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经济管理概论—管理基础(1)—管理与管理者
第6章管理与管理者为什么需要管理?人的欲望投入资源无限的有限的矛盾协调如何协调?你体验过管理吗?某厂规定,职工迟到就罚款,第一次迟到罚款12元,第二次30元。一次甲骑自行车上班途中摔伤,乙为送甲去医院而迟到,请问是否应当罚乙的款?管理实例作为企业的总裁,王晶在近几个月里一直都在寻找时间来思考一下公司的长远发展问题。这个星期他加班加点把手里的一些琐事都处理完了,从今天开始他准备不受干扰地集中考虑重大问题。一大早他就坐在办公室考虑这个问题。但好景不长,正常上班一到,大约每隔二十分钟左右就有人进来签字或者请示。王晶非常恼火。你认为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管理实例新星公司准备投资一个大型房地产项目。总经理徐先生责成策划部王达做一个完整的计划。王达加班加点于一个月后提出一个长达20页的项目计划书。在计划书中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情况,包括项目的目标是什么、项目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由什么部门负责、项目在哪里进行,以及项目具体的营运思路。你认为这个计划书在哪些方面还不够完善?管理实例某公司销售部的推销员张某,在2001年上半年的工作中一人实现了八十万元的销售业绩在同行业的推销人员看来这以大大超额完成了工作任务。于是张某明确地向销售主管提出额外奖金的要求,但是最后只见到对销售业绩排在前十位的销售人员的张榜表扬根本没有奖金发放的迹象。张某变得非常失望。假定这位销售主管是一位称职的管理者,你认为他不给推销员发额外奖金的原因是什么?管理实例(一)管理的含义与具体表现形式管:竹+官=文官,通过文化来统治理:条理管理:通过文化来达到条理化管:管制理:土地之王管理=管你Management:Man+age+ment——有年纪的人可做官Run——管理的活动(运转);Administer——对商务活动的计划与执行一、管理的含义吃饭应酬:协调组织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开会讨论:协调工作中的问题分配任务:协调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指导工作:协调活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找人谈话: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签字把关:协调资源与活动之间的关系考核奖惩:协调资源、活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是不是哦?!为什么啊?(二)管理的现代含义1.管理是一个活动过程[法国的法约尔(1916年)提出]——现代管理定义的基础①计划Plannig——通过调查研究,预测未来,确定目标、方针,制定战略、策略、方案及其程序的过程②组织Organizing——将组织活动的各种要素、各环节、各方面以劳动分工和协作为基础,并在其纵横交错的相互关系上,从时间与空间的联系上,合理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有效地进行进行组织的活动。③指挥Commanding——对组织的各级各类人员活动的领导与指导,以维护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并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④协调Coordinating——按照组织的目标实现的需要对组织的各部分(各种资源)关系的比例,时间与空间结合的时机进行及时地调整,以保证组织的活动有机的联系,有效地运转。⑤控制Controlling——按照组织预定的目标进行检查、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纠正偏差,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关系,解决矛盾,衡量工作绩效,以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圆满实现并不断提高的活动过程。综合对现代管理认识的各种观点: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实现组织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所进行的一切协调活动。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3.协调的中心是人4.协调的方式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以及定量的专门技术.管理的核心是协调课堂讨论一小男孩校服裤子太长了,要求家人给剪短一些。这个男孩首先要求母亲这样做这件事。由于担心母亲可能没有时间,他相继又对奶奶和姐姐提出了同样的要求。结果,奶奶、母亲和姐姐三人都在忙完各自事情后分别将这条裤子剪短了一截。第二天,男孩拿裤子穿时,才发现不可挽回的结果。这件小事说明什么?系统观协调观二、管理活动的职能及其关系(一)管理的职能:(二)各职能间的关系: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组织的目标物质资源财政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的资源有效地履性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过程。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管理各职能间的关系融于五个主要职能中(润滑剂\推动力)(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二是一致认可的目标。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者对管理的效果从而对组织的效果将承担重大责任。管理者的责任有三个层次:一是管理一个组织;二是管理管理者;三是管理工作和工人。3.管理有其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1)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2)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3)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一定的层次,通常分成三个层次:上层、中层和基层,职能型管理者,综合型管理者、项目型管理(三)管理及管理者的层次与类别组织上层决策层中层管理执行层基层操作层管理者与一般人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履行组织管理职能,带领、协调、促进他人努力工作并对他人工作结果负责组织活动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管理活动:保证作业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的活动,为作业活动服务。作业活动:直接面向生产对象科研对象、服务对象的活动(如生产、销售、实验、教学、手术等)。作业人员:直接从事具体实施和操作的人员。管理人员:从事部分或全部管理工作的人员(指挥别人活动的人员)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管理者的任务与活动高层管理者的具体任务•建立雄伟目标,达成群体共识;•制定战略计划,调整组织分工;•汇集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出核心理念,塑造企业文化。中层管理者的具体任务•建立工作团队,明确人员分工;•规范工作程序,建立管理标准;•加强计划管理,实施日常考核;•激发下属动力,培育下属能力。基层管理者的具体任务•建立工作关系——明确下属任务•制定作业方法——岗位工作标准•进行工作指导——加强巡视培训•实施工作改善——不断创新发展管理的有效性强调目的注重过程高效率地使用组织的各种资源它表明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选择去“做正确的事”重视“正确地做事”“正确地去做正确的事情”效率效果管理活动取得尽可能好的效果,通过管理,实现了组织目标请比较A、B两个企业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某两个企业生产相同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A企业投入:人工10(单位成本40元)资本2(单位成本50元)A企业产出:产品200件(单位价值10元)B企业投入:人工2(单位成本40元)资本4(单位成本50元)B企业产出:产品200件(单位价值10元)课堂讨论效果一样、B企业效率更高(单位时间产出更高,总时间效益更好)**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角色分配决策角色信息决策人际角色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技能要求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能力.