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五(2)班张梓烨李卓晗赵海龙许永帧图片来历•竹蜻蜓是中国古老的玩具,其外形呈T字形,横的一片像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子,用两手搓转这一根竹棍子,竹蜻蜓便会旋转飞上天,当升力减弱时才落到地面。在制作和玩耍竹蜻蜒的过程中,可以领略中国古老儿童玩具的趣味和科学技术的奥妙。500年前中国人制造了会飞的竹蜻蜓,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孩子手中的玩具。在18世纪传到欧洲,启发了人们的思路,被誉为“航空之父”的英国人乔治·凯利一辈子都对竹蜻蜓着迷。他的第一项航空研究就是在1796年仿制和改造了“竹蜻蜓”,并由此悟出螺旋桨的一些工作原理。他的研究推动了飞机研制的进程。并为西方的设计师带来了研制直升机的灵感。•公元17世纪中国苏州巧匠徐正明,整天琢磨小孩玩的竹蜻蜓,想制造一个类似蜻蜓的直升飞机,并且想把人也带上天空。经过十多年的钻研,他造出了一架直升飞机。它有一个竹蜻蜓一样的螺旋桨,驾驶座像一把圈椅,依靠脚踏板通过转动机构来带动螺旋桨转动,试飞时候,它居然飞离地面一尺多高,还飞过一条小河沟,然后落下来。原理•竹蜻蜓的叶片和水平旋转面之间有一个倾角(这个倾斜角度是可以调整的)。•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形成一股强风,而空气也给竹蜻蜓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这股升力随著叶片的倾斜角而改变,倾角大升力就大,倾角小升力也小。当升力大于竹蜻蜓的重量时,竹蜻蜓便可向上飞起。•竹蜻蜓的叶片和旋转面也保持一个倾角,所以当我们用手旋转竹蜻蜓时,它会得到空气的反作用推力而向上飞出。•翼面的阻力面积愈大作用力愈大,因而反作用力也愈大(浮力也愈大),竹蜻蜓就飞得愈高。但是我们也发现阻力面积愈大,所需的旋转力愈大,因此在实际竹蜻蜓的操作中并不实用,可能需要在力与角度面积中找出一个平衡点使得竹蜻蜓省力好操作又飞得高•竹蜻蜓是中国古老的玩具,其外形呈T字形,横的一片像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子,用两手搓转这一根竹棍子,竹蜻蜓便会旋转飞上天,当升力减弱时才落到地面。简介竹蜻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竹柄。用一根竹片削成长20厘米、直径4至5毫米的竹竿(柄)。二是“翅膀”。用一片长18至20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的竹片,中间打一个直径4至5毫米的小圆孔,用于安装竹柄。然后在小孔两边对称各削一个斜面,以起到竹蜻蜓随空气漩涡上升的作用。翅膀做好后,将竹柄插入其小孔中。玩时,用双手掌夹住竹柄,快速一搓,双手一松,竹蜻蜓就飞向了天空。故事•在中国晋朝(公元265年—420年)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有这样的•记述:“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或存念作五蛇六龙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罡,能胜人也。”其中的“飞车”被一些人认为是关于竹蜻蜓的最早记载,并认为该玩具通过贸易传入欧洲。在欧洲一幅1463年的圣母圣子像中出现了竹蜻蜓的形象。•在日本传统上人们认为是江戸时代的平贺源内发明的竹蜻蜓,但1984年在奈良平成宫遗址出土了公元8世纪用木头和羽毛制做的竹蜻蜓文物。制作•工具/原料•工具:竹片或轻质木块、小竹棒(长约15cm)•材料:小锯子﹑美工刀﹑直尺﹑手摇钻、快干胶水•步骤/方法•1.取轻质木块一块,用锯子等工具它加工成长15cm,宽2cm,厚0.6cm的木片。•2.用直尺测量木块中心位置点。并用笔在中心位置点做一记号,然后在中心点两边约1.0cm处划一条线。•3.将画斜线的部份用美工刀削成斜面。用小锯子在划线的上下部份各锯出一条锯缝。要求左侧的上锯缝“外低内高”,下锯缝“外高内低”。右侧的上面锯缝“外高内低”,下面的锯缝“外低内高”。低端的一条锯缝深度为离开底木片底面0.2毫米。用美工刀从左右两侧分别两向中心位置的锯缝处削去多余木料。•4.在木块的中心位置用手摇钻打一个小孔。•5.取一支长约14cm木棒,上端削成合适大小,涂上白胶后插入竹片中心孔中。•6.搓动下端的竹棒竹蜻蜓就可飞起。•
本文标题:竹蜻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449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