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硕士论文-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中国的适用性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中国的适用性姓名:向维国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曾康霖20060401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中国的适用性作者:向维国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卢宝梅.LUBao-mei追逐价格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策略:通货膨胀目标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45(5)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胀使西方国家不仅从理论上论证了货币政策首要、长期的目标是致力于长期的价格稳定,而且从制度建设上建立了能够保证长期价格稳定目标得以实现的货币政策策略--通货膨胀目标制.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稳定价格的机制使货币政策的操作更具前瞻性和灵活性.鉴于当前货币政策调控出现的困境,我国应该改变长期以来偏重经济增长目标而忽视价格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取向,避免通过牺牲国内平衡来追求外部平衡,明确货币政策首要、长期的目标是价格稳定,从而建立起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2.学位论文丁福云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2007长期以来,人们对货币政策“按规则行事”还是“按相机抉择行事”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70年代末,对“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研究表明,规则要优于相机抉择。国外学者提出了诸多目标体制(规则)以期达到最优的稳定经济效果,然而,具体哪个规则最优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理论研究的同时,国外在货币政策实践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操作睨显表现出“相机抉择”色彩,由于缺乏相应的货币操作经验,货币操作松、紧交替过于频繁,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的关键阶段,财政政策在刺激和稳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正逐渐淡出,而货币政策的作用则显著提升,亟需相关的货币政策理论作为指导。本文对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应用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和研究,系统介绍了现今国内外广泛讨论的货币政策(规则)目标体制,如:泰勒规则、通货膨胀目标制、价格水平目标制、名义国民收入目标制等,指出了各规则的优缺点,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新古典框架下,运用数理分析方法,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较为详细地推导了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价格水平目标制、通胀—价格混合目标制、名义国民收入目标制等规则在相机抉择和承诺机制下解的具体形式,以及通货膨胀波动率和产出波动率的解,并指出了通胀—价格混合目标制研究文献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进一步,本文还结合我国的相关数据模拟了承诺机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前沿”,指出货币政策的制定应是选择不同的产出稳定权重,在通货膨胀波动性和产出缺口波动性之间权衡。在现代货币政策分析框架下,本文研究了货币政策规则选择问题,给出了新凯恩斯框架下,相机抉择和承诺机制下的规则的解及其特性。运用数值分析方法,本文模拟了通货膨胀目标制、价格水平目标制、通胀—价格混合目标制、名义国民收入目标制、速度约束目标制、混合速度约束目标制等目标规则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参数取值对目标体制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总的说来,复杂规则要优于简单规则,混合速度约束目标制在很多情形下都表现出很好的稳定经济效果。然而,在通货膨胀持续性较强和供给持续性较强时,名义国民收入目标制运行效果很好,此时混合速度约束目标制的效果也相对很好。因而,混合速度约束目标制和名义国民收入目标制可能更适合于稳定经济发展和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本文还研究了不确定条件下的货币政策规则选择问题,对货币政策规则稳健性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详细介绍了冲击不确定和参数不确定时的货币政策规则反应问题及其特性。运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和比较了泰勒规则在三个不同类型模型:RS模型、NK模型和NNS模型中的运行效果。引入利率惯性,本文研究了三参数简单规则的运行效果。在优化三参数简单规则基础上,运用贝叶斯方法,提出了一个稳健最优简单规则,它要求利率具有较高程度的惯性,同时对通货膨胀进行较小的反应,而对产出缺口进行较大的反应。模拟分析表明它在模型不确定情况下的运行效果很好,可以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基准规则。3.期刊论文卢艳茹当前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22)西方发达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之后在促进经济增长及抵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货膨胀目标的适应性却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在分析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础上,探讨当前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4.期刊论文周彬.胡凯.ZHOUBin.HUKai开放经济下不同目标制的最优货币政策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6)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简单宏观经济模型,本文分析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如何实现不同目标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发现.浮动汇率制成为稳定国内经济、有效应对国内外冲击、实施独立和内向型货币政策的最优选择.对于我国中央银行而言,现阶段更为可行的货币政策规则是通过逐渐放宽汇率波动的区间并与随机干预相结合的办法来有步骤的实现浮动汇率制,并将实际利率维持在一个较低但仍为正的水平上.5.学位论文李萌中国的通胀管理——兼论通胀目标制的适用性2006通货膨胀目标制在20余个国家的出色表现使其成为炙手可热的通胀管理政策选择。本文考察通胀目标制对中国的适用性并试图为中国的通胀管理寻找可行的方案。通胀目标制理论的政策主张是实施最优利率规则,其结论的前提假设是一个特定的通胀生成机制以及一种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短期名义利率。本文对Svensson(1997)假设的经济结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并不具备模型假设的滞后结构,但由总需求管理渠道影响通胀具备了潜在的可行性。本文继而在观察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Chand&Singh(2006)对印度的研究引出另一通胀生成机制模型。该模型对中国的通胀具备了较高的解释力度。在此模型基础上,本文认为,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能够在当前实现更好的稳定效果。