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闻报道基础与西方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规范(3)
新闻传播学院三、西方传媒新闻报道规范新闻报道规范,又称采编准则,是体现新闻媒体专业水准和职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新闻传播学院•(一)、关于消息来源的规范•1.消息来源•消息来源(source),就是新闻信息的提供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构、物等。•消息提供人:记者、新闻的当事人、目击者、新闻发言人、政府官员、专家等;•机构消息源:消息来源以机构的身份而不是以个人身份或者面目出现在报道中;•物的消息源:信息提供者是文件、档案、新闻稿、音像制品或者其他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等其他信息传播介质。新闻传播学院•2.使用消息来源的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诚实。•就是提供有关消息来源的信息时,必须诚实,不欺骗造假,不误导受众。诚实是使用消息来源的时候首先应该遵循的原则。•根据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规范,在使用消息来源时,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保持诚实:•一是指出消息来源的数量时要诚实;•二是描述消息来源的言语方式应该诚实;•三是不能通过欺骗的方式来保护消息来源。新闻传播学院•第二个原则:透明•尽可能具体、准确地交代消息来源的信息。•消息来源越透明,报道的可信度就越高。•美联社认为,透明度是报道可信性的关键。新闻传播学院•媒体报道中不规范地使用消息来源,主要表现在:•A、交代消息来源时含糊其辞,不能清晰地交代消息来源。•“据悉”,“据了解”;•“张先生”“王小姐”•B、虚构消息来源•虚构消息来源是违背诚实原则的,是最恶劣的行为。•C、消息来源使用化名、假名新闻传播学院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明明汁液很多,可吃起来却一点都不甜。”记者近来接到不少投诉,称所买的西瓜,瓜相不错,切开汁液也很“丰富”,但一吃却寡然无味,有些甚至有股酸馊味,他们怀疑西瓜被注入了水。在某医科大学上班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她买的西瓜切开一看都是污红色的水,她取了样叫同事化验,这才知道西瓜被注射了红药水。•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曾就此事采访作者:“你什么时候想出要作这样一篇报道?”黄熙灯回答:“我买到一个西瓜,发现不那么好吃,就想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中央电视台记者又问:“那你报道中的杨女士现在在哪里?”黄沉默一阵答:“事情过得太久,忘记怎么联系了。”中央电视台记者再问:“那有电话吗,她电话号码多少?”黄再次沉默一阵回答:“忘记了。”新闻传播学院•第三个原则:多源核实•通常情况下,报道应具有多个消息来源相互佐证,而不应依靠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美联社:在正常情况下,美联社的报道应寻求不止一个消息来源,以便信息能被其他消息来源证实或详述。•路透社:只要可能,应反复核实信息。两个或更多消息来源好于一个消息来源。•使用单一消息来源做报道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来源权威;•二是信息的准确性毫无疑问。新闻传播学院孕妇怀上五胞胎腰围达1.75米2006.6.12《新文化报》多源核实能够有效避免新闻失实新闻传播学院《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2008年3月2日)•西安某部队95名赴刚果(金)维和部队队员凯旋。随队翻译张逸向记者讲述了维和经历:刚果毒蛇、巨蟒很多,他亲眼目睹了一出悲剧:一名中国维和工兵队员施工期间去附近草丛方便,久久不见归来。队员们去寻找时,发现一头巨蟒肚子鼓鼓的,卧在草丛中爬不动了。找来当地人将蟒蛇打死,剖开肚子发现队员已停止呼吸。•【真相】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报道严重失实,我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从未发生过此类事件。”使用单一消息来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来源权威;准确性毫无疑问。