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防汛与抢险知识专项培训课件(PPT138页)
XXX上市集团公司防汛与抢险知识专项培训课件01什么是防汛02洪水的基本特征03防汛基本知识04防汛中应该注意事项05防汛材料装备内容06防汛应急预案01什么是防汛基本概念1、什么叫防汛?答:是指为防御洪水,预防或减轻洪水灾害所进行的各项工作。2、防汛工作的方针是什么?答: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3、防汛抢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以防为主,全力抢险,抢早抢小。4、防汛工作五落实是什么?答:思想落实、组织落实、技术落实、料物落实、责任落实。5、群防“六到位”是什么?答:思想、组织、责任、技术、物料、预警迁安到位。灾害性天气种类与标准1、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沿用国内现行规定分为四种:(1)热带低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小于8级(风速小于17.2米/秒);(2)热带风暴: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达8--9级(风速17.2米/秒~24.4米/秒);(3)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达10~11级(风速24.5~32.6米/秒);(4)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12级或以上(风速32.7米/秒以上)。2、大风:指非热带气旋侵袭所造成的平均风力达6级(风速10.8~13.8米/秒)或以上的强风。3、暴雨:指24小时内降水总量达到50毫米或以上的降水;国家标准分为:暴雨(50.0~99.9毫米),大暴雨(100.0~249.9毫米)和特大暴雨(大雨或等于250毫米)三级。降水强度等级划分标准≧250.0特大暴雨175.0~249.9大暴雨~特大暴雨100.0~249.9大暴雨75.0~174.9暴雨~大暴雨50.0~99.9暴雨33.0~74.9大雨~暴雨25.0~49.9大雨17.0~37.9中雨~大雨10.0~24.9中雨5.0~16.9小雨~中雨0.1~9.9小雨、阵雨降水强度等级划分24小时降雨总量(㎜)项目防汛工作方法汛前准备工作1、思想上的准备;2、组织上的准备;3、预案上的准备;4、物质上的准备。防汛重在预防,其次是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及演练,强化公司应急处理能力。(1)、思想准备。主要是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懈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情绪。(2)、组织准备。主要是抓防汛指挥机构与办事机构、行政首长负责制与防汛岗位责任制和防汛抢险队伍的落实到位,保证防守抢护系统和军民联防系统正常运行。(3)、工程准备。主要是抓除险加固工程和应急度汛工程施工,抓河道清淤清障,抓备用电源和闸门启闭机检修、保养、试运行,确保汛期闸门启闭灵活,工程安全运用。保证防洪工程体系正常发挥作用。(4)、物资准备。包括各种抢险工具、器材、物料、交通车辆、道路整修、通信、照明设备等等,保证后勤供应系统灵活运作。(5)、测报准备。主要是雨情、水情和枢纽工情的测报、预报准备。包括测验设施和仪器、仪表的检修、率定,报汛传输系统的检修试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检查、测试,以及预报曲线图表、计算机软件程序、大屏幕显示系统与历史暴雨、洪水、工程变化对比资料准备等等,保证汛情测报系统运转灵活,为防洪调度提供准确、及时的测报、预报资料和数据。(6)、通信准备。信息系统是防洪调度的生命线。信息不通,下情不能及时上报,上情不能及时下达,非出乱子不可。因此,汛前必须抓好各类通信系统的检修、试机,并把包工程的领导、防汛指挥部成员、上级主管单位和有关部门领导的电话号码准备好。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手机要记清,以便及时联系,保证防汛通信保障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灵活运转。(7)、资料准备。把防洪调度有关的工程设计资料、鉴定验收资料、历史运用资料、洪水预报资料、调度运用计划、洪水风险图、详细地形图、计算机数据库及其它有关的资料、图表、手册、软件等都要准备齐全,做到一目了然,伸手可得,便于随时查阅,随时计算调出,支持调度决策。(8)、预案准备。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县市《防汛应急预案》,并报上级防汛指挥部门备案。做到遇到任何情况,都有相应的防洪保安和抗洪减灾对策。(9)、检查演练。采用管理单位自查、主管部门核查、上级领导抽查相结合的方法,由领导带队,对防汛准备工作一一进行检查落实,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防患于未然。