与此同时,中国还应积极改革汇率和利率制度,为今后在货币政策领域建立通胀目标制作好准备。6.期刊论文韩栋.HanDong货币政策:多目标还是单目标——兼论通货膨胀目标制-生产力研究2009,(12)货币政策有多目标与单目标之分,因目标之闻的冲突,多目标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无效的,而单目标的货币政策可以做到目标明确.已有的例证一通货膨胀目标制被证明是相当成功的,我国应该创造条件,适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长期运行条件.7.学位论文邵小倩通胀目标制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200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预期影响的联结点和传送点,其选择和调整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之一。选择恰当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货币当局来说至关重要。研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和取向,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当前,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已大大降低,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趋势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可控性和可测性。本文的核心内容是研究通胀目标制基本理论及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第一部分介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功能和作用,揭示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分析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史,从中介目标的发展历史出发,探索通胀目标制的产生背景及历史渊源。第三部分考察通胀目标制的基本理论,在总结了实施通胀目标制各国的经验基础上,从理论的角度阐述通胀目标制的实施环境、基本框架和操作要领。第四部分探索通胀目标制的运行实践,通过对比通胀目标制与其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异同,并结合通胀目标制实施的国别背景分析,从实践的角度阐述通胀目标制的特性及操作条件。第五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着重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在回顾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历史及对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认为,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宜作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改革势在必行。通胀目标制的理论及在各国的实践给中国的货币政策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对通胀目标制充当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通胀目标制在我国实施为时尚早。考虑到中国特殊的经济金融环境,当前中国可以参考欧洲中央银行(ECB)的模式,实施“双柱”式货币政策,即将货币供应量和通胀率同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考察的重点和时期有所差别。8.期刊论文高萍.李波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相关关系的模型验证-商业时代2008,(31)为了确定汇率与通胀率的相关关系,以及这种相关关系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变量,本文结合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构建了一个模型,分析了1971年到2000年的11个工业化国家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传递作用的程度与货币政策规则之间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关系;汇率传递作用减弱的重要原因是许多中央银行更加关注通胀的稳定性.9.期刊论文何运信.曾令华单目标制还是双目标制--基于总供给曲线特征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5)在货币政策是应该坚持单目标还是双重目标的争论中,正斜率的总供给曲线的存在经常被作为双重目标论的依据.本文认为,这只是双重目标论的一个必要条件,该曲线的不稳定性及其测度上的不确定性才是决定货币政策要盯住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双重目标的充分条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总供给曲线具有这两个特征,这就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必须盯住双重目标,而不能只盯住通货膨胀目标.10.学位论文谢锦炜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宜性初探2009通胀目标制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世界范围内货币政策领域的又一创新。首先,它的出现源于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两大基本共识:第一,稳定的低水平的通胀率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益;第二,汇率目标和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实践效果不佳。其次,它产生于政策研究领域关于相机抉择和规则的争论。通胀目标制的思路是以公开发布的量化的通胀目标作为承诺,也同时作为对央行行为的长期约束。而在此约束之下,央行仍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最优化决策,从而同时具备了相机抉择的灵活性和简单工具规则的可信度和透明度,综合了两者优点,因而被尊为“货币政策的新范式”而得到普遍的推广。本文以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运作机理和实践经验规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严格的分析,阐述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设定规则的内在机理,在理论上对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制度安排的优越性做出了合理的解释;进而对十余年来,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国际考察,从中总结归纳出各国在运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规律性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继续讨论中国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借鉴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研究成果和结论,以及相关的国际经验,来解决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各种困境,并提出了笔者对未来改革的见解。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dda994ce-e15b-480c-9c4d-9e01013b5b4d下载时间:2010年9月30日
本文标题:硕士论文-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中国的适用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4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