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农学?农学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农学:它是研究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性质:农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农学是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学科农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科学特点:系统的复杂性、技术的实用性、生产的连续性、生长的规律性、明显的季节性、严格的地域性2.试述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口的重要物资、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3.试述我国古代的农业思想和农作物生产技术特征4.了解世界和我国作物生产的概况5.谈谈作物生产的未来发展目标和途径未来发展目标:生产率目标、可持续性目标、营养安全目标、经济高效目标途径:建设高产农田、改革种植制度、普及优良品种、发展先进适用技术(作物信息技术、高产优质高效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1.水稻、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大豆、油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地分别在什么地方?水稻:中国—日本起源中心、印度斯坦中心、小麦:中国—日本起源中心、中亚西亚中心、近东中心、非洲中心、玉米:中美洲—墨西哥中心马铃薯:南美洲中心甘薯:中美洲—墨西哥中心大豆:中国—日本起源中心、油菜:中国—日本起源中心、地中海中心棉花:中美洲—墨西哥中心、南美洲中心、2.按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怎样对作物进行分类按作物感温特性分类:喜温作物(水稻、玉米、高粱等)和耐寒作物(小麦、大麦、马铃薯等)按作物对光周期反应特性分类:长日照作物(日照长度必须大于某一时数或者暗期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结实的作物、麦类作物、油菜)、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其所要求的临界日长或者暗期超过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结实的作物、水稻、大豆、甘薯等)、中日照作物(一年四季都能开花的作物、荞麦、豌豆)和定日照作物(要求有一定时间的日长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按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分类:C3(水稻、麦类等)、C4(玉米、高粱等)、CAM景天科酸代谢作物(龙舌兰麻等)3.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怎样多作物进行分类?并简述其主要作物类型的特点(一)粮食作物:1.禾谷类作物:指已收获谷粒为栽培目的的禾本科作物小麦、大麦、黑麦、稻、玉米、高粱等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粟类或黎类作物:稻、玉米、高粱、谷子2.豆类作物3.薯芋类作物:指利用其他下块茎和块根类的作物马铃薯、甘薯、木薯、豆薯等(二)经济作物:1.纤维作物:纤维作物:棉花麻类作物:亚麻、大麻、黄麻等2.油料作物:指已获得植物油脂为主要栽培为目的的作物(油菜、花生等)3.糖料作物:指含糖多的作物(甘蔗、甜菜等)4.嗜好类作物: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5.其他作物:橡胶、香料作物(三)饲料及绿肥作物:禾谷类、豆类、块根块茎类、次用菜叶类和瓜类(四)药用及调味品作物:天麻、人参、黄连等4.简述作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作物的分布与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人们习惯和社会需求状况等各种因素有关。作物分布和生产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在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会发生改变,那些最能适应的变异有机体被保留,由此形成新的类型和品种,产生生活型和生态型变异。5.简述我国种植区划的依据及其各大区的种植业特点区划依据:依据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物结构、布局和种植制度、种植业发展方向和关键措施的相对一致性各大区及其种植业特点:A.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大部分地区一年一熟,南部地区二年三熟或一年两熟B.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大部分地区一年一熟,粮食作物以旱粮为主,经济作物有甜菜、油菜等C.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D.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E.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F.华南双季稻、甘蔗、热带作物区G.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桑、柑橘区H.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I.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J.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6.简述我国主要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规划专用小麦: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稳定发展中筋小麦。重点建设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大兴安岭沿路等三个专用小麦带。专用玉米:以提高玉米的商品质量和专用性能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饲用玉米和加工专用玉米,优化玉米品种结构。重点建设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和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高油大豆:以提高单产和含油率为重点。重点建设东北高油大豆带。棉花:以提高棉花强度为中心,重点发展目前市场短缺的陆地长绒棉和中短绒棉生产,大幅度减少“三丝”含量,提高棉花质量。重点建设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双低”油菜:以提高“双低”油菜的含油率和单产水平、降低芥酸和硫苷含量为重点,重点建设长江上游区、中游区和下游区“双高”甘蔗:已引进、培育和推广高产、高糖甘蔗良种为重点,大力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率。重点建设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1.简述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及在农业中的应用温光反应特性: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特性春化作用:作物需要一定时间低温后,才能开花结果的现象(油菜、小麦)在农业中的应用:短日植物北种南引提前开花应选择晚熟品种南种北引延迟开花应选择早熟品种长日植物北种南引延迟开花应选择早熟品种南种北引提前开花应选择晚熟品种2.什么叫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者之间关系如何?营养生长: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生殖生长: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绝大部分作物都是先进行营养器官的生长,后进行生殖器官的生长。生殖器官的生长需要消耗营养,营养器官生长越健壮,生殖器官的分化与生长也越好,故应注意加强作物早期的田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防止营养器官早衰,为开花结果打下良好基础。3.