同时要进行洪水预报、调度指挥和重点抢险演习,保证防汛指挥调度系统运转灵活,抢险队伍能够拉得出,用得上,防得好,顶得住,全力夺取防汛抗洪斗争的胜利。做好防汛准备(1)严格值班制度(2)注意天气预报(3)做好水情预报(5)进行对比分析(4)注意重点防区和薄弱环节密切监视汛情:汛情是汛期的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灾情的总称。密切注视汛情变化,及时采取合理的洪水调度方案和防洪预案,是指挥防汛抗洪的关键防汛人员在汛期必须坚守岗位,严阵以待,尽职尽责;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不准擅自离岗、空岗,不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环节上发生人为失控问题。与气象部门密切联系,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分析卫星云图变化趋势,并根据气象预报,对照设计雨量,提前考虑洪水调度意见。根据气象预报事先作出相应地区的洪水预报,请基层早做准备。二是降雨后根据实际降雨量及时作出洪水预报,以便通知有关市县乡村早做防抢、避险准备。暴雨洪水发生后,要严密监视水库、河道的水情变化及工程的运用与防守情况,特别要注意与保大局有关的大河、大堤、大城市及重点防线和薄弱环节。要注意病险水库、闸坝、堤段和险工、隐患及建筑物与堤坝的结合部、过去决过口出过险的地方等薄弱部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汛值班人员对有关的汛情报告、请示要认真记录、审查;对雨情、水情、险情、灾情的情况数据,要及时进行分析对比,从对比中分析防汛形势,以便提前采取措施。对于基层反馈的情况,也要进行分析,发现有出入、有疑问的要立即追问,进一步核实后再汇报。1利用工程设施拦蓄洪水。当暴雨洪水发生时,首先要充分利用河渠、洼淀、坑塘存蓄,以便增加地表水,补充地下水,丰富土壤水,涵养生态水,为抗旱打好基础。4做好善后工作抢险任务完成后,不要一走了之。一定要清理好现场,留专人监视险情变化,并安排一定的补抢物料和抢险人员,准备迎接第二次洪峰;一旦险工恶化,要火速继续抢护,确保防洪安全。3及时组织抢险重大险情要建立前线指挥部,研究抢护方案,准备抢险物资,密切注视汛情,连续巡堤查险。分三班或昼夜两班进行连续抢险,随时观察抢险进度和效果,并根据险情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抢险现场必须由一个人发指挥号令,不要乱哄哄地指手划脚。指挥员一定要沉稳冷静,处变不惊,一面听取专家组的建议,一面向上级指挥部请示;必要时请上级来人指导,要求上游水库错峰,或请解放军前来支援,力争尽快化险为夷。2有计划地分泄洪水。如因来水量大,河道水位超过预定标准时,则提闸分洪,使洪水进入淀泊调蓄,或经减河分流入海;如洪水仍持续上涨,超过防洪保证标准或主堤有漫溢、溃决危险时,要按照“有限保证,无限负责”的精神,一面大力组织抢险护堤,一面扒开次堤预定口门,向滞洪区分洪,牺牲局部保全局。组织抗洪抢险:抗洪抢险贵在信息灵通,决策正确,措施得当,指挥有力,群众心齐,团结奋战,抢护及时。洪水的基本概念洪水是指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水库垮坝、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川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分类溃坝洪水我国河流的主要洪水大都是暴雨洪水为主,西北地区多是融雪洪水和雨雪混合。洪灾是指因集中大暴雨、长时间降雨或客水入境,使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径流量超过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导致泛滥的灾害。洪灾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发生洪水,二是要形成灾害。基于洪水水体与生命财产的直接接触与否,洪灾损失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种类型。直接损失是指洪水直接造成的财产、人员伤亡以及自然资源和农作物等方面的损失,间接损失是指因洪灾造成的直接损失给灾区内外带来影响而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地域性波及损失和时间后效性波及损失。基本概念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是暴雨产生的。暴雨洪水的特点决定于暴雨也受流域下垫面条件的影响。同一流域不同的暴雨要素、暴雨笼罩面积、过程历时、降水总量以及暴雨中心位置移动的路径等可以形成大小和峰型不同的洪水。由冰融水和积雪融水形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北部高纬度山区,冬季积雪到翌年春夏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形成融雪洪水。如果气温急剧升高,大面积积雪迅速融化会形成较大融雪性洪水。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4~5月份,洪水历时长,涨落缓慢。