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6.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部分现代史部分专题15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43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考点44罗斯福新政考点4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600基础考点&考法考点43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考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0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引发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表现: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所有的经济部门,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社会矛盾尖锐特点①波及范围特别广,这场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②持续时间特别长③破坏力特别强02表现和特点考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在股市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重要提示】美国经济危机迅速波及世界的原因:①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全球史观)【重要提示】经济危机往往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表明资本主义危机的演化和资本主义弊端的严重;另一方面政府在进行反危机调整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03影响(1)对于资本主义国家:重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加深了社会危机(2)对世界局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贸易保护,加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矛盾日趋尖锐;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例题1[海南单科2014·20]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解析】本题考查1929年经济危机的背景。材料中“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说明工人从经济发展成果中获取很少,故A项正确;依据题干中“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说明科技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1929年以前,美国生产与消费已经出现了矛盾,消费能力不足,故C项错误;题干不涉及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排除D项。A考点44罗斯福新政考法罗斯福新政(1)1929年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社会危机,美国社会局势动荡(2)胡佛反危机政策的失败,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3)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01背景【易错提示】在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虽然固守自由放任政策,但是对经济也进行了一定干预,这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罗斯福宣誓就职考法罗斯福新政(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通过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2)调整农业: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3)复兴工业(中心措施):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采取社会保障措施,签署《社会保险法》;兴办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对缓解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02内容【重要提示】罗斯福新政分为两个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1935年后,着重改革。实施救济则贯穿新政的全过程【考法提示】《社会保险法》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针对民生问题所颁布的一项重要法案。同时,民生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高考全国卷中的重要考查点。复习备考时,在掌握罗斯福新政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意联系当今中国的延迟退休、精准扶贫、人口老龄化等民生问题进行关联理解(1)实质: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03实质【易错提示】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罗斯福新政并不能彻底消除经济危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能彻底消除【关键点拨】正确理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道路从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角度看,在20世纪前半期,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两种经济模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本质不同,但是都借鉴过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其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例如,新经济政策中规定中小企业允许私人经营,允许自由贸易,但其最终目的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实行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部分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但其本质仍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易错提示】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是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这是不符合史实的。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而凯恩斯主义提出于1936年。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影响①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03影响【重要提示】多元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3.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4.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中的植树造林、减少农业种植面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例题[课标全国Ⅰ2015·34]【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给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险法》的内容,与此属于同一法案的是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是《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内容,C项是《农业调整法》的内容,故可排除。B考点4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法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考法2“人民资本主义”与“经营者革命”考法3建立“福利国家”考法4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考法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01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考法2分封制的特点、影响与瓦解1.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尚未实现中央集权01特点▲积极: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扩大疆域,加强统治;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消极:西周后期,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逐渐演变为割据势力02影响背景:世界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凯恩斯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提供借鉴成就: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重要提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例如出现二战后20年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它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其他一系列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02国家干预政策的调整考法2分封制的特点、影响与瓦解1.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尚未实现中央集权01特点▲积极: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扩大疆域,加强统治;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消极:西周后期,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逐渐演变为割据势力02影响背景:1973年经济危机,出现“滞胀”现象政策调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结果: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易错提示】“滞胀”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197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是石油危机。例题1[海南单科2015·20]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解析】本题考查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法国和美国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充分的国家,因此两国的经济结构无根本差异,故A项错误;二战时期,欧洲就已经开始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当时美国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法国,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故C项正确;经济一体化主要是战后西欧国家之间的,而非西欧与美国,故D项错误。C考法2“人民资本主义”与“经营者革命”含义:资本家和企业普通职工都拥有股票,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大众持股)评价:缓和了社会矛盾,反映了资本的社会化趋势;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01“人民资本主义”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02“经营者革命”考法3建立“福利国家”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01目的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02含义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03内容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实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从根本上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反映了分配领域的社会化趋势04实质(1)由单纯的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并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2)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益较多05特点(1)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罗斯福“新政”强化了社会保障措施(2)二战后,西方福利制度进一步发展(3)20世纪8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缩小福利规模06发展演变(1)挫伤人们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2)福利开支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3)经济增长速度慢,贫困人数增加,引起社会不满07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1)积极: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扩大了社会消费(2)消极:导致国家财政负担不堪重负;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08评价考法4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含义: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时间、地点: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02“新经济”的出现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表现: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产值与就业人数迅速上升作用:促进传统行业竞争力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发生质的变化01第三产业的兴起例题[海南单科2016·23]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上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D.工业发展滞后【解析】本题考查第三产业。从表格中三国的服务业比重上升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推动各国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不能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
本文标题:6.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49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