新闻传播学院15日,国税总局紧急发布声明澄清,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47号公告)”系伪造,有人盗用国税总局名义发布公告并作出解读。新闻传播学院•“47号公告”的报道来源:•8月12日,一家专业会计网站“中国会计视野网”,发布国税总局“第47号公告”全文,随后,另一家专业会计网站“中华会计网校”也发布同样内容。•8月13日,《广州日报》刊发《9月起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避免奖金越多所得越少》,并对该公告进行了详尽解读。当日,新华社发布《国税总局明确企业派发红股计税方式》一文,刊发了国税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中央电视台等全国众多媒体纷纷报道。新闻传播学院•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三个条件:••(1)来源可靠,信息准确而且重要•《洛杉矶时报》:匿名消息来源应用来传播重要信息给我们的读者。我们不应用匿名消息来源来发表不重要的、显而易见的或一心谋私利的资料。•(2)非观点性、推测性、攻击性言论•《洛杉矶时报》:决不允许消息来源利用匿名做掩护来发表推测或怀有偏见的攻击。•《华盛顿邮报》:我们不应刊印未披露姓名的消息来源怀有偏见的引语。想要在我们报纸上向某人开火的消息来源应该用自己的名字。新闻传播学院•(3)不得以而使用•《纽约时报》:匿名消息来源只有在这样的情形下的才可使用——以别的方式报纸就不能出版它认为可靠而有报道价值的信息。•《华盛顿邮报》:不应随意地或不经思考地同意消息来源匿名,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允许消息来源匿名。新闻传播学院2007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事件新闻传播学院•《芝加哥太阳时报》专栏作家迈克尔·斯尼德,在该报的网站抢先发表消息称:•官方正在调查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中杀害32人、制造美国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暴力行为的枪手是否是中国留学生。•这名24岁的学生是在上海取得的签证,并与2006年8月7日乘坐美联航的航班到达旧金山。消息来源称,调查人员并未将这名中国学生与任何恐怖组织联系起来。新闻传播学院•中新网纽约4月16日电(邓悦、刘小青)今天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特大枪案凶嫌身份初步认定:该行凶男子是一名持学生签证来美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现年24岁。但警方称他不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学生。•消息源《芝加哥太阳报》透露,他于去年8月7日乘坐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航班飞机从上海出发,在加州旧金山登陆美国,持学生签证入境。•目前,调查人员并不认为他与任何恐怖主义集团有关联,但其作案动机还不清楚。新闻传播学院•不当之处:•第一,违背了消息来源使用的多源核实原则。•第二,违背了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条件。新闻传播学院•3.记者与消息来源打交道的准则•第一,公正对待消息来源,不能偏袒或有偏见•官员“说话门”:•“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新闻传播学院•第二,保持距离,记者与消息来源的关系应该保持在职业关系范围之内。•记者与消息来源过于密切的关系会给客观公正的报道带来威胁;可能被消息来源同化,逐渐接受他们的观点,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甚至成为他们利益的代言人。•如果与消息来源过于亲密,甚至是依赖,就会使记者失去客观冷静的判断、质疑的态度和批评的勇气,从而妨害传媒的独立性和公信力。新闻传播学院•第三,诚实,决不欺骗、误导消息来源。•一般情况下,记者与消息来源打交道的时候,应该明确说明自己的记者身份、工作单位和采访意图,并以此作为双方打交道的基础。•欺骗消息来源的方式:隐瞒或者伪装身份;偷录偷拍。•西方主流媒体要求记者和消息来源打交道中慎用欺骗手段,强调应该光明正大地获取新闻。•路透社:“路透社记者不通过欺骗手段获取新闻。我们始终表明自己为路透社工作,我们既不冒充记者之外的人,也不假装来自其他新闻机构。”•华盛顿邮报:我们不欺骗或者误导消息来源。当明确我们自己的身份时,我们说我们是邮报的记者,我们的报道应是可敬的;我们应准备公开解释我们为得到报道所做的任何事情。