以能够准确把握并处理组织各种关系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管理、技术和工具的能力能够成功地与别人打教导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对于各管理层次都十分重要四、管理活动的特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1)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知识自本世纪以来,在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管理理论体系和独特的管理方法。(2)管理的艺术性——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在利用系统化知识的同时,管理活动的进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采取适宜措施,才能获得预期效果。管理活动的范围涉及自然、社会、人文等各方面,其核心是人。人类的思维与活动的方式往往要受自然、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对于不同环境状态下的人(包括管理者自身)必须有不同的方式与方法,因而管理科学的运用往往是多变的、甚至有时是随机的。有效的管理往往取决与因势利导、审时度势的运用其科学原理与方法。有效的管理往往不会是完全雷同的模式。管理学的科学体系企业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学校管理学军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工业企业管理学银行企业管理学商业企业管理学运输企业管理学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学冶金工业企业管理学航空工业企业管理学电子工业企业管理学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示意图环境提高因素目的生定额管理产效标准化管理率计划与执行分开经生产效理论济差别计件工资制人率低下基础假设职能工长制科学工作方法精神革命管理制度五、管理活动的二重性——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所表现1.凡是有人类共同劳动的存在就自然存在着管理的活动,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2.管理的水平高低,取决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高低和劳动社会化的程度(一)管理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即管理活动必须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它说明:家庭作坊(家长管理)个体企业(服从于社会的家长管理)大集团企业(以资产所有者和社会需要为前提的管理传统工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社会新经济社会(1)企业规模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管理要求不同(2)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管理的方式不同3.管理是社会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组成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要素(管理者职业化)。(二)管理活动具有社会属性——管理活动必须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它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1.管理总是要服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和意志2.管理必须维护一定的生产关系,不同的生产关系制度下的管理活动的方式是不同的,管理的原则、制度、方法不为不同生产关系所共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劳动群众是国家的主人管理方式:——劳动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管理活动应当是民主、友好协商式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归少数人所有管理方式:——以少数人的利润最大化为前提——采用夺取超额利润为基础的管理手段(三)掌握管理二重性原理的重要意义1.掌握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必须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以达到合理科学地组织和利用社会生产力,发挥社会生产力效用的目的。2.重视管理的社会属性——才能充分发挥先进制度的优越性,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变化的需要。3.合理运用管理二重性不断的创新管理技术与管理思想,大胆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思想在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的同时注意摒弃那些与我国生产力关系不相容的管理手段与方式(四)现代社会中管理社会属性的基本变化1.工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分工更加细密企业终极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股份制企业中的股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并关心企业的管理。2.资本主义国家的整个社会中普遍出现了中产阶级,资本主义的社会的企业管理手段与方式更加接近于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3.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对社会的经济活动干预越来越多,使“自由竞争”日益的变为不完全自由竞争的社会经济形态的类型。4.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使管理者在任何的管理活动既要充分考虑公众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又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生产力生产关系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合理组织生产力维护生产关系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协调创新具体职能生产过程决定决定表现表现生产过程六、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一)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共同的普遍的管理原理和方法(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归纳法——(实证研究)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1)弄清楚研究对象的相关因素,排除不相关的、干扰性的因素(2)选择好典型,选择的分类标志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如行业特点标志、企业类型标志、地域标志、企业的突出表现](3)调查对象要有充分的数量,保证调查的结果有必要的精度(4)调查提纲的设计要求目的性强(5)分析资料要辩证,客观作业:案例分析1,2。小结:人类的活动需要管理。管理就是带领全体员工一道实现组织目标。管理活动是履行四种基本职能的过程。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层次,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管理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三种基本技能的要求侧重也不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更高的管理思想与技术。不同的生产关系
本文标题:经济管理概论—管理基础(1)—管理与管理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067 .html