简述作物根、茎、叶的功能根:生物功能:吸收、输导、支持、合成和储藏栽培功能:耕作、施肥、水分管理等最基本的措施,都是以根际为对象,并和根的功能具有密切关系。茎:支持和运输,储藏和繁殖叶: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繁殖功能4.作物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各是什么?生物产量: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的总量,即整个植株的干物质重量经济产量:指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经济系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率5.简述作物的产量形成以及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6.什么是作物的源、库、流?源、库、流之间的关系如何?源:指光合产物供给源或代谢源,是制造和提供养料的器官库:光合产物储藏库或代谢库,是指储藏、利用或消耗有机物的器官流:光合产物的转运和分配,它与作物体内输导系统的发育状况及其转运速率有关。三者之间的关系:源、库、流在植物代谢活动和产量形成中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三者的发展水平及其平衡状况决定着作物产量的高低,源小库大、源大库小或者源库皆小均难以获得高产。7.简述生态环境对作物品质的影响8.在作物生产中如何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来改善品质种植密度和播种期、施肥、灌溉、生长调节剂、收获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1.何谓作物温度的三基点?极端温度对作物会产生何种危害?三基点: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危害:低温对作物的危害(冻害、冷害)、高温对作物的危害(呼吸作用加强,物质合成消耗失调、增强蒸腾作用、破坏体内水分平衡、植株萎蔫、使作物生长发育受阻)2.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的含义各是什么?积温在作物生产上有什么作用?有效积温: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的有效温度的总和活动积温: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活动温度的总和作用:①分析热量资源,编制农业气候区划,规划种植制度。②积温是作物与品种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分析引进或推广地区的温度条件能否满足作物生育所要求的积温,为作物引种服务。③利用作物发育速度与温度的相关关系,可以用积温预报作物的发育期。④负积温的多少,有时做为低温灾害的指标之一;日积温的可用来分析一天内作物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动态关系。3.试述水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代谢过程的重要物质、水是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运输物质的介质、水分使作物保持固有的姿态、水分的生态作用4.土壤质地有哪些主要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主要类型:砂土类土壤(热性土)、粘土类土壤(冷性土)、壤土类土壤(二合土)影响:砂土类土壤(热性土):含砂量≥50%,营养缺乏,能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差,易升温,易出苗,易脱肥。粘土类土壤(冷性土):粘粒含量≥30%,养分充足,能透性差,保水保肥力强,难升温,难出苗,有后劲。壤土类土壤(二合土):砂粘适中,养分充足,土壤孔隙适当,保水保肥力强,土温暖,耕性好,有后劲。5.土壤酸碱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哪些?作物正常生长要求土壤有合适的酸碱度。壤酸碱指示植物:对酸碱特别敏感的植物。甜菜、紫苜蓿: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中生长。茶树、柑桔:强酸性和酸性土壤中生长。大多数农作物的适应性较广,对pH要求不太严格。6.简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讨论如何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有机质有助于提高图文和增强土壤保水性能、有机质常与土壤矿物质放生各种反应,可促进土壤团聚体和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的渗透性,有的可提高微量元素对植物的有效性土壤有机质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助于增强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有机物质矿化后释放出二氧化碳等为作物提供大量有效养分土壤有机质中若干低分子脂肪酸、腐殖酸等对作物生长或起促进作用或起抑制作用有机质还可与进入土壤中的化学农药结合,影响农药的生物活性、持续性、生物降解性、挥发性和淋溶状态等增施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7.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各自的生理功能如何?(书109-113)大量元素:CHONPKCaMgS微量元素:FeCuZnMnBMoClNi植物营养三要素(肥料三要素)-N、P、K氮:生理功能:蛋白质、核酸、磷脂、酶、植物激素、叶绿素、维生素、生物碱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生理功能:核酸、磷脂、酶、腺甘磷酸组成成分。促进糖运转。参与碳水化合物、氮、脂肪代谢。提高植物抗旱性和抗寒性。钾:生理功能:酶的活化剂,促进光合作用、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合成,提高植物抗寒性、抗逆性、抗病和抗倒伏能力。8.简述氮、磷、钾缺素症状的发生特征及特点氮素缺乏:株小,叶黄,茎红,根少,质劣。老叶先病。磷素缺乏:株小,根少,叶红,籽瘪,糖低。老叶先发病。钾素缺乏:株小,缺绿。老叶先发病。9.24节气、名称、主要农事活动(打印版PPT)第五章作物种植制度1.什么是作物的种植制度?建立合理种植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科学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作物组成及其种植方式的技术体系。包括作物结构与布局、熟制与种植方式。基本原则: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农业资源的类型、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与合理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土地利用率、)协调社会需要、提高经济效益2.试述作物布局的概念、地位和作用概念:作物布局是种植制度的中心。是指一个地区或某一生产单位作物种植的空间配置。地位:作物布局是农业生产布局的中心环节、作物布局是农业区划和规划的重要依据、作物布局是种植业较佳方案的体现作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解决各类作物争地、争光温水肥、争季节和劳畜力及机械的矛盾;有利于复种、间套作和轮连作的合理安排;有利于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提高生产效益;有利于恢复、保持和提高地力,维持农田生态平衡,促进作物生产向持续高产、优质和高效发展;有利于促进林、木、渔及其他生产部门的发展3.作物布局的原则(1)社会需求(2)作物的生态适应性(3)经济效益与可行性(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4.复种的概念和意义概念:复种是指一年内同一田地上收获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大田复种程度的高低,用复种指数来表示。耕地复种指数(%)=全年收获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意义:扩大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年产量;调节土壤
本文标题:农学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5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