新闻传播学院•记者在采取偷录、偷拍等手段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A、是否符合公共利益?这是考虑是否采取这种采访方式的最重要的依据;•B、是否合乎法律?不能通过非法手段来获取信息,这是不能逾越的底线。•C、是否会侵犯消息来源的隐私?记者应对采访的场所的性质有所了解,是公共场所还是私人场所?记者在私人场所不应采取暗访方式。•D、不能通过偷听或监听电话的方式获得信息。新闻传播学院•第四,慎重许诺,不要轻易向消息来源许诺自己无法履行的诺言,最好避免做任何许诺。•《纽约时报》:我们不对消息来源许诺,我们将不做另外的报道,或者不努力证实已报道的信息。我们也不对消息来源许诺,我们将不就报道对象寻求来自他人的评论。新闻传播学院•(二)、准确性规范•准确性是优秀记者至高无上的法则,记者所犯的任何一个错误都会损害读者对报纸的信任。——卡罗尔·里奇•新闻事业的最难之处就是既要保持新鲜报道的生命力,又要使其受到精确和良心的约束,而不是随心所欲。——普利策新闻传播学院•2003年5月21日,某报刊登一篇报道《女大学生卖淫现象调查:近10%已堕“红尘”?》:•“现在武汉的女大学生中,至少8%-10%从事这个行当,如果加上那些只陪聊陪玩不上床的,接近四分之一。这个比例在外语、外文、艺术和师范类学生中更高。”•“路边一家酒吧走出一男一女,男的估计已经超过50岁,女的大约20岁,背着个双肩包,女的仅仅依偎着男的,一辆出租车停下,两人绝尘而去。”新闻传播学院•1.新闻报道不准确的原因•第一,记者故意造假•既是违背新闻真实性、准确性的行为,也是违背职业道德的恶劣行为。•《纸做的包子》•《180万买辆宝马砸着玩》新闻传播学院180万买辆宝马砸着玩•11月6日下午,成都八宝街肯德基快餐店附近,几名男子正用各式工具用力砸着一辆白色宝马760的窗玻璃,直到玻璃被砸得稀烂为止。原来,6日下午,徐老太带着孙儿宇宇在肯德基用餐,宇宇吃着吃着跑出去玩了。过了10来分钟,突然哭着跑进来,“奶奶,叔叔喊我找你赔钱,还打了我一耳光。”听完孙子的哭诉,徐老太马上怒气冲冲地跟孙子走到了店外的一辆宝马前。“这小孩用玩具划伤我的新宝马,这可是宝马760。”宝马车司机说。“你要赔钱是不是?那你等一下。”老太说着拨了一个电话。10余分钟后,徐老太的儿子带着自己公司的6辆奔驰600到了现场。“你这个宝马760买成160多万是不是?加完税180万是不是?那我180万把它买了!”徐老太的儿子向宝马司机说。“好,这个宝马是我的了。儿子,看叔叔们把这辆车砸烂了耍哈。”说完,他便和另外几个奔驰司机将那辆宝马的车窗砸得稀烂。新闻传播学院高速列车3秒钟可跨越长江大桥《武汉晚报》2008年9月11日记者左洋吏、林山、杨学军第二,采访不够深入,或者疏忽大意,无意中造成。新闻传播学院•《三秦都市报》:《警车闹市狂拖的哥300米》•11月30日18:20左右,在西安市和平路东六道巷口,46岁的出租车司机宛新跃不知为何与挂有陕OA1874牌照的三菱吉普车司机发生争执,遭到该车司机及另一人的殴打。打人者开车离开现场时,宛新跃死死拉住吉普车前面的保险杠不让其走。在此情况下,陕OA1874三菱吉普车司机径直发动车向前开去,将宛新跃拖了300多米,肇事司机事后弃车而逃。新闻传播学院•《华商报》:《警车狂拖的哥400米肇事司机逃逸》•11月30日晚6时左右,车号为陕OA1874的三菱警车拖着一名出租车司机,在西安市和平路、东六道巷狂奔了近400米。在群众的拦堵下,肇事司机跳车逃走,遍体鳞伤的出租车司机被送往医院。截至当晚10时,伤者仍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生命垂危。•《西安晚报》:《警车司机猛踩油门狂拖“的哥”500米》•昨日下午5时许,在西安市和平门内东六道巷附近,一辆车牌号为陕OA1874的三菱越野警车司机,与一名出租车司机发生口角并殴斗,出租车司机被打伤,当的哥挡在警车前论理时,警车司机竟猛踩油门将出租车司机拖在车下,在狂驶500多米远后,被20多名群众截下,待众人救起被拖在车下伤痕累累的的哥时,警车司机竟锁住车门弃车离去。新闻传播学院301医院专家赶赴四川89岁老院士卢世璧率队2008年5月16日《北京晚报》•本报讯89岁高龄的院士、骨科专家卢世璧和肾科专家陈香美院士14日领衔,与301医院的200多名专家和护理人员一起,乘两架专机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奔赴四川地震灾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此次是卢世璧院士第4次参加抗震救灾的医疗救援工作。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卢老就曾亲赴一线参与救援工作。此次出征,卢院
本文标题:新闻报道基础与西方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规范(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8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