我国永久性积雪区(现代冰川)面积约5800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西藏和新疆境内占全国冰川面积的90%以上,其余分布在青海省和甘肃省等地区。是由大量冰凌阻塞河道,在河道内形成冰塞或冰坝,使上游水位明显壅高,当冰塞溶解,冰坝突然破坏时河道槽蓄的水量集中下泄,形成冰凌洪水。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是由冰川和永久积雪融水为主要补给而形成的洪水。这种洪水发生在拥有冰川和永久积雪的高寒山区河流。我国主要分布在西藏和新疆境内,其余分布在甘肃、青海等省区。是沿海地区一种严重的洪水灾害,是由强风或气压骤降等大气扰动引起的沿海或河口水面异常升高的现象,又称风暴增水。通常把风暴潮分为热带风暴(台风、飓风)引起的热带风暴潮和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类。台风风暴潮主要由台风域的气压降低和强风作用引起,这种风暴潮在我国沿海从南到北都有发生,在东南沿海发生频率较高。其发生的季节与台风同步,7、8、9月最为频繁。温带风暴潮主要出现在莱州湾和渤海湾一带,与寒潮大风季节同步,主要发生在春秋和冬季。冰川洪水风暴潮是一种发生在山区河流沟谷中的包含泥、石、水的液固两相流,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突发性特殊洪流。暴雨或冰雪融水是其发生的诱因。分为泥石流、泥流和水石流三类。溃决:由于地质或地震原因引起的山体滑坡,堵江断流,经过一段时间后,壅水漫坝,河槽蓄水突然释放形成的骤发洪水。水库溃坝:由于气象、人为、地震等因素引起的水库坝体结构破坏现象。其突出特点是洪峰高、历史短、流速大。垮坝洪水很少发生,但往往是毁灭性的。堤防决口:是指洪水超过堤防设计标准或堤防质量差,主流直冲堤防而抢护不及时,或者因人为设障壅高水位而造成的漫决、冲决或溃决洪水。泥石流溃坝洪水影响洪水发生的因素由于我国所处中纬度和大陆东岸的地理位置,加上青藏高原的影响,季风气候异常明显,成为中国气候的一个基本特点。季风气候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变化,随着季风的进退,降雨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偏北气流,水汽不足,气候干冷,降水较少,形成旱季;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水汽充沛,气候湿热多雨,形成雨季。我国气候总的特征是冬干夏湿,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季风气候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随着季风进退,雨带出现和雨量的大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随着季风进退,盛行的气团在不同季节中产生了各种天气现象。其中与洪水关系最密切的是梅雨和台风。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每年6月上中旬到7月上中旬一段时间的大范围降水天气。一般是连续性降水间有暴雨,形成持久的阴雨天气。台风是发展强盛的热带低压气旋。台风所挟带的狂风暴雨,一方面会造成江河洪水暴涨;另一方面,在沿海地区还会引起风暴潮灾害。季风气候气候因素我国是一个暴雨洪水多发的国家。降水是形成洪水的要素,尤其是暴雨和连续性降水对于灾害性洪水的形成尤为重要。我国境内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所以夏季风(包括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强弱对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和季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的总体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部降水量多,属湿润地区,西部降水稀少,属干旱地区。降水对洪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雨历时和降水强度。我国各地大强度降水一般发生在雨季,往往一个月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3以上,甚至过半,而一个月的降水量又往往由一次或几次大的降水过程所决定。各地历年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相差悬殊,而且年降水量越小的地区,二者相差越大。气温对洪水最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冰川洪水的形成、分布和特性方面。另外气温对蒸发影响较大,间接影响着暴雨洪水的产流量。降水气温影响洪水发生及洪水大小的第
本文标题:防汛与抢险知识专项培训课件(PPT138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4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