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突出核心目标,强化可操作性
突出核心目标,强化可操作性——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研读许庄初中刘红丽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二、修订稿与实验稿内容对照学习的几点体会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内容解读一、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一)语文课标修订的背景1、2001年7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9月,全国各实验区积极投入到义务教育改革实验的过程之中。2、2003年至2010年,教育部曾组织了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三次修订。3、2011年课改10年时,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二)语文课标修订的原则一、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情况坚持改革方向,正视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加新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温儒敏)二、修订稿与实验稿内容对照学习的几点体会(一)七个坚持(二)六个变化(三)五个加强(四)四个亮点(五)三个基础(一)七个坚持1、坚持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2、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3、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人文性、实践性、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特点以及课程的综合性,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4、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5、坚持《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6、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在学习语文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7.坚持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免故步自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二)六个变化1、适当减负。2、更加重视写字和书法的学习。3、针对课程改革实验稿的问题,进一步强调改革的新理念。4、写作教学方面坚持的理念。5、关于语文知识的问题。6、关于教材。(三)五个加强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标准(2011版)》“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加写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三)五个加强2、进一步突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4、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⑴进一步强调语文学习的特点。⑵要求的梯度和层次更清楚。调整相关的表述,使各学段目标、要求的梯度和层次更加清楚。⑶有的地方适当降低难度。⑷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偏差,明确要求和防止。5、针对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加大了改革力度。(四)四个亮点1、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四)四个亮点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四个亮点3、识字减数量,写字提质量。(1)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2)适当降低识字写字量的要求。(3)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4)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4、非连续文本的提出。从第三学段开始,阅读教学提出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要求。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不是由段落构成,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四)四个亮点(五)三个基础1、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2、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好基础;3、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标准(2011版)》整体印象: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一、总体目标与内容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附录1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内容解读第一部分前言前言包含引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几个方面。1、概述了语文课程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第一,说明这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第二,说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2、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前言”中说: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言”中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曾发表在某报的一篇中学生作文可以反映问题的严重程度。作文摘录如下:“昨晚,我的JJ带着她的青蛙BF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JJ的BF一个劲地对我的妈妈PMP,说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一个PLMM,真是BT啊,7456……”(JJ指姐姐,青蛙指丑陋的,BF指男朋友,PMP指拍马屁,PLMM指漂亮妹妹,BT指变态,7456指气死我了。)(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课程基本理念《标准(2011版)》秉承了《标准(实验稿)》的四条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制,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几个方面提出要求。第一条和第二条是新加的。第一条强调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遵循原则。第二条强调了语文课程学习的途径——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一)、总体目标与内容《标准(2011版)》在“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增加了一段概括性语言:“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是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提出的。第一方面识字与写字一、课程目标与内容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一)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第一学段:学习独立识字;第二学段: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第四学段: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二)降低写字量,关注写字过程,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养。二、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一)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二)注重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三)高度重视写字姿势与习惯,明确评价要求。第二方面阅读一、课程目标与内容(一)规定了阅读方法和技能方面的目标1、加强朗读2、重视默读3、学习略读和浏览4、强化诵读《标准(2011版)》规定的朗读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学段)《标准(2011版)》规定的默读目标是:学习默读。(第一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第三学段)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第四学段)关于略读和浏览的目标: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二学段)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第三学段)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第四学段)第四学段在诵读方面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二)有关阅读的知识学习目标1、词语与句子2、语文常识从语言文字运用角度规定了词语和句子的学习目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一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第三学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第四学段)“重要词句”的主要特点1、生动形象的词语。以动词和形容词居多。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雪地捕鸟”的描写,就通过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2、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是通过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内心情感。如,《羚羊木雕》结尾“我一个人慢慢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3、含义深长的句子。这样的句子一般含义深刻,寄寓着作者独特情感。比如,《孔乙己》结尾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4、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因为使用修辞手法,是文章生动精彩,很值得仔细体味。比如,《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5、渲染气氛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大多用来交代背景,给文章创设一定的情感氛围。6、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通过议论,阐明观点,表达见解,深化文章的主旨。7、在文章中起总领、过渡或照应的语句。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开头和结尾就使用了前后照应。第四学段对文学常识确定了总结性的目标: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
本文标题:突出核心目标,强化可操作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46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