.3.学习方式:观察、操作、感知其演变,以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形象感知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例,属于平行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由此归纳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1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投影显示)【问题探究】(投影显示)如图,△ABC中,∠A=2∠B,CD是△ABC的高,E是AB的中点,求证:DE=1/2AC.6思路点拨:本题可从E是AB的中点切入,考虑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必需找到另一个中点.分析可知:可以取BC中点F,也可以取AC的中点G为尝试.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探研时空】已知:如图,从矩形ABCD的顶点C作对角线BD的垂线与∠BA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求证:AC=CE.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因此,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例,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性质.2.性质归纳:(1)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2)角的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3)对角线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4)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的每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完成,以便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7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2.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重点、难点:1.重点:矩形的判定.2.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的三个例题都是补充题,例1的一组判断题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判定矩形的条件,老师们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地再增加一些判断的题目;例2是利用矩形知识进行计算;例3是一道矩形的判定题,三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综合应用矩形定义及判定等知识的.课堂引入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2.矩形有哪些性质?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4.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和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边形内角和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例习题分析例1(补充)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指出:(l)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例2(补充)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8分析:首先根据△AOB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出ABCD是矩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例3(补充)已知:如图(1),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分析:要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由于此题目可分解出基本图形,如图(2),因此,可选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证明.随堂练习1.(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B)有一组邻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D)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已知:如图,在△ABC中,∠C=90°,CD为中线,延长CD到点E,使得DE=CD.连结AE,BE,则四边形ACBE为矩形.课后练习1.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⑴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①),使AB=CD,EF=GH;⑵摆放成如图②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⑶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③),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④),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2.在Rt△ABC中,∠C=90°,AB=2AC,求∠A、∠B的度数.教学反思1.灵活处理教材2.充分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3.应当注意的问题9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分以下几点:1、充分考虑了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研究探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能学以致用。2、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适当、适量设置例题、习题,使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了活动性、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生成性。3、教师始终起到启发、点拨、纠偏、示范的作用。4、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使他们“听”有所思,“学”有所获.【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矩形,矩形的应用非常广泛。前面两节学习了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其他图形奠定基础,与矩形相关的问题也是考查的热点。2.对教材的处理本节课主要是应用矩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利用这节课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实践、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亲身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观念,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在选题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配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题。教学中,通过有效措施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与交流,已经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并会运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增强集体责任